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妈在青岛长大,全家人都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舒舒服服地渡过了N个惬意的夏天。后来米妈嫁那啥随那啥的就到了南京定居。米粒15个月后,米外婆和外公到南京来照顾小东西,让我们有时间回到工作岗位。现在问题来了,南京的夏天可是公认的难过,米外公有心脏病,在海边凉快惯了,现在到南京一开空调就难受,心脏和血压立刻就有问题。老两口身体实在吃不消,就提出带小米粒回青岛避暑,过一个月等南京凉快了再回来。
小米粒从出生就没离开过父母,特别是小妞晚上睡觉很不好,经常半夜起来玩玩闹闹,有时还哭一会儿,搅得大人都睡不好。万傻瓜米妈和米爸用很大很大的耐心陪伴着这个小调皮,白天由外婆外公陪玩,周末的时候米妈全天奉陪,让外婆外公休息两天。可是现在要回青岛是一定的事情了,几个大问题这两天就萦绕在我脑袋里:
1、对于老人:两位老人全天24小时带米粒,是否吃得消,特别是晚上没有整觉睡
2、对于米粒:米粒离开父母,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是否能很快适应
3、对于米粒:米粒从来都是跟父母一起睡觉,现在换人了,半夜醒来没有粑粑麻麻在身边,是否会因害怕而苦恼
4、最后的问题是来自于我自己:米粒正值语言爆发期,这一个月小妞的语言发展好快,我可以唱很多儿歌,说英语给她听,我现在不能在她身边陪着她,时刻看着她的发展、成长;不能体会小妞每一天的快乐;不能和米粒分享她的喜怒哀乐,这将是多么多么遗憾的事情呀!!
这几天我就在仔细琢磨如何过渡,如何平衡上面的几个问题。既然分别不可避免,那我们就赶紧拿出措施,赶紧行动,让能想到的敝处减到最小。第一个问题,米外公外婆很自信,认为回到青岛,还想现在一样从容不迫的过日子,晚上无非就是少睡个把小时,问题不大。我再心疼父母,也架不住实际情况呀,所以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希望小米粒到青岛后晚上睡眠能改善一下,让外公外婆不要太累。第四个问题是源自我内心的恐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慌慌的感觉了:米粒14个月时断奶,也是这样的感觉;我第一次出差跟米粒分开两个晚上,也是这样的感觉。所以这次我调整了一下,也想通了:谁都知道在宝宝3岁前母亲最好能全身心的陪着,给她最多的安全感。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对吧。不要低估宝宝的能量,要相信她,我也要自信,麻麻的自信会带给宝宝无尽的力量。如果我表现出悲悲戚戚的样子,米粒一定能感觉的到。我要坚强,米粒才会坚强;我要乐观,米粒才会更快乐!错过了小米粒一个月的成长,会让我更加体会到和孩子在一起时的宝贵时间,会让我更加体会和懂得珍惜。而小米粒在海边生活,也会给她带来无比的新鲜和快乐,并且减少了吹调的时间,对她的身体更加有好处。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米粒的适应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从7月15日开始,由外婆晚上带米粒睡觉。第一个晚上小米粒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天晚上米妈米爸有应酬,没有回家吃饭,回家时小家伙已经睡着了。外婆说她一点都没闹,散步、喝奶、洗澡都特别配合,情绪很好,没有要麻麻。晚上到了12:30,米粒突然醒了,在里面喊了几声,米妈米爸其实都没有睡着,一听有动静,赶紧起来扒到门上听。一会没动静了,一会又喊爷爷。嗯?没叫麻麻,叫爷爷?
第二天早晨,外婆回报了昨晚的战况:12:30翻来翻去,抱起来喂了点奶,睡了。30分钟左右又翻来翻去,醒来要玩,玩一会又睡了。过一会被姥爷起来上WC吵醒了,姥姥说:姥爷去上厕所了,米粒以为姥爷要走,就喊:爷爷爷爷。然后又玩,大概总共醒了2个小时的样子。
我听完后,非常感动,非常意外。小米粒晚上居然没有要麻麻,说明她很清楚是姥姥姥爷哄她入睡的,是姥姥姥爷陪她睡觉的,麻麻没有在身边,于是她半夜喊爷爷,都没有叫麻麻耶!小盆友的记忆力和适应力超出我的预料。这第一个晚上虽然米粒玩玩闹闹哭哭的2个小时,但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过几天米妈要出差,出差回来就要送祖孙三人回青岛了,考验到那时才真正开始呢。
我会陆续记录小米粒这一段时间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15号是米粒适应力展现的第一天,我很满意,很欣慰。小米粒加油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