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龙刀耀全球

标签:
历史 |
关帝龙刀耀全球
嗟夫,君可知之,即使连同虚拟的上帝、菩萨在内,世界数量最大的雕像是咱们神州关羽?!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岗嘎镇岗嘎山的珠穆朗玛关帝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关帝庙。该庙始建于200多年前,见证了华夏民族共同合力抗击外族入侵西藏,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教育书写下了辉煌浓厚的篇章。
关林是海内外始建年代最早的关帝庙,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关羽退走麦城,遭孙权擒获,被砍下头颅,孙权想嫁祸于曹操,就把关羽的头放入木匣,送到洛阳,曹操敬重关羽的为人,次年将关羽首级配上沉香木刻成的身躯,以诸侯之礼厚葬于洛阳城南十里,这就是关林的前身,洛阳关林,成为了全世界最早祭祀关羽之地。
河南省安阳市,世界上最小的关帝庙在武官村,关公像没有砖头大。
关羽、字云长,河东(今山西运城市)人。东汉末年,他与刘备、张飞结义起兵,共建三国之一的蜀国。关羽备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崇仰,据统计,目前共有34个国家与地区设有拜祀关公的社团组织,其信众数以亿计。为加强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的关帝庙和关公文化研究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海峡文化交流中心、台湾新生报社和闽台新闻交流联谊会将联合编纂首卷《世界关帝庙图文全集》大型丛书。为加强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的关帝庙和关公文化研究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海峡文化交流中心、台湾新生报社和闽台新闻交流联谊会将联合编纂首卷《世界关帝庙图文全集》大型丛书。全球建有关帝庙3万余座,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
纽约灵应庙供奉的关帝
纽约灵应庙法源流长。其祖庙在广东佛山市,始建于北宋元封(1078─1085)年间。明景泰年(1452)赐封为“灵应祠”,系佛道儒三教合一的闻名道场。
运城坐落着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是全国所建关帝庙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全球最大的关帝庙,被誉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解州关帝庙位于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园内古木参天,山水相依,并建有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等主体建筑,往往使人在触景生情中,沉浸于“桃园结义”的美好传说之中;中轴线北端的主庙,是一个单元甚多而又层层展开的巨大建筑群落,主要由琉璃龙壁、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牌坊组成,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中轴线南端的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轴线南端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这两座气魄宏大的牌坊,向世人昭示着关公及关公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中轴线北端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主庙附属建筑,如追风伯祠、长寿宫、崇圣祠等等。这些附属建筑,与主庙一样,无不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但却又有着主庙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加深人们对关公生平、身世的理解,延伸和加强对关公的崇拜与敬仰。绝对不可小瞧关帝庙中每一座建筑,每一尊塑像,每一块匾额,每一幅画面,乃至每一种仪式和每一种氛围的教育和感化作用。那傲然矗立的一座座牌坊,实质上就是记录关公本人和关公文化功德的纪念碑。仰视这些气势非凡的牌坊,不能不使人们对关公及关公文化肃然起敬;那气度宏大的午门,那雄伟庄重的庙堂,实际就意味着关公地位的崇高和关公文化的博大,参拜者和游人至此,情不自禁地会对关公及关公文化平添几分崇拜和景仰;那头戴帝冠而在威严中透出平和的关帝塑像,早就变成了万民礼拜的道德偶像;那一幅又一幅生动形象的石雕、木雕故事画面,无不默化潜移而又寓教于乐地向欣赏者传输着传统道德的观念和规范;那高悬着的帝王题词匾额,无一不在提醒着来人,关公文化是最高统治者教化天下的正统道德思想,关圣大帝也是帝王向万民倡导的道德楷模;就连那立柱上雕刻着的蟠龙,栏杆上雕塑着的雄狮,也无一不在告诫来到这里的人们,关公及关公文化神圣无比,容不得丝毫亵渎和轻视。如果我们把儒、释、道比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根柱石,而关公就是圆融儒释道,涵盖这三根柱石的华美穹顶;如果说在中国由于历史、地域和文化差异而形成了不同民族的话,关公文化就是链接各民族的一条纽带;如果说华人不管离乡多远都会思念祖国的话,关公就是他们回望中原的精神寄托。更要提及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千千万万个“五行八作”、地位卑下的平民百姓和手艺人,他们为了提升职业的自豪感,纷纷把关公当成“祖师爷”。美国再有多少教授也不敢诋毁关公,因为那就意味着跟全世界的华人为敌。有华侨说:我们信奉关公是为了维系中华传统。有的华侨说:信仰关公,可以让我们“再从国外顾中原”,关庙,就是我们的“望乡堂”。忠义二字是关公一生奉行的崇高精神,也是历朝历代学习和膜拜的榜样。但事实证明,如果我们泛用了忠义这两个字,它就是一把双刃剑。譬如,警卫员帮助首长干坏事,也被当成“忠心耿耿”,黑社会也拜关公、也是满口“义字当头”。其实,这完全是对忠义的伤害和背离。如果以忠贞与正义为号召,像关公那样做一个“忠贞、正义的大丈夫”。人人“惟正而忠”,人人“为正而义”,一定会对社会风气起到击浊扬清的作用。事实上,一千多年来,对关公信仰的侧重也在不断变化,顺应时代潮流,为当今现实理念服务,是关公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应当是关公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关公信仰从一千多年前源自民间,也流行于民间,是最接地气的传统文化,从民间信仰到国家祭祀,说明它不仅是帮助人们区分忠奸善恶,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着历朝历代江湖与庙堂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