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减速带使我想到的—
我的住处到工作单位29公里,每天往返,也就是说我每天要行58公里。时间久了,自然对那条路非常熟悉,最熟悉的还是那段距离的31个减速带,也就是说我每天往返要经过62次减速带,其实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坐车每次过减速带感觉心脏都快被震出,每天摇的晕头转向。
听说这是领导怕出安全事故才装置的。
29公里,31个减速带是多么可怕,车子自然快不了。当然一般不会有安全事故。
这个办法挺好!
修310个又何妨,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修3100个又何妨,谁能把我怎么样!!!!
其实,减速带反映出一种文化特征。唯政绩文化。怕出安全生产事故,要保乌纱帽,就想一切办法,那怕这个办法不可取,只要不出安全生产事故,只要不丢乌纱帽,就是好办法;唯我至上文化。有些地方的主要官员,他的个人想法大过人民的要求或需求,个人的喜好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直接影响当地人生活方式;唯权文化。来一个领导换一思路,上届领导修路,下届领导在路上修减速带。上届领导计划城市向东发展,下届领导认为向西发展更好。城市的树挖了种,种了挖,几十年一条街看不到一棵大树。唯官文化。城市的主要干道,有个私人企业,企业老板开车出大门,不巧与一摩托车相撞。当天,那家企业的大门两侧就修起了两条减速带,给平整的街道上增添了两道伤痕。这速度之快,超出想像。当然,企业老总忙嘛,不要让这种事影响到他的工作。修个路障算什么,专为他修座桥也不过份,他给政府纳税多嘛!做官怎能少了这样的人!
做人讲人品,做官讲品德;做人讲处事哲学,做官讲为官之道;做人讲诚信,做官讲名誉;做人想后路,做官想退路。其实,做官和做人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不同之处,关键取决于人的心态,取决于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对生活的追求和目标的定位。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这种文化糟粕,要坚决剔除,否则祸国殃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