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神奇的种子——由《锄八遍》所想
(2012-01-10 16:33:09)
标签:
转载 |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儿子正在费力的背课文《巨人的花园》,背诵的过程中一会儿把“那里”说成“那儿”,一会儿把“破损处”变成了“破坏的地方”,或者干脆就丢了一个句子。等会儿又憋红了脸要我给他提示几个字……,终于在试背了两三遍后才完成背课文的任务。
这样下来,儿子背书的时间在拉长,效果也不是很好。这主要是源于儿子总想急于求成,每篇文章都是才读个一遍就想背出来,就要求到我这儿来背书。起初课文比较短时还没问题,可是如《巨人的花园》这样近千字的文章哪能一下子就背出来呢,怎样才能改变儿子这种背书方式的不良习惯呢?我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
一日饭后,在扫掉地板上的饭粒时,我爱人要儿子回忆一首珍惜粮食的古诗,他随口就答上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故事——《锄八遍》,我想也许可以解决他背书的不良习惯。于是我马上讲给了儿子听,他听得津津有味。
故事情节大概:从前有个叫张老汉的人带着两个儿子以种田为生。第一年,他的两个儿子特别懒,从不到田地里去劳动。因此他家粮食收成远远少于别人家的,连饭也吃不饱。年底,张老汉说:“也许是种子的问题吧?咱们明年换优质种子。争取多打粮食多卖钱,过好日子。”两个儿子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年初,张老汉就背了一袋谷子出去换优良种子。实际上他是去村外大树下休息了半天,然后就背着原袋子回来了。到家后,张老汉对两个儿子说:“这种子是新换的品种,叫锄八遍。只有锄了八次才会丰收,否则会颗粒无收”。于是当年他督促两个儿子犁田、下种、插秧、耕耘等并且不折不扣地把地锄了八次。秋天到了,他们家比村里其他农民多收了很多粮食。俩儿子连夸父亲种子换得好,是个神奇的种子。张老汉才告诉儿子种子并没有换,只是因为你们的辛勤劳动才创造出这么“神奇”的种子,才有这么大的丰收啊!两个儿子才恍然大悟。
“‘锄八遍’是神奇的种子吗?”
“不是!”儿子响亮的回答。
“那它为什么这么‘神奇’?”
……
是呵,《锄八遍》中种子“锄八遍”并没有变,但是其收成却是天壤之别。这个“神奇”种子的形成过程就是向我们讲述“有耕耘才有收获”、“ No pain,no gain ”的哲理过程。芸芸众生的我们,只要有这种锄八遍的精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颗神奇的种子。如何成为神奇的种子,我认为要做到“三心二意”:信心、专心、恒心与意义、意境。
要成为神奇的种子,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天助自助者”。如果连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话,那是谁也无法改变他的。张老汉的俩儿子正是因为相信种子是神奇的,才最后得到丰收的粮食成果。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很多人之所以碌碌无为,是因为他们从没有被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没有去相信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 2006 年美国电影《 Facing the Giants 》(中文译名《面对巨人》)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教练泰勒让队长布洛克背负队员杰拉米做“死亡爬行”游戏。布洛克对自己攻 30 码都很没有信心,教练却要求其攻 50 码。游戏中教练用黑布蒙住布洛克双眼并一直在不断的鼓励他“继续”、“不要放弃”,最终布洛克爬完全场(美式足球场有 120 码长)。布洛克在自己定位只有 30 码时,教练给他期望 50 码时已经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当他愿意拼尽全力,不精疲力竭决不停止的时候,竟然奇迹般的超出了 100 码,这就是信心的力量。最终这个由失败的教练带领着必输的队伍却创造了奇迹,成为了当年的冠军球队。
要成为神奇的种子,应该对工作能专心。 “天下未有心不在是事,而是事能诣极者;亦未有心在是事,而是事不诣极者”。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是专心工作的结果。西汉时期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三年从不窥园;晋代时期车胤年幼家贫,夏夜就捕捉萤火虫,利用其照明夜读。他们经过专心学习都是学有所成。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工作和玩耍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如果工作用心多点、思考深点,玩耍时间少点、快乐多点,我想再笨的人也会做出点成绩来的。就如同某广告语所宣传“因为专注,所以专业”。《锄八遍》故事中,俩儿子虽然是被张老汉逼着去用心地锄了八遍田地,但是客观上也取得不错的结果。
要成为神奇的种子,应该对事业持恒心。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想想在故事中如果俩儿子没有坚持锄八遍的话,也是不会得到理想的成绩。世间最难者,贵在坚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把手往前摆动 300 下,然后再往后摆动 300 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起初几天, 90% 以上的人坚持下来了。过了一个月,只有 70% 多的人坚持下来了。一年后,这个简单的甩手动作只有柏拉图一个人能坚下来。最终柏拉图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爸爸,我要背书。”
“锄八遍”
“我已经认真读了十遍了,你看,都画了两个‘正’了。”
“很好,一下子就背出来了。”
要成为神奇的种子,应该做有意义的事。 “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而决定自己价值的大小就是你所做事情的意义,意义越大,人生价值也越大。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需要处理很多事情,而我们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自己感兴趣的事都能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我年幼的时候有很多梦想,数学、物理、化学、文学等等都想做出成绩。长大后慢慢知道,学好所有的东西是不现实的,所谓无所不能,就是无所能。因此专心做好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就很好了,就能成为神奇的种子。
要成为神奇的种子,应该做有意境的人。 “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做人是讲意境的,这种意境不单是指境界,而是比境界更高层次的意识,比如本性、气质、品味、美德等等。做人应该要追求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然而世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处理这种矛盾的方法就要求我们提升自己的人生意境。只要我们做人厚德载物、意境高远,也能锻炼成神奇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