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七岁记(6-7岁)之十七:第一次围棋定级赛
标签:
围棋定级比赛杂谈 |
分类: 生活 |
第一次围棋定级赛
暑假,孩子第一次围棋定级赛来了。说实话,他的围棋水平一直不太理想,长期处于围棋班的中下游。赛前半月,我加大了他的学习强度,每天一有空就陪他操练,期末结业比赛,他居然赢了两个班里排前五的男生。
比赛是在体育馆的室内运动馆举行,家长们坐在两边高处的看台上,与其说叫观战,不如说叫休息,隔得太远了。和全市的小朋友比赛,我们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孩子这组34人,要和6位对手各下一局,按积分排名,前1/3获得最高的13级。
赛桌一字排开,白布铺就桌面,像即将开吃的流水席。黑白棋子泾渭分明,它们已蓄势待发。孩子们早就跃跃欲试了,好像胜利非我莫属,但总有些人要先离开。
演出开始了。这么远,也能看见孩子们下子如飞。我对自己说,孩子,你可得下慢点。雪白的灯光下,棋子之间摩擦的声音,棋子轻叩桌面的声音,磁性而悦耳。
首演就演砸了,他成了那个率先离开的人。这对我是一个坏到极致的消息,无异于无任何防备便突遭冷弹袭击,当场爆头而亡。
不抱希望也不等于可以忍受绝望。心好痛,但又不能表现出来,我还得强忍悲愤和怒火,扭曲地笑着,摸摸他的头,鼓励他:没关系,下一场下好。
为了激励他,我出台了“利好政策”:赢一场,间歇休息时间立马奖励在手机上打10分钟游戏。
第二局就变得相当重要。一次失误,第二次不能又说“失误”吧。我们密切注视着他的动向。
他们这台下完了,他们举手了,裁判来了,呆了一会儿,又离开了。孩子起身了,隐约感觉他步伐里的轻松。我很紧张,我宁愿耳听为实,丝毫不理会这种需要隔空揣测的喜悦。
一见面,他就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他赢了!我顿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畅快。他要手机。我给得相当开心。我心里想着,要是再赢一局,就算完成任务了。
迅速离开,对赛场绝不流连,昂头走路,有力,有点像弹跳的小球。有时,他还要加进一段小跑,感觉想尽快到达目的地,将喜讯送达;有时,又是一段即兴华尔兹,身体的美意简直藏不住。这是后来我们对他赢棋后的姿态进行的总结,离得那么远,无须喊话,只需观其行,便能在远处获知刚才发生在赛桌前的输赢。
完成任务!我心里虽说是这么想,但又不愿意这么想了。人总有那么一点点贪心或者贪念,心里现在有个声音:要是再赢一局,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孩子连赢两局后,即时张贴出来的记分表显示,孩子已升至前十。看着表格里的铅字,我很受用。孩子必须再赢一局,嘿嘿,再赢一局……想法越来越强烈,我越想越激动。
上午比赛到此结束,下午还有三场比赛。出门吃了个饭。孩子打游戏的时候,我对他说,认真下,争取再赢一局。如果全赢了,今天不光奖励一小时游戏,还有玩具。我相信,很多家长也许诺了吧。
当孩子再次进入到比赛区,看台上的我再也装不出之前那种镇定自若。赛场陆续有小队员下完了。孩子那台,裁判正在点目。情况怎样?我的心头鼓点四起,如马跃疆场。孩子,你一定要挺住呀。
年年又赢了!连赢三局,哦耶,今儿个围棋老爸,真呀真高兴……喜悦从头到脚,如暖气上扬,喜不自禁。再赢一局又如何?贪心再一次光临,我就喜欢贪得不厌,哈哈。
记分表上孩子已跃居第六,我边看边偷着乐,仿佛我呼出的气都自带幸福的光环。我听见旁边有人在念叨孩子的名字,他还对旁边的孩子说,你要认真下哟,对手很强哟。
这种背地里的表扬和肯定,比当面的点赞更让人热血沸腾。我都有点飘飘然了,被人恭维真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但绝不能太得意了,来吧,我是奥特曼,我不怕你。
比赛的确越来越难,积分相同的跟积分相同的下,到后面,排名靠前的都是水平相近的高手。
又一轮厮杀开始。我注意到,几乎每排桌子都有空位,难道都是因为本轮轮空吗?如果不是,就因为前几轮没下好就选择放弃,那这个主意太缺德,带给孩子的影响将非常负面,甚至有毒、致命。
孩子们纷纷离场。远远望去,年年是蹦跳着离开桌子的。我对年年妈说,看样子,孩子又赢了?我不愿也不敢相信。很想这样认为,又怕他呆会的到来给我们带来失望。但激动已经启程,心态再难平复,一颗心,怦怦乱跳。
孩子带笑跑到了我们面前。又赢了!又赢了!我在心底连喊了十遍八遍。连赢四局,孩子的积分已经挺进四强。这是孩子围棋史上一场重大胜利,请容我说得如此夸张。
看台邻座的一家人,知道我家孩子又赢了,那个羡慕哟。他家孩子五局下来只赢了两局,排名靠后。
还有最后一局,对手可是五战全胜,暂列第一,我知道赢面相当小。赢了就是第一名,孩子绝没这个实力,如果有,第一局能输吗?说明基本功不扎实呀。赢他的那个孩子,目前就只赢了一局!我这个老爸再贪心,还不至于看不清形势,不然就成了巨贪心,简称“巨贪”。
这是我最轻松的一轮。想法虽有,但也只是浮光掠影地在脑海中溜来溜去,难当大任。上战场前,我仍不忘鼓励,并再次叮嘱他,赢了,有大奖等你哟。
他垂头丧气地下来了,像一只斗败的小公牛,不过全身依然精力充沛。扛了这么久,已经够本了。“大奖不可为,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哈哈,我说,儿子,你牛!
孩子最后得了第六名,获13级。而我前面提到的他赢了的那两个同学,他们分别在不同小组,一人第四,一人第11,也都获13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