佛道一家
(2023-03-30 09:32:11)
标签:
旅游 |
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农历丙午年)侯昌铨编撰的《湖南永定县乡土志》记载:“迤东有普光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农历癸已年)指挥史雍简建,本朝(按:指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农历癸丑年)协镇史城重修。寺有白羊石,雍简建寺时,见白羊满山, 逐之入土,掘之见石,其下有窖金。遂发之,以金修寺,寺成入奏,赐名普光石。”又据《续修永定县志》载:雍简在白羊山“见白羊一群,逐之,一羊化白石,余入土中,掘之,获金数瓮,悉以修庙,闻于朝,敕名‘普光寺’,均系皇上赐(命)名。根据史料记载,普光寺比北京的故宫还早建7年(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早建3年(武当山金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即公元1416年),更比四川峨眉山仙峰寺与报国寺早建100多年。
普光寺,原是一片古建筑群,包括文庙、武庙、城隍庙、崧梁书院等,现仅存普光寺、武庙与文昌祠等建筑,其余部分,或毁于兵燹,或毁于火灾,或因愚昧无知被破坏。普光寺共占地达8618平方米,供奉僧系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常住僧侣达50—100人,除主持与管理本寺外,还管辖原大庸近百座寺庙,有几届主持都是佛门名人,曾先后6次在普光寺举行龙华大会,不仅有本省的,而且有江南其他各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在这里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称。普光禅寺的主要建筑有大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等,具有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领略佛门的好去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被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览普光寺,第一景便是大山门与二山门。“山门”,本来是对佛教寺庙建筑中一般殿堂的称呼。中国佛教寺庙的规模因各地情况不同,故大小不一,其布局也不尽相同:有一门一殿的,有三门一殿的,也有四进七殿的,还有入门见殿的。普光寺则是三门三殿,即:空门、天相门与天作门、大雄宝殿、罗汉殿与观音殿。因普光寺庙建在僻静的白羊山,所以“三门”又称“山门”。据考证,原来的“三门”有的已不存在,现在的“山门”是修复后的作品,内行人一看便一清二楚。这山门座北朝南,前对天门仙山,后倚福德山(又名“子五台”),前面还有广场,视野开阔,站在山门前面,可以远眺天门山与仙山溪、崇山等许多景观,永定城的崇文宝塔、东正街也一览无余。大山门正上方有“普光禅寺”4个金色的大字,两扇大门为木质厚板拼钉结构,朱漆红色,显得气宇非凡,古色古香。
进入大山门,面对大雄宝殿,在山门内的两边可以看到两尊大菩萨,它们就是佛教里最著名的哼哈二将,这两位大将,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模样。其神态威严,怒视凡间,胆小的见了还真有些害怕哩!提起哼哈二将,他们的来历是这样的: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中国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他们原来都是有名有姓的: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高贞观是道教之观,占地达27.4米,进深11.4米,道宽21.4米,其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式山顶,脊栋下有攀间,驼峰与同梁、柱基与木柱间平质板,普光寺其他各殿绝无仅有。高贞观内供“三清”道教神像。所谓“三清”,便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为道教最高神。其中元始天尊又为道教首席,称道门第一大神。所谓“元始”,即指宇宙起源之本原。灵宝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神。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居第三把交椅。“三清”,主要指他们住的三清天与三清境。三位大神主管三天之仙境。
武庙庙内供奉“三国”故事中的关云长关公与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周仓与关平。提起关云长,在中国几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想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公刀起,秦琪头落”,是何等的威风!关云长一生除了英勇善战以外,还与刘备、张飞“桃源三结义”,一心扶持刘皇叔,忠心耿耿,尽忠保国,义重如山。他死后,全国各地都修庙宇,供他的神像,以此来纪念他。如在他的家乡山西河东解州,就建最大的武庙。在全国各地道观也有他的庙宇,供奉他的神像,并称颂他为“关公”、“关帝”、“武圣”等。
与汉寿廷侯同样“脚踩两只船”的明星还有佛徒、菩提老祖的徒弟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