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2009-12-16 17:50:21)
标签:

杂谈

1.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孩子去观察美,同时去思考美和人的高尚品格。(第二卷23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2.美育教会儿童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恳
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从周围世界的美和人的关系的美中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恳,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这种美。(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41页)
3.美能磨练人性
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感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感悟越深刻,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第三卷887页《给儿子的信》)
3.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第四卷538页《帕夫雷什中学》)
4.要为儿童打开通向美的世界的大门
作为儿童欢乐的缔造者,教育者的权力正好在于为儿童打开通向美的世界的大门。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36页)
5.美蕴藏着强大的教育力量
在为人们创造财富与欢乐的结合中,通过认识美,比如说,认识一朵小花的美,岸边上色彩斑斓的小石子的美,鲜红色霞光万道的美,朗朗语调的美以及人们的行为美来认识自己。在这种结合中则蕴藏着相当强大的教育力量,使你这个教育者能获得真正神奇的才能,让孩子的心灵为之震惊,并能让其挺直起来,如果孩子的心灵在痛苦、不幸、灾难的压迫下弯曲了的话。作为儿童欢乐的创造者——教师的权利,恰好在于为幼小的儿童去打开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门。(第二卷19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6.孩子对美感受越早,自尊感就越高
小孩在发现自己周围的美,并对这些美而感到非常兴奋、赞叹的时候,这宛如在照镜子,会观察到人的美。孩子对美的这种感受越早,对美的惊奇越精细,他的自尊感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二卷19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7.对美的感受能使少年成为真正的人
对美的东西的感受能在少年心灵中反响出一种极其敏捷的力量,使之成为刚毅果敢、宽宏大量、心地善良而又十分热忱的人。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童年时代没有领略到人的心灵美的话,他就不可能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二卷195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8.要培养对美好事务的永不止息的向往
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要在每一个未来的物质生产的劳动者身上,培养出一种对认知、文化和美的永不止息的向往。(第一卷106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9.应当激起学生的道德审美情感
通过生动有力的话语和鲜明的形象而向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所揭示的道德思想,应当激起他们深刻的道德审美情感,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情感乃是我们所说的“信念的力量”的精神能源,而“信念的力量”又是在充满道德意义的、生动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162页)
10.号召人们做一个美的人
进行道德教育,造就真正的人——就是在号召做一个美的人。一个人接受这种号召就会成为十分敏锐、易于接受教育的人,如果道德理想那些令人向往的东西能够使他变成高尚的话。因为道德理想本身就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美。(第二卷19219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1.要在青少年心灵中训练对美的感受
我认为对自然界美的感受,积极去创造美的东西,是对青少年心灵一种极重要的训练,是使人力求看到人的美及其心灵美,力求去确立人自身那种美的东西并蔑视懦弱、畏缩、意志薄弱不可缺少的东西。
(第二卷23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2.要善于把永恒的美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我认为有巨大教育意义的一点,就是使孩子能看到、理解、感受到去唤醒大自然中的生命是一个很大的秘密。第一批春天花朵的开放,幼芽的萌发,第一批嫩草破土,第一只蝴蝶飞舞,第一声蛙叫,第一只春燕飞来,第一声春雷,麻雀第一次春浴,这一切我都当做永恒生命的美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受到这种美的感染越深刻,去创造美的欲望就越强烈。(第二卷48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3.学校要教会青少年在美的世界中生活
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是:使学校教会人在美的世界中生活,使他离开美就不能生活,使美的世界能在人的身上创造美。(第三卷83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14.努力使少年体验到美的激励和对美的赞赏
生活向我们证明:如果一个儿童对充满了为人们创造出美这一崇高思想的劳动不理解,那么他的内心就不能用细腻、体贴和容易感受的态度去对付那种细致而又“温柔的”教育方法,他变得迟钝。只能领悟原始的“教育方式”:大声呵叱、强制、惩罚。由此而形成了少年们的粗鲁无礼和无意识的破坏性倾向。正因为如此,我要努力使我的未来少年们,在童年期就能体验到美的激励和对美的赞赏,使他们的个人劳动成为产生这种感情的源泉。(第三卷412页《公民的诞生》)
15.丰富审美需求和审美感需要智力上的深入发展
人在智力上的深入发展,是丰富审美需求和审美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审美教育意味着向孩子广泛介绍世界文化成就,介绍人类文化珍品。(第四卷538页《帕夫雷什中学》)
16.要教会孩子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美
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第一个窗口。所以,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终生保持他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第四卷539页《帕夫雷什中学》)
17.要让感知和理解人类最崇高的美扎根于青少年的心灵
在儿童的生活里,特别是在少年和青年的生活里,感知和理解人类(为着社会、人民、祖国的幸福而从事劳动和斗争的)最崇高的美,并使这种感知和理解扎根于心灵深处,乃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
第五卷577页《我的教育信念》)
18.在青少年时期对各种现象作出审美评价是极端重要的
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对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作出个人的审美评价,是极端重要的。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只是随波逐流,跟着别人转,那么这种教育可说是不成功的。(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12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