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答错的面试题-- 8元卖只鸡,9元卖出去,多种正确答案附解释
(2011-07-11 00:10: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趣闻 |
99﹪的人错了的面试题,你能答对吗?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再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
这是当年沈南鹏在美国应聘碰到的问题,可以有多解。
美国应聘者认为赚了2美元,日本应聘者认为亏了2美元,而沈南鹏却认为亏了4美元!
话说这是宝马公司,IBM公司,花旗银行的应聘面试题,目前收集到的所有答案如下:
A:2元
B:1元
C:3元
D:赚到了,GDP增加
E:没赚到
F:赔钱了,赔了1元
G:赔钱了,赔了2元
H:赔钱了,赔了4元
I:赚翻了
J:我对不起数学老师
A:2元
解释:
大部分求职者给出的答案,都是赚2元,
(11-10)+(9-8)=2
(11+9)-(10+8)=2
无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答2元的,直接淘汰。
你以为是小学生做算术题啊,人家这是大公司面试,这样的计算谁不会啊?
您太单纯,答案太片面了。
美国应聘者的解题思路是:
同样的鸡,第一次买一只:8买9卖,9-8=1,赚了1元;
第二次买一只:10买11卖,11-10=1,赚了1元。
两次交易相加——1+1=2,答案是赚了2元。
大部分美国应聘者其实是从时效性考虑的,不囤货,
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就是讲究实效性,立刻买进立刻卖出。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在短时间内高频率进行多次交易,也是能创造较大价值的,不过会比较麻烦。
美国应聘者不能以前瞻性的目光和跳跃性思维去看待和把握市场物价的变化规律,答案比较呆板。
B:1元
解释:
C:3元
解释:
D:赚到了,GDP增加了
解释:
从GDP角度讲,的确是创造了价值,
E:没赚到
解释:
F:赔钱了,-1元
解释:
从利润上看他是赚了2元,
但是,这个人如果一开始就卖出11元,那他就赚了3元,
而他这样辗转卖出却只赚了2元,可以说他亏了1元。
G:赔钱了,-2元
解释:
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答案是:-2元!
日本应聘者的解题思路是:
同样的鸡,如果在8元的价位上一次买两只然后分别在9元和11元的价位上先后出售,
那么第一次交易——8买9卖,9-8=1,赚了1元;
第二次交易——8买11卖,11-8=3,赚了3元。
两次交易相加,本来应赚4元——1+3=4,但贩鸡者实际只赚了2元——(9-8)+(11-10)=2,
所以,答案是亏了2元——2-4=-2。
不过货屯久了不好,如果9元和11元两次卖出中间隔了大半年,那不如像美国人一样现买现卖。
H:赔钱了,-4元
解释:
沈南鹏的解题思路是:
同样的鸡,如果在8元的价位上一次买两只然后在11元的价位上一次性出手,
那么就应该赚6元——8买11卖,(11-8)×2=6,
但贩鸡者实际只赚了2元——(9-8)+(11-10)=2,
所以,答案是亏了4元——2-6=-4。
对于沈南鹏的解题思路和答案,面试官大为佩服。于是,进入花旗银行的通行证,最终就落到了沈南鹏的手里。
沈南鹏何许人也?百度一下,上海交大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学数学,中途转去耶鲁读MBA并取得硕士,毕业后进入花旗银行,后来成为红杉(Sequoia)中国基金的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国际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家。没听过?携程网和如家连锁酒店知道吧?他就是创始人噢。
将美国人,日本人,沈南鹏的三种解题思路做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沈南鹏的思维特点和最终胜出的原因。
从解题思路和答案上看,
美国应聘者缺乏投资必须追求最大效益的意识,
日本人很精明,会精打细算。
沈南鹏的更有经济头脑,显然就是个资本家的料。
一次性低价买进,一次性高价卖出,靠的是提价的手段。
总之,这是个问题的本质是:一件商品 你怎么把它变得更有价值!
另外,和朋友聊天中还发现比较有趣的解答,
是从发掘商品价值的角度出发,让物品为我所用,
I:赚翻了
解释:
虽然花了8块买了一只鸡,从经济上讲我是亏了8块,
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8块钱让它发挥20块钱才能实现的价值。
做法一:请女同事一起过来,炖了吃了
人总是要吃饭的,请女同事一起过来动手做饭,吃炖鸡,
滋补养生,多好的理由,一般不会被拒绝,还能增进感情,
如果女同事长得漂亮养眼,加分;身材好增进食欲,加分;
如果女同事再拉姐妹过来,一箭双雕享受女生的包围,再加分;
和女生约会,到外面吃个饭至少要50吧,如果请女同事看个电影,AA的话至少也要20吧,
现在我们只用了8块钱却实现了至少要20元才能达到的效益,看,这就是赚了!
做法二:给领导送礼
给领导送礼是门讲究技巧的艺术,要看领导有没有这个需求,领导的亲人有没有需要,
还要看你能不能编出个滴水不漏的理由好让领导顺理成章地收下,
做得好了,你就是功臣;做不好了,你就是土包子,扫地出门,
人家领导现在也刁得很,你送只纯金的公鸡人家也未必看得上,还要靠打听,靠运气,
要是碰上领导的儿媳正在坐月子想吃土鸡没法找,你这时弄只鸡给领导送去,那可就是大大的功臣哪!~
说不定领导抱孙子了高兴了,一只土鸡就能让你升官发财,这价值就大了,赚翻天了!
要摆在正确的位置,商品才能体现出它最大的价值!不过这种好运不是天天有。
J:我对不起数学老师
解释:
不解释,直接K.O. 然后每人给他做一个鄙视的手势!
以上是此题所有答案,长了点,但很有趣,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很受用哦!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再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
这是当年沈南鹏在美国应聘碰到的问题,可以有多解。
美国应聘者认为赚了2美元,日本应聘者认为亏了2美元,而沈南鹏却认为亏了4美元!
话说这是宝马公司,IBM公司,花旗银行的应聘面试题,目前收集到的所有答案如下:
解释:
大部分求职者给出的答案,都是赚2元,
(11-10)+(9-8)=2
(11+9)-(10+8)=2
无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答2元的,直接淘汰。
你以为是小学生做算术题啊,人家这是大公司面试,这样的计算谁不会啊?
您太单纯,答案太片面了。
美国应聘者的解题思路是:
同样的鸡,第一次买一只:8买9卖,9-8=1,赚了1元;
第二次买一只:10买11卖,11-10=1,赚了1元。
两次交易相加——1+1=2,答案是赚了2元。
大部分美国应聘者其实是从时效性考虑的,不囤货,
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就是讲究实效性,立刻买进立刻卖出。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在短时间内高频率进行多次交易,也是能创造较大价值的,不过会比较麻烦。
美国应聘者不能以前瞻性的目光和跳跃性思维去看待和把握市场物价的变化规律,答案比较呆板。
解释:
整个事件的两个主人公有3次交易,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的总利润是:1-1+1=1元
从交易经验分析讲,贩卖鸡的这个人是个傻子,
本来第一次就能赚1元,第二次买回来反倒亏1元,第三次还是只赚1元,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回答1的,还不算太傻。
解释:
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所以是赚3块。
这个答案思路比较直接,讲求最后结果,很实际,可以看出是颇具行动力的实干型人材。
但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玩经济还不行.
解释:
从GDP角度讲,的确是创造了价值,
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
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
第四次买卖,主人公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总之,有买卖就GDP,管你亏还是赚,得还是失.
解释:
回答没赚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从“利益最大化”角度来说,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比如说,放学了,你绕了好大一圈送心仪的女生回家,女生到家了很感动要亲你一下,结果她老爸突然出现,所以只能改为挥手道别。。你有没有觉得遗憾?
这就是没赚到!
解释:
从利润上看他是赚了2元,
但是,这个人如果一开始就卖出11元,那他就赚了3元,
而他这样辗转卖出却只赚了2元,可以说他亏了1元。
解释:
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答案是:-2元!
日本应聘者的解题思路是:
同样的鸡,如果在8元的价位上一次买两只然后分别在9元和11元的价位上先后出售,
那么第一次交易——8买9卖,9-8=1,赚了1元;
第二次交易——8买11卖,11-8=3,赚了3元。
两次交易相加,本来应赚4元——1+3=4,但贩鸡者实际只赚了2元——(9-8)+(11-10)=2,
所以,答案是亏了2元——2-4=-2。
不过货屯久了不好,如果9元和11元两次卖出中间隔了大半年,那不如像美国人一样现买现卖。
解释:
沈南鹏的解题思路是:
同样的鸡,如果在8元的价位上一次买两只然后在11元的价位上一次性出手,
那么就应该赚6元——8买11卖,(11-8)×2=6,
但贩鸡者实际只赚了2元——(9-8)+(11-10)=2,
所以,答案是亏了4元——2-6=-4。
对于沈南鹏的解题思路和答案,面试官大为佩服。于是,进入花旗银行的通行证,最终就落到了沈南鹏的手里。
沈南鹏何许人也?百度一下,上海交大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学数学,中途转去耶鲁读MBA并取得硕士,毕业后进入花旗银行,后来成为红杉(Sequoia)中国基金的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国际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家。没听过?携程网和如家连锁酒店知道吧?他就是创始人噢。
将美国人,日本人,沈南鹏的三种解题思路做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沈南鹏的思维特点和最终胜出的原因。
从解题思路和答案上看,
美国应聘者缺乏投资必须追求最大效益的意识,
日本人很精明,会精打细算。
沈南鹏的更有经济头脑,显然就是个资本家的料。
一次性低价买进,一次性高价卖出,靠的是提价的手段。
总之,这是个问题的本质是:一件商品 你怎么把它变得更有价值!
另外,和朋友聊天中还发现比较有趣的解答,
是从发掘商品价值的角度出发,让物品为我所用,
解释:
虽然花了8块买了一只鸡,从经济上讲我是亏了8块,
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8块钱让它发挥20块钱才能实现的价值。
做法一:请女同事一起过来,炖了吃了
人总是要吃饭的,请女同事一起过来动手做饭,吃炖鸡,
滋补养生,多好的理由,一般不会被拒绝,还能增进感情,
如果女同事长得漂亮养眼,加分;身材好增进食欲,加分;
如果女同事再拉姐妹过来,一箭双雕享受女生的包围,再加分;
和女生约会,到外面吃个饭至少要50吧,如果请女同事看个电影,AA的话至少也要20吧,
现在我们只用了8块钱却实现了至少要20元才能达到的效益,看,这就是赚了!
做法二:给领导送礼
给领导送礼是门讲究技巧的艺术,要看领导有没有这个需求,领导的亲人有没有需要,
还要看你能不能编出个滴水不漏的理由好让领导顺理成章地收下,
做得好了,你就是功臣;做不好了,你就是土包子,扫地出门,
人家领导现在也刁得很,你送只纯金的公鸡人家也未必看得上,还要靠打听,靠运气,
要是碰上领导的儿媳正在坐月子想吃土鸡没法找,你这时弄只鸡给领导送去,那可就是大大的功臣哪!~
说不定领导抱孙子了高兴了,一只土鸡就能让你升官发财,这价值就大了,赚翻天了!
要摆在正确的位置,商品才能体现出它最大的价值!不过这种好运不是天天有。
解释:
不解释,直接K.O. 然后每人给他做一个鄙视的手势!
以上是此题所有答案,长了点,但很有趣,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很受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