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轮状病毒来袭 发病过程+治疗方法+经验教训

(2010-12-22 11:49:03)
标签:

常德

米粒

轮状病毒

泡腾片

王氏保赤丸

分类: 3岁,4岁

轮状病毒来袭 <wbr>发病过程+治疗方法+经验教训
小米粒天天就这么窝在床上,小脸瘦了好几圈,不过楚楚可怜的样子终于让米爸和我感到家里有个真正的小女孩儿了:)

2010年12月5日 周日晚 我半夜起来给米粒盖被子,突然摸到小脸烫烫的,好像发烧一样,心里咯噔一下,但看她睡的沉,也没有喂水或者量体温。但一夜心里都不安稳,觉得刚才摸到的温度一定是发烧的温度。

12月6日 周一早晨 我起床后跟米外婆说小米粒昨晚可能发热了,但我不确定,请老人家多注意一下。正准备去上班呢,小家伙醒了,拼命地哭,一个劲的喊麻麻,我赶紧进去抱起来哄一哄,这才发现还流鼻涕了,而且头还很热。我觉得不对劲,叫米姥姥进来,有经验的米姥姥一看就说肯定是生病了。当时我们认为应该就是普通的感冒吧,于是我忍痛上班去了。上午下午好几个电话回家问情况,米姥姥说发烧,还伴有咳嗽。

  晚上根本就没睡好觉,一会热的浑身汗,一会咳嗽流鼻涕,大喊麻麻帮我擦鼻鼻,一会鼻子又堵了,张着小嘴难受的大口呼吸。。。。。。

12月7日 周二 早晨 我起来时米粒还在睡,我和米姥姥交代了一下昨晚的情况,然后上班去了。上午电话回家,米姥姥说早晨起床就不好,不肯下床,还在发烧中。下午再电话回去的时候,米姥姥也变得有点焦急了,说让我还是早点回去带米粒到医院去看看吧,因为小家伙蔫了,以前生病都还是精神不错,这是头一次象霜打了的茄子,整个儿一点精神都没有,经验丰富的米姥姥也有点紧张了。

  我一听,赶紧电话叫米爸先回家,等我忙完了就回去。偏巧这天工作忙,一直到下班事情才都解决好,等到家已经是6:30了。就看到小米粒可怜巴巴地蜷在姥姥怀里,看到我回家也一言不发,眼皮子耷拉着,我哪里见过米粒这幅样子过?顿时我的心也被揪起来了,这肯定是比较大的毛病,二话不说,塞了两口饭抱起米粒就往医院冲。

  同仁医院人并不多,我们很快就挂了号,专家都下班了,我们就挂了个普通门诊的号。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医生给米粒听了听,让我们去抽血化验。往二楼走的路上,我抱着米粒说:上周我们体检抽血小米粒很勇敢,没有哭。一会我们还要去抽血,会有一点疼,宝宝如果觉得难受,觉得疼,就趴到麻麻肩上哭一下,没有关系。小米粒很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说:没关系,宝宝去抽血。我俩笑嘻嘻地走到抽血室,坐到椅子上后,米粒的脸就开始变了,先是抽泣着说:麻麻,不要抽血,不要不要,继而大哭起来,嚎啕大哭呀。说实话,我看到米粒哭的那副惨模样儿,居然忍不住想笑,那个表情实在太逗了,哎,我这个妈。。。。。。

  抽完血要等15分钟,我们一家三口就在一楼这儿逛逛,那逛逛,米粒又来了精神,好像没事儿人似地。化验结果出来了,血项都还正常,就是红细胞少了一点,医生说没大事,到护士站一量体温,36.5度,我不相信,又量了一遍,36.8度,不烧了,好了?!

医生开了蒲地蓝、金莲清热泡腾片,回家就吃上了。(这个泡腾片后来可把米粒害惨了)

12月8日 周三早晨 我和米爸正常上班去了,心里还是挺轻松地,觉得米丫头体质真好,发烧感冒这么轻松就扛过去了。下午回家,依然是有点流鼻涕,咳嗽。

12月9日 周四, 转折的一天  早晨出门时还是老样子,流鼻涕(不怎么多),下午电话回家问情况时,米姥姥说吐了两次,从早晨开始就不肯下床,不肯吃饭,中午好容易喝了点奶,睡觉起来全吐了。下午吃了点点心,没一会也吐了。但电话里米姥姥还是让我宽心,说这应该是宝宝生病的连锁反应,不用太紧张。

12月10日周五,上午电话回家,米姥姥说还是吐,觉得有点反常!怀疑是吃了泡腾片引起肠胃不适,每次喝完泡腾片,一会功夫就开始吐。米姥爷认为这个药大寒,把米粒的肠胃功能搞乱了,弄伤了。也是的,毕竟才2岁,肠胃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还很弱呢。

  下午,米姥姥来电话,说拉肚肚了,稀的,我一听,这不是上吐下泻吗?怎么感冒会上吐下泻呢?

12月11日  周六,昨天一夜没怎么睡,一会哭,一会闹,上午就在床上不肯下床。也不要吃东西,从周五晚上开始就黏在我身上,一秒钟都不能离开,否则就是惊天动地地一阵嚎。我就把软软的小米粒搂在怀里,给她讲故事,唱歌,发呆,一个上午昏睡一会,醒来一会,再昏睡一会,完全没了平时活蹦乱跳的劲头。看来这次是真的大病了。

  中午1点多,好容易说服了小丫头离开床,但还是我抱着,还穿着睡袋,我俩到了客厅,米粒想喝水,粑粑就冲了泡腾片给她喝,因为还在咳嗽,消炎止咳药还在吃着。谁知道一口气喝了100ml,一分钟之后连水带奶全吐了。然后米粒说肚肚饿,想吃点蛋糕,我们就给她吃了几小口,没有几分钟,又吐了。然后说要睡觉,我就搂着米粒睡了,睡了30分钟,一阵恶臭,拉肚肚了。米粒很难受,又没劲,就那么哼哼唧唧的哭着,我们把尿不湿解下来一看,全是浆状的蛋黄颜色的,而且是酸臭味。

  米姥姥和姥爷一看这个大便,立刻决定带米粒去医院,他们认为这样的大便已经不是普通的拉肚子了,而且伴着发烧咳嗽流鼻涕一个星期都没好,一定有其他病因。

  米姥姥、米姥爷很细心的装了一点大便到小瓶子里,让我们带到医院,嘱咐我们一定化验大便,米粒几天没怎么吃东西,也需要挂水补充营养液等等。我们到了医院,由于是周末的下午,专家又下班了,还是那个年轻的女医生。

  又验血(一阵嚎哭),化验了大便,结果出来了:轮状病毒!到现在终于知道上吐下泻的原因了,也知道这次生的究竟是什么病了。

  女医生又给我们开了些药,开了单子挂水,一共三袋。开挂水的单子时,米姥姥很谨慎地跟女医生商量和建议:这种消炎的是否可以不开,或者少用一点,因为米粒的呕吐腹泻跟这种消炎药有一定关系,如果继续用这种药,怕会起相反作用。女医生很虚心地接受了米姥姥的建议,只用了少量这种消炎药。

然后一只挂到晚上8点才回家。至于这次开的药,我们后来只给米粒吃了双歧杆菌,其他的没敢吃。

 到了半夜突然开始大哭,谁都不让碰,在床上打滚,看来是肚子绞痛,哎,真想自己去替米粒受苦。

12月12日 周日,又是混混沌沌的一天,米粒的病情没有好转,下午又去医院挂水,继续吐呀拉呀,每次吐的时候小米粒都很无助地看着我,喃喃地叫着:麻麻、麻麻,一边难受的想哭,我这个时候还很坚强,吐的时候,拉的时候都在不停地安慰米粒:麻麻在,麻麻在,没关系,粑粑麻麻都陪着米粒呢。

  这一天,吐了3次,拉了两次。吃了几口稀饭,喝了两次奶。

12月13日周一,病情还很厉害,我请了两天假,带米粒去医院挂水,24小时寸步不离宝宝,米姥姥注意到米粒的心跳非常快,我们量了一下,居然达到140/分钟!米姥姥担心并发症会有心肌炎,轮状病毒的并发症是很多的,心肌炎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得了这个病,那真的就大麻烦了。挂完水后,我们请医生再次量了脉搏,降到了120/分钟。

米粒连续几天上午都不肯下床,啥都不想吃,我们也不敢给她多吃。还是吐,还是拉,每次挂完水,我都期待着第二天会好起来,但是第二天情况依旧,真不知道这个病怎么会这么厉害。半夜还是突然大哭,折腾到天亮才睡着。半夜我还起来量了几次脉搏,好在都保持在120/分钟以下,这算是正常范围了。

12月14日 周二,吐了一次,但拉的还是很稀,味道很酸,也就是说病情没有控制住。一整天就是几口稀饭,几口面条,几口奶。依然在床上一躺就是大半天,依然是象小袋鼠一样蜷在我的身上一整天。

12月15日周三,大降温,公司事情积的太多了,不得不去上班,前一天晚上没怎么睡觉,早晨米爸说开车去吧,别挤地铁了。早晨我们蹑手蹑脚地出了门,我们心里都惴惴不安,因为米粒从生病以来只要看不到麻麻,就声嘶力竭地哭,估计今天上午没安静日子过了。果然,中午电话时候,米姥姥说,小米粒没睡多久就醒了,哭喊要麻麻,足足哭了1个多小时,加上前几天不停地哭,嗓子完全哑了,根本发不出声音了。我的心都揪起来了,拿着电话眼泪就往下掉。

  中午没休息,下午3:30结束工作,跟米爸一起赶回家,米粒此时正缩在沙发上,米姥姥搂着在看巧虎。回家第一眼看到米粒,突然觉得:瘦了好几圈呀,可怜的小丫头。

  这一天没吐,拉了一次。有进步!

12月16日周四,中午睡午觉的时候又突然大哭,在床上翻来翻去的打滚。鉴于病情好转的这么慢,我们又去了一次医院。这次米姥爷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找专家,一定要看专家号呀!!!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挂了专家号,王兆国主任医师,是个很慈祥很慈祥的老爷爷,对小盆友说话的声音、态度和方式真的跟普通号的女医生不一样!不得不说专家就是专家,就连给小盆友听诊这样一个小细节都变现出超常德耐心和不俗技巧。

  老专家说:小宝宝你看哦,爷爷脖子上挂着什么呀?对了,是个小白兔(听诊器上刻着一个小白兔),小白兔自己玩的没意思,想找个朋友玩,咱们来看看这个小宝宝身上有没有小白兔的好朋友呀?哦,爷爷看到了,是个海宝(米粒穿的衬衣有海宝的图案),太好了,小白兔要去跟海宝打个招呼了。。。。。。

  米粒其实并不害怕听诊,在家里我们经常玩这个游戏,家里也有真的听诊器,但从这点就感觉到老专家的耐心和技巧,让我心生感激和感动,为他的认真也为他的职业精神感动,突然我的心放了下来,其实这个时候老专家还什么都没说呢,但我就是有种很踏实的感觉,认为这次米粒宝宝不用再受苦了,病一定就会好了。

  老专家跟米姥姥聊了一会,两个虚心的老医生,对话让人感到那么的温暖和踏实。一问一答的交流中,我知道轮状病毒是一种病毒感染的疾病,主要成因是吃了不干净的食品,也可能是从其他感染的小盆友那里传染。这种病毒性感染的病程一般要8天,没有特效药治疗,全靠自身的抵抗力战胜病魔。发病的前两天是发烧、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接下来就是上吐下泻。在病程中,不能吃荤、菜、水果,奶要少喝,最好的食物是煮的很烂很软的稀饭,要少食多餐,可以吃些旺仔小埋头之类的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在8天之后,如果不腹泻不吐了,也不能马上打开“吃”戒,还要继续稀饭2天,巩固和保护胃肠功能的恢复,然后再慢慢加米饭、菜和荤菜和奶。

  这次的老专家只给开了23块钱的“王氏保赤丸”,让每天两次,每次15粒,并详细的告诉我们怎么吃才是最有效地。

  看完专家门诊,由于对病因、病情、病理和饮食注意事项都有了了解,我们全家如释重负。我想这就是老专家和年轻医生的区别吧。前边的女医生态度也非常好,但我们花了大几百块,心里依然惴惴的,吼吼。

  这个晚上依然是无眠之夜,因为米粒的肠绞痛还时不时的发生。。。。。。

12月17日 周五,早晨又是赖在床上不起来,一只熬到中午才起床。没有吐,没有拉,病情好转了很多。下午米姥姥来电话说稀饭吃了不少,还吃了20多粒忘在小馒头,现在玩的挺好,有精神了。我听了长舒一口气。

  由于一个多星期的折腾,米粒的作息时间彻底变了,半夜睡不好觉,每晚都闹腾2-3个小时,到快天亮了才又睡过去,上午到10点左右才醒,在床上一躺就是一上午,活动量很少。午睡就拖后到下午了,每天都是快4点才起来。晚上自然就不会早休息。天天都是玩到10点多,有时甚至到11点才睡,睡不了多久又肚肚不舒服哭起来,然后就是2-3个小时的折腾。。。。。。

12月18日周六,这个周末天气大好,我们却不能出门。米粒已经很适应在家不出门的生活了,也不象平时喊着叫着要出去玩,讲故事、做游戏、画画、看碟片、发发呆、更多时间是巴在我身上享受跟麻麻亲密接触的快乐和安全。已经是第二天没吐没拉了,让我看了希望。

12月19日 周日,早晨还是不肯起来,但精神好多了。这天天气特别好,阳台上暖暖的,早晨起来吃了一碗稀饭,一大把旺仔小馒头,我给米粒戴了顶小帽子到阳台去看楼下的人钓鱼,在阳台上玩游戏,给平安树浇水什么的。后来米粒不肯戴帽子,我们想这么暖和应该没关系的,就随她了。开心地玩了半个多小时,回到客厅又吃稀饭。这一天都还算平静。

咳嗽和流鼻涕减少了很多。晚上睡觉还是依然不安稳,半夜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的咳嗽,有很明显的痰音。我又紧张了一下,心里疑惑怎么咳嗽又厉害了呢?

12月20日 周一,从发病到现在已经15天了,米粒中间只出去过4次,都是到医院。上午电话回去的时候,米姥爷对我有点发脾气了,说米粒今天上午咳嗽加剧了,又不肯起床,鼻涕一把一把的流,怎么一到周末就生病,一到你手里就出问题?唉声叹气的跟我牢骚一阵。老两口认为是昨天在阳台时间长了,没戴帽子,小米粒现在在恢复期,还是应该谨慎一些。我接受他们的批评,接受他们的意见,但米粒现在不吐不拉了,但咳嗽又厉害了,这个病可真是磨人呀。

  我觉得米姥姥和米姥爷也太辛苦了,赶紧又电话米爸,让他下午4点就回去。我一下班也飞奔回家。傍晚6:30到家时,米粒正在看戏曲频道,精神还不错,让我放心了很多。

12月21日周二,昨天晚上给米粒换了个新睡袋,加厚的一款,结果到了半夜,小家伙迷迷糊糊的一身大汗,她很困,一直在喊:麻麻,睡觉,麻麻,睡觉,但可能是因为热了,睡不着。我就一会抱着她,一会给她挠挠头,揉揉手,捏捏小屁股,米爸过一阵子来换我的班。我们仨就这么乱七八糟的从2:30折腾到4:30,终于米粒睡着勒,我和米爸终于能睡两个小时了。

 

  到今天,米粒的轮状病毒是彻底好了,但咳嗽症状没有完全好,精神状态已经恢复了,吃饭比生病前要好10倍,可能是饿了半个多月的缘故吧(吼吼)。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做戏时间和睡眠,从米粒发病到现在的20天,我和米爸每天睡眠只有4个小时,而米粒虽然能睡到10个多小时,但也都是零零碎碎的,对她的身体发育非常不利。可以说这20天,米粒的发育处于停滞状态。

  我很自责,很内疚,这期间我回想了无数遍发病的诱因,最有可能的就是发病前一天(周日),我带米粒在外面玩,米粒吃了露天桌子上别的小盆友剩下的半块果丹皮,那个桌子是放在大药房里,落满了灰,当时有好多小盆友在一起玩,我没有注意到米粒跑到桌子旁边把那个果丹皮吃了,发现的时候也没有要求米粒吐出来,心里还想应该没有问题吧,就让她咽下去了。事后再想想,我真是太粗心大意了,小孩子有时候是不会控制自己某些方面的欲望,但大人应该有判断力呀,既然我是看护人,我应该保护好小米粒的。

有时候我带米粒一疯就是一天,在外面吃东西有时候不很注意,很多细节方面都做不到位,哎,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太多了。这次给我这个新手麻麻好好地上了一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