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姥姥、姥爷都爱看书,我坐在中间也受熏陶
下图:我抢姥爷的帽子戴戴

春节前,外公外婆不远千里地从青岛来到南京,特地来照看我,解放了粑粑麻麻,丰富了我们家的生活,他们的到来让家里的欢声笑语更多了!
这几个月下来我已经和外公外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天早晨起床听到的第一声问候就是外婆轻柔的一句:小米粒,早啊!之后穿衣、洗脸、喂饭,再之后我拉臭臭两位老人家还笑嘻嘻地给我洗屁屁,有时候我的臭臭比较干,象羊屎蛋儿一样,他们一点都不嫌臭,还数数有几个
。
在青岛,我们管外婆叫姥姥,在南京,我们管外婆叫婆婆。因为我老是学不会“外婆”这两个字,索性麻麻就教我说婆婆,我一学就会,有时候嘴巴里嘟囔嘟囔着嘀咕半天“婆婆婆婆”。
姥姥是个闲不住的人,姥爷是个喜欢清静的人,这两位老人家可谓是绝配:一动一静,互补的刚刚好!自从他们来了我可就舒服了,只要不是刮大风下大雨,我们老少三人一定一起出去玩,小区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去过,小区里的每只小狗、小猫、小鸭子、小鸡、小水鸟我们都认识,还有湖里的小鱼、花坛里的小草和路边的小石头也是我们每天say
hello的好朋友。
有几次姥姥带我在下边玩,我蹲在路边摁蚂蚁,抓石子,拍湖水,玩的很忘我,跟我一起玩的小朋友的姥姥就赶紧过来,拉走小朋友,说:这个脏,我们宝宝不玩这个;或者说:咱们是个好宝宝,怎么能玩水呢?,再或者:宝宝乖,听话,这个不能动!
每当这时,我姥姥也不跟其他的老人啰嗦,让我继续玩,如果其他爷爷奶奶过来“干涉”我们的玩法,姥姥索性就带我离开,换个地方我们继续刚才的游戏内容。所以每天我的衣服裤子都是脏脏的,每天我家的阳台都挂着我的小衣服,但最重要的是:每天我都是最开心的小宝宝。
麻麻:米外婆是和米外公确实是难得的能和小年轻打成一片的老人。小区里很多邻居都是老人带孩子,基本上出来玩是都是自己带着宝宝走走,遇到年轻的妈妈带着宝宝也说不了几句话。还有的老人的育儿观念跟年轻人大不同,没办法交流。再有的老人会把自己的观念硬加给别人,比如不能让宝宝玩沙子,这么大了不能用尿不湿了,我们家宝宝两个多月就把尿了云云。。。。。。我们这些年轻的妈妈每每遇到这样的老人处于尊敬往往不会回嘴或“顶撞”他们好心地言语,所以干脆哼哈几句就带娃儿离开了。
但是我不得不说米外婆是个很能接受新观念的老人,在育儿这方面可以说她很“时尚”。自从到我们家来,家里小巫的书看了好几本,育儿百科也很认真的学习。关于便盆训练的时间、宝宝吃饭的原则、宝宝情绪发泄、自尊的培养等好多类似的问题都跟他们那个时代的观念格格不入的,米外婆自己就是个口碑很好的儿科医生,但她并没有就此固着定格自己的方法,而是不断的学习新的育儿知识和观念,很快接受新观念,提高自己的修养,所以我们的邻居年轻妈妈们依然喜欢带宝宝到我们家里来玩,在外面遇见了也可以很舒服地相处在一起交流心得。
米外婆从不限制小米粒的玩法,只要安全,米粒可以“为所欲为”,在饮食上也是天天费尽心思,变着花样给米粒做可口的饭菜。米外公也是医生,喜欢窝在沙发里看书,虽然喜静,但为了小米粒,天天无怨无悔地推着车子跟着米粒到处跑。
小米粒呀,麻麻只能说:你真是好福气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