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到湖边散步,有时到篮球场看大男孩儿们打球,有时到湖边看爷爷们钓鱼,这天傍晚我们晃到桥上。远远地就看见浩浩骑着机器猫的三轮车,央央坐着伞柄车,左左、右右坐在双胞胎用的推车里,一起在桥中间。
浩浩比米粒大三个月,是个超级大块头的boy,比米粒调皮的多,力气也大。央央比米粒大一岁多,个子虽比米粒高,但比较瘦弱,力气绝对没有小米粒大。左左右右是对双胞胎,1岁多点,是小妹妹了。
米小粒见到这些小伙伴,兴奋地象蝴蝶一样扇着翅膀就“飞”向他们。冲到跟前,大声喊了句:浩浩哥哥!然后就要动手玩他的机器猫车。浩浩不愿意,用手拼命拨开米粒的手,并大声嚷嚷。小米粒没有放弃,眼睛盯着浩浩,手还在继续探索着往车头方向摸。浩浩再次拨开米粒的手。浩浩麻麻过来让浩浩把车子让给米粒玩,我一看对方家长出面了,就也蹲下对米粒说:小米粒,这是浩浩哥哥的车。小米粒点点头,我继续说:他如果下来愿意给你玩,你就玩一会,但是要轮流玩哦。小米粒说:恩,好!我又说:如果他不愿意,我们就在旁边摸一摸或者玩别的,好吗?小米粒立马大声说:不要!(当时我好想笑,忍住了)我接着说:我们来看看浩浩愿不愿意给你玩车吧?小米粒用12分渴望的眼神看着浩浩,后来浩浩是被他麻麻抱下来的,下来的时候好一通喊呀,但脚一落地就跑开了,象没事儿一样。小米粒赶紧抓住车子,拼命往上爬。我把米粒抱上去,小妞可开心了,一遍一遍地按音乐按钮,同时跟着唱。
过了一会,浩浩跑回来要玩车,米粒自然不肯,也用手去拨开浩浩的手,还大声喊叫。我蹲下来说:小米粒,麻麻跟你商量一下吧?米粒看着我,点点头,表示可以商量。我说:玩具要轮流玩,对不对?刚才浩浩把自己的车借给你,你坐了很长时间,现在该给浩浩玩了。小米粒喊:不要,不要~~~!!我就又说了一遍,米粒还说:不要,但声音小了很多。我就又说了一遍,米粒还坚持:不要,声音已经小到听不见了,我就顺势把米粒抱下来。这个过程,由于浩浩麻麻先参与了,我也就只得加入。米粒非常喜欢机器猫车,她也知道车是浩浩的,并且很清楚浩浩人高马大,她是无法直接得手的,所以先去摸摸碰碰,绝对不硬碰硬。当大人介入了,她得到了车,我就要给她灌输轮流玩的概念。当要她放弃喜爱的但不属于自己的玩具时,要不厌其烦地啰嗦,才能让小妞心平气和地放手。
小米粒没有反抗没有喊叫,下车后就盯上了央央的伞柄车。几步跑了过去,要推车。央央此时刚从车上下来,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的车给米粒玩,她个子又高,就死死地握住把手。小米粒也许是自认能“干”的过央央,就抓住把手的下端,和央央一起站在那里,米粒一用劲,就把车子推动了,央央也被带着往前走了几步。米粒再以用劲,转弯,央央的手就扶不住了。米粒成功得到了车子。但没一会,央央也找了一个机会把车子夺回,米粒就跑过去继续“纠缠”,央央可是吃一堑长一智,看到米粒启动就赶紧掉头跑,米粒其实是能追上的,但跑了两步,却停了下来,溜达了几步,转身往左左右右那边去了。这个过程我们双方家长都没有参与,小米粒想玩这个车所以本能地用自己的手段去得到,她还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但她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所以没有喊叫,直接动手。玩了一会,车子被拿走后,她对这辆车的兴趣也没有多大了,于是没有继续,转注意力到别处了。
看到左左右右的双胞胎车,小米粒也是很感兴趣,这个车可是个庞然大物(因为是两个座位的车,所以体积比一般的推车大点),米粒前后左右的围着车转来转去。之后试图去推,但宝宝们坐在车上,她根本推不动,而且又有阿姨在后面看着,小米粒就继续围着车子转,还不时的摸摸轮子、扶手什么的。一会时间,挥手说了句:估摆(good
bye)走了。这个过程很有趣,因为米粒表现的很随和,对方家长也就没有参与,我就当了回看客。小米粒知道车里坐着的是比她小很多的宝宝,所以没有象对待其他车一样放倒了推,她也明白这个车子体积大,没那么容易推动,并且又是两排座位的,很新鲜,于是不抢不喊不闹也不要大人的帮助,自己研究研究就好了。
这时的米粒不再去玩车了,他和浩浩互相追呀跑呀,她当然跑不过也追不上浩浩,但依然笑的好大声好开心。这时浩浩拿自己的车子开心,“咣”的一下把机器猫车摔倒在地上,央央站在旁边迅速把车扶起来,浩浩又猛的把车摔倒,央央又扶起来,浩浩再摔,央央再扶。。。小米粒在一旁“观战”,直到浩浩跑开,央央走掉,她又过去按响了车上的音乐,又唱了起来。这次浩浩麻麻没有加入,随他们两个小东西较劲。小米粒看到比他壮的浩浩和比她高的央央再互相对着干,车子被浩浩狠狠的摔下去,又被央央狠狠地扶起来,她明白如果这时候她加入,一定会受伤。于是在一旁看着,等双方停火,没人理这个车了,她又过去按响音乐,自得其乐地哼唱起来。
小米粒现在刚刚步入21个月,个性越发的突出,得不到的、不满意的、累了、就会通过喊叫发泄;无聊了、烦躁了、困了就会通过装哭和发嗲来发泄。对于这些很多老人看来是“毛病”的“烦人举动”,我是统统无条件接受。
对付这些的办法有:
1、让米粒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处理事情,就算她没有达到目的也不怎么会喊叫
2、转移注意力,哪怕牺牲大人的形象,装猫装狗,把自己当大马让米粒骑骑,宝贝儿一高兴自然就忘了喊叫。
3、时常表扬,经常夸奖,恰当鼓励,尽量让米粒保持好心情。
4、对于瞎胡闹的行为,尽快找到原因,给她共情。不批评,但一定对她的行为做出解释。
5、对于持续的瞎胡闹,不理睬,随她哭闹。让小妞自己平静下来,再继续该干嘛干嘛(哎,真是不好意思,这种情况还真是挺多滴,米小粒,你也要自我“检讨”一下哟(*^__^*)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