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这顶“东方之冠“究竟承载着怎样的信念?对此,陈老师有他的独到的见解。
这是一个好时机,《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是中国的黄金发展时间,在这样一个时间段,举办这样一场盛会,时间正好。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冠带风水讲的是方和圆的关系。头是圆的,跟星球有关。四肢是方的,代表五大洲。冠,头顶的帽子,寓意鼎盛中华。东方之冠,雄伟、辉煌、大气,中华民族的气度。恰如其分。形而上,神;形而下,器。中国民族几千年来,都喜欢在‘形而上’上做文章。”
http://s12/middle/5da3162eg864b7b55578b&690
中国馆的倒金字塔造型
中国馆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造型,效法的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经典构件:斗拱。斗拱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唐宋趋于成熟。根据国家意志,宋代颁布的《营造法式》在定义斗拱的同时,还给了它尊崇的地位。到了明清两代,斗拱的使用有了严格的规定,用不用斗拱,成为区分建筑等级高下的一种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斗拱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斗拱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精华,是建筑结构里的支点。凝聚了风水的基数。“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由钢构架构成,此为‘金’;其形状又是杯型,杯用来盛水,此为‘水’;而轮廓像斗拱,东方是‘震’属木,构成则像中国传统木建筑,两两契合,正谓‘金生水’,‘水生木’。
从故宫看中国馆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陈老师说,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对称居中,你可以从故宫中观到其中的玄妙。”中国馆的最上层使用了九宫格的模式,“九宫格,东南西北到中央。配合建筑物的高度、宽度、长度,使之达到阴阳和谐。正所谓砂与斗拱方定风水,九宫格中求阴阳。”中国馆外部使用了中国红。究竟哪种红才能代表国家形象?2009年3月,从事色彩学研究近30年的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加入了中国馆的“红色追寻之旅”。最终,他用7种不同的红色为中国馆调色,其中,仅仅“外衣”用了4种红色,分别有民俗、传统、时尚、现代之分。袁敬斋认为,红色的,在中国人的色谱中,象征富足、文明、吉祥与进步。“紫禁城的宫墙、殿柱都是红色,红属火,属光明正大。但红又要得法,不能随便哪种红都行,要红中带紫。”中国人喜欢“红”,这是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中国馆通过红色,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http://s7/middle/5da3162eg864b71419d56&690
中国馆分国家馆和地方馆两部分。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国家馆为“天”,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中国馆的展示主题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馆展示也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即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