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到炮炮家玩,最后是因为打了炮炮一下,结束游戏回家。
下午到黄金家玩,最后也是因为打了黄金一下,结束游戏回家。
我仔细观察了米粒今天的表现,没有因为小丫头打了两次人而气愤,更没有因为米粒屡教不改而懊恼,从观察中我惊喜地发现了小米粒的进步。
米粒这两次出手是同一个状况。丫头正在骑车,别的小盆友看到了,过来要骑。米粒不同意,对方也坚持,米粒甚至在情急中说:轮流玩吧,但对方小盆友继续要玩。这时米粒的胳膊抬起来,在空中还停顿了一下,看到对方小盆友还在跟她争夺,这就出手了。
打完后,自己也觉得不对,立刻不吭声了。我过去蹲下来问她:你打人了,该跟小盆友说什么?
米粒沉默不语,我再问一遍,米粒小声说:对不起。
我又问:那你知道现在我们要做什么吗?
米粒看看我,小声说:回家。
**************************************************************************************************
在回家的路上,我表扬了小米粒的克制力增强了,告诉她:“麻麻看到米粒一开始告诉对方小盆友,我还要玩,轮流玩,这非常好。宝宝知道用说话来表达自己了”。然后我亲亲她。
接着我又说:“麻麻也知道米粒不想动手,米粒一开始并没有打下去,而且最后落下去的手也不是那么重。”
米粒认真的看着我,但对我的话没有什么反应,我想她应该是在听我说呢,于是继续说:
“但最后还是没有克制住自己,动了手。米粒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麻麻希望宝宝继续努力,能成功地用嘴巴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手,好吗?”
米粒还是很认真地看着我,依然没有反应。此时我多么希望小米粒能象别的小宝宝一样,点头说好,说可以。但米粒没说,只是在看着我,我也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再啰嗦下去。我想她一定是听到我说的话了,她只是自己在考虑,不想回答我而已;我也知道这类说教每次说一遍足矣,说多了宝宝会产生抵触情绪。谁让咱生了这么个倔强的小丫头呢。
我从这两次的事件里看到了米粒的进步,她真的会在玩具快被夺走的情况下跟对方商量:轮流玩吧。这真是让我很激动地一幕!
**************************************************************************************************
这天的半夜,给米粒盖被子,睡不着,继续分析这个事情。虽说小米粒有进步,但毕竟还是动手了,不管前边怎么有理,动手都是不对的,而且也不能解决问题,最终双方小盆友都“受伤”,自己招致批评。怎么让小米粒继续进步,不动手呢?
我想还是要靠嘴上的教育和行动上的支持。我要告诉米粒如果商量后还不能解决问题,该怎么说,怎么做。
语言上,可以再一次告诉对方小盆友:轮流玩吧,我再玩一会给你玩。
如果还不行,就寻求帮助,叫来老师或者家长帮忙解决。
这周开始还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实验,跟米粒过家家,模拟玩具被抢的情形,让米姥姥和米爸协助,充当对方小盆友和老师。
不知道效果会怎样,希望我们的努力不会是白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