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那些“私有资产”
(2013-10-17 08:14:58)
标签:
百度百科搜索奇虎360it |
分类: 绝对有戏之电脑网络 |
百度知道、百度百科以及百度贴吧等内容都是中国网民喜闻乐见的平台。网民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自由的发表议论,提问或者回答或者是以自己的力量建立百科数据库。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有益信息流通,又能公众交流以及知识传播,但为和百度在海内外仍然遭受了很多非议?这些非议到底是无端指责还是确有其事?这还是要从百度自身说起。
比较知名的是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之间的纠纷。众所周知,维基百科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其运营费用都由公众募集而得。而百度却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互联网企业。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的性质却和维基百科相当类似,都是“让所有网民参与编撰的网络百科”。
从内容上看,很多人都知道百度百科的大量内容都来自于维基百科,而这些内容却很少被标注来源。另外,百度百科的用户(也许是百度员工,也许不是)从受版权保护的网站或正式出版物上转载内容时却也常常不表明来源或者作者名字,以及原网站或来源的版权声明,甚至把本来有的授权条款完全忽视掉了。这使得其对他人的著作权或者知识产权造成了事实上的侵犯。
百度当然可以把这种侵犯解释为网民的个人行为,而百度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百度还提供了版权申诉的方式。但这种需要提交书面报告的投诉方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进而让百度百科上出现很多侵权内容。事实上,百度百科的协议中指出,“百度百科的用户在百度百科上发布的内容引用自CC协议或GFDL协议保护的作品的,应分别按照上述协议的规定,合理使用他人作品”。只是规定了百度百科的用户需遵循CC或GFDL协议,而并为对百度自身做出要求,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实际上让百度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侵权大户”。
另外,百度对百度旗下的这些内容的所有权也含糊不清。其实百度有能力把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等内容进行筛选,加上应有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但实际上百度并没有这么做。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百度旗下的内容往往被大众认为是属于百度的。而另一方面,百度也乐于让公众产生这样的误会。百度和奇虎360之争中就有所体现,很多本该是自由版权内容,或者是私人所有版权内容,成为了百度的私产。百度认为它的这些“私产”被奇虎360的搜索引擎所侵犯,认为奇虎360侵犯了百度的权益,确实有些可笑。
当然,百度这样做,无非是想通过这些所谓的“私产”给奇虎360设下障碍,阻碍其发展。正当竞争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拿别人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竞争砝码,确实百度不道德在先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