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大卫•塞尔旺说“再见”

(2011-07-24 06:35:24)
标签:

大卫·塞尔旺

痊愈的本能

心理月刊

情感脑

杂谈

    在《心理月刊》上看到,大卫·塞尔旺在和脑癌斗争了20年后,即将不久于人世,心有戚戚焉。

    大卫·塞尔旺对我而言,是一个神交的朋友,一个从未见面的老师。2006年,他的著作《痊愈的本能》在中国出版,我读后非常喜欢,不仅写了书评,还邀请了青春热线的志愿者在我刚刚装修好的新家开了读书会。

    之后,便在《心理月刊》上读大卫的专栏。大卫的专栏应该是所有专栏中最短的,每篇大概千把字吧,但我总是先睹为快。他的文字真诚、明快,总是充满新知,几乎从不令我失望。

    我一直不知道,大卫写作这些东西的时候已经得了脑癌。这个新近才知道的事实,让我有一种新的感悟:人的创造力并不必然被衰老和疾病所剥夺。或许正是与脑癌斗争,才让大卫的生命释放出更多的光彩。

    也许这是大卫给我上的最后一课,一堂无比宝贵的生命课。谢谢你,大卫!

     下面是2006年我写的书评,放在这里作为对大卫的致敬。

  

和你的“情感脑”对话

 

世界杯最后一战,齐达内因为头撞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黯然结束自己的足球生涯。

这位星光四射的“中场艺术家”为什么会突然情绪失控?难道那一瞬间他被施了魔法?

呵呵,我们不是也常常有被施了魔法的时候吗?比如深爱孩子的父母,也会突然变脸,用无比刻毒的话咒骂孩子,甚至把孩子痛打一顿;比如一向令人尊重的领导,也会勃然大怒,无情地斥责甚至羞辱属下……

某些时候,我们的确会被汹涌而来的情绪吞没,我们只想感情用事,尽情发泄,根本不管这样是否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麻烦。

我们不知道,那一刻自己的大脑里正发生着“政变”:压力使我们的前额叶皮层“短路”,失去控制行为的能力,我们的“认知脑”(皮层)被“情感脑”(边缘系统)接替,对外部刺激做出更接近本能的反应——虽然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的长远利益。

所谓的“情感脑”,主要是指大脑的边缘系统,它能对情绪进行记忆,以便在外来刺激出现时拉响警报,快速调动机体进行反应,以保护自己。科学家们发现,在情感脑的核心区域里,如杏仁核,神经元仿佛随意聚集在一起,不像新皮层那样秩序井然,因此虽然它对信息反应比较快速和灵活,但它对信息的处理却比较原始,所以“警报”也常常会拉错。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出生后总是受到伤害,大量负面的情绪就被记忆在情感脑中。在后来的生活中,一有相似的情景,他的情感脑就会频频拉响警报,促使他做出反应(攻击或逃跑),那他的人际关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每件事情都会引发我们强烈的情绪,我们总是对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话特别敏感。这些导致我们过度敏感的人和事,都与我们过往的痛苦经验紧紧相连,正所谓“杯弓蛇影”。

如此说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就压抑情感,让“认知脑”总是压倒“情感脑”呢?套一句广告词:人类失去情感,世界将会怎样?

世界将会很糟糕!医学史上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在手术中被切断了“认知脑”与“情感脑”的联系,尽管手术后他的智商仍然超过常人,但他却变得无法做出哪怕非常简单的决定。没有情感的指导,他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最后他失掉工作,婚姻破裂,赔光所有的钱。

因此,法国心理治疗师大卫·塞尔旺—施莱伯提出:要在人类社会里和谐地生活,就需要在两种反应中寻找和维持平衡:人的即时的情绪反应(本能)和维护长远的社会关系的理性反应,也就是要使“情感脑”和“认知脑”融洽合作。当这两个“脑”能达到和谐运作时,我们就会感到愉悦——微笑,就是大脑和谐状态的生理指针。

     就是在这些新知识的理论基础上,大卫·塞尔旺—施莱伯在《痊愈的本能》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七种摆脱压力、焦虑和抑郁的自然疗法——不依靠药物,不依靠谈话疗法,也能使自己得以恢复——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身体直接作用于“情感脑”,替“情感脑”编制新的“程序”,让它适应目前的情况,而不是继续“杯弓蛇影”,让自己永远被过去的经验所控制。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他认为加缪笔下的英雄显然活在和自己的“情感脑”割裂的状态中,他无法感受到爱与痛苦,以及存在的意义。作者说,我们“情感脑”的构造使它渴求生命的四个层面:与自己的身体和内在状态的联系感;与某些特定的人保持亲密关系;在所属的社群中担当坚实的角色,以及感到和生命的奥秘联系起来。如果我们疏离了这些层面,在处身的世界中,我们就变成了“局外人”。

    《痊愈的本能》〔法〕大卫·塞尔旺—施莱伯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