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粒天天跟姥姥、姥爷出去玩:下海不计其数、到公园不计其数、动物园N次、逛集市N次。。。。。。
米姥爷一直觉得小米粒太调皮了,属于不好管的宝宝,但现在老人家改变的看法,经常说:咱们小米粒还真是个好带的孩子
。米姥爷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在家里大多素都是一个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所有玩具自己玩,没有小伙伴,周围都是大人。虽然家长会正确地引导孩子,用一些积极的话语,积极的行动和借助图书里的故事来教育孩子,但,不可否认地是,真正到了外面玩的时候,很多孩子依然表现出比较漠然,给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在上”却又有点小可爱的感觉,让大人又爱又怜,但你也不能说这孩子有啥毛病,人家就是不想下来玩,就是不想跟别人说话,你也没有理由因为孩子的不热情去无端批评他。小米粒8个多月的时候曾经也有过这样一小段时间,出门就坐在小车里,不跟别人笑也不看别人,别人跟她说话也不理人家,当时就有人当着米粒的面说:小米粒怎么不理人呀,这样可不好哟。我听了笑笑,没反驳也没吭声,让米粒say
goodbye后就推她离开了。
现在小米粒天天到海边玩,认识了很多住在附近的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多数都比她大几个月。有的经常碰到,有的偶尔遇到一两次,但无论遇到谁,小米粒都主动地叫:姐姐,哥哥,阿姨,爷爷,奶奶。然后就和他们一起玩玩具,要回家时会把别人的玩具还回去,放到玩具篓里,或者交到对方的手里(在家里还做不到这点)。
那天,祖孙三人到家后面的小坡上去玩,老远看到有个老人抱着个女孩儿,小米粒就跑过去,跑到跟前就叫姐姐,那位老人就让小女孩下来跟米粒玩,但女孩儿不肯。米外婆走过去,说这个小女孩儿在海边遇到过的,小米粒就更来劲了,一个劲地喊姐姐,让她下来玩。老人就跟女孩说:这个妹妹咱们在海边遇到过的。小女孩在米粒热情的召唤下终于下来了。米粒拉起姐姐的手就往前走,两个小人儿时不时还交头接耳,几位老人就跟在后面笑着、跟着。俩丫头手牵手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小女孩变得非常开心。那位老人跟米外婆说:可把我累死了,抱了快半个小时了,就是不肯下来,你们小米粒可真是我的救星呀。
还有一次去赶集,遇到一个小男孩儿,比米小粒大半岁多,一个人在那边没东西玩,无聊的站着。小米粒一看到有能一起玩的小哥哥,马上就冲过去!小男孩一看来了个小不点,撒丫子就跑,米粒就在后面执着地追。当然了,小米粒始终追不上哥哥,但一直也没被甩开;当然了,小男孩更不愿意把这个跟屁虫甩开,他们俩追着、闹着、叫着、笑着,两个不认识的小朋友就这么开心地玩他们的追人游戏。小男孩的家人过来跟米姥姥说:你们家嫚儿(小丫头的意思)真开朗!
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我想我也不能自夸小米粒的性格有多好(现在喜欢摔东西呢),但我实事求是地说,小米粒确实很开朗。我们就是想宝宝有个开心的童年,想跑就跑,想喊就喊,想哭就哭,当然想笑就放声大笑的童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