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追堵截:每经死扛360意欲何为?
(2013-07-04 14:22:05)
标签:
奇虎360每日经济新闻互联网it |
分类: 绝对有戏之大话IT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异于一把双刃剑,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带来了种种不便和恐慌。如近日逐渐发酵的“棱镜门”事件,便为信息安全敲响警钟,触动了整个世界的隐私安全神经。
就在今天,《每日经济新闻》发表了一篇名为《360“棱镜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样本”》的文章,冠以奇虎360“非法上传证券期货账号密码”之罪,将其作为“非安全”的范例进行剖析。这是继2月26日报道《360黑匣子之谜——奇虎360“癌”性基因大揭秘》以来,再一次将360涉及隐私安全的问题推到了舆论的焦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如此强烈的指控下,任谁都无法淡定吧!这不,360安全卫士今早便发出声明,将对《每日经济新闻》的虚假报道进行起诉。
笔者发现,微博上的网友除了部分打酱油持观望态度的,其余大都赞同采用法律手段解决。孰真孰假?口水仗再大也于事无补,法庭上见真章。这点魄力,相信老周还是有的。在用户大于天的时代,欲加之罪不是谁都扛得起的。
随着此事件的热度升级,爆料也愈来愈多。就拿“黑”与“被黑”来说,有人发博称每经是腾讯的狗,黑360是正常的,有图为证。就有人反驳了,那博主如何证明自己的立场呢?其实水军这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笔者曾亲眼看见过某公关公司的网站首页写着“十万水军供您调遣”,那气势、那排场自是不言而喻,笔者光是看着就有一种古代将军领着十万精兵上战场的豪迈。水军的力量的确强大,但还不足以强大到拉低网友的智商。好与坏,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自己感受出来的。
作家李牧(微博)针对此事倒说了句公道话:奇虎360状告@每日经济新闻一案,涉及太多灰色地带。批评报道是否应该采访当事人?批评报道可否利用商业对手提供的资料?批评报道可否匿名采访匿名报道?媒体可否先于公检法判决?
任何一家媒体,若是有失客观,沦为不正当竞争的工具,无疑是可恶的。那么360又是否确有其事?据了解,针对此前媒体提出的种种质疑,例如移动应用被苹果Appstore下架事件和本次的账号密码泄露事件,360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三年前的事情现在拿出来“炒现饭”,还是在棱镜事件弄的人心惶惶的时刻,不得不让人怀疑每经的居心。
商场如战场,这种恶战并不少见。只不过隐私安全问题的确关系重大,作为一名理智的混互联网的人,不会被人把思想往阴沟里带。总之一句话,谁有信心打官司,谁就会有耐心等结果。至于看客们,都先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