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信仰
(2023-01-07 11:04:52)
标签:
文化 |
说信仰
戏曲,母概念;京剧,子概念。信仰,母概念;宗教信仰,子概念也!
中国人不信仰神、敬祖,以前贤之嘱为座右铭: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饮盗泉之水、不吃嗟来之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是猴子,抓住金环愣往脑袋上箍.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牛虻青年时代参加了意大利党的革命活动,但同时又信仰上帝,牧师卡尔狄利用他的忏悔进行告密,致使他和他的战友一起被捕入狱,遂对上帝宗教产生了怀疑。牛虻——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
信仰,是汉语词语,拼音:xìn yng,指某人自发对某种思想或宗教或追求的信奉敬仰。
《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
唐道宣《续高僧传》:“释慧琎……亲欣其信仰也,遂放依荣法师而出家焉。”
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
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巴金《小人、大人、长官》:“对长官的信仰由来已久。多少人把希望寄托在包青天的身上,创造出种种离奇的传说。”
古朴《中华民族不信邪 信道理》:“所谓信仰归根到底也只不过是一种对道理的崇敬与膜拜。”“实际上,中国人只是不信邪而已。因此,中华民族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不迷信而已。”
对长官的信仰是社会痼疾,盲目、龌龊,尽展奴性。
2011年年底以来,藏区连续发生僧人自焚事件,令人震惊和惋惜,这些事件严重损毁了藏传佛教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认知,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让人不解和遗憾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仅不痛惜宝贵生命被无情践踏,而且厚颜无耻地无视、亵渎佛教的教义和根本戒律,妄称“僧人自焚完全没有违反佛教不杀生的教义,也没有与佛法见解相违,更没有犯戒”,甚至妄称为“造就最大善业”,是“举世罕见的高尚行为”,吹捧“自焚是作为一种宗教行为,以此显示人们对菩萨的献身”。甚至有人写文章为自焚制造“佛法”依据,把自焚者称为“英雄”、“斗士”,以期蒙蔽、欺骗善良的人们,扰乱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新华网成都2013年1月16日电(秦交锋、李果)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地区发生的自焚事件,我国三大语系佛教人士共同指出,“慈悲”和“不杀”是佛教生命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呼吁以慈心悲愿善待生命。
16日在成都召开的“佛教生命观研讨会”上,与会佛教人士指出,“慈悲”和“不杀”是佛教生命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2500多年传统的佛教始终以慈悲为怀,把“不杀生”列为根本戒律。作为佛教徒,理应坚持正信,阐扬正见,持戒守法,以大慈大悲之心,珍惜人身,善待生命。
谈到一段时间以来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地区发生的自焚事件,与会佛教界人士纷纷表示痛心和惋惜。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指出,佛教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宗教,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对劝诱、鼓励和赞叹自杀的行为更是予以严厉苛责和禁止,认为这与亲手杀人的暴力行为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