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困女生杨元元之死,会促进民生改善吗

(2009-12-14 17:00:07)
标签:

改善民生

社会保障

社会责任

贫困女生

杨元元事件

时评原创

分类: 随笔杂谈

                    贫困女生杨元元之死,会促进民生改善吗

她,正值青春年华,是“天之骄子”,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啊,她为什么会这么绝望呢?

据媒体报道,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系女研究生杨元元因学校没有为其母亲安排住宿,禁止其母亲再进宿舍楼,并在找房没有着落,精神彻底崩溃的情况下,自缢身亡。杨元元家境贫寒,六岁丧父,上有寡母,下有正读博的弟弟,三人相依为命。她从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打过工,再考上上海海事大学公费研究生。

有人说杨元元的死是因为她脆弱,我不以为然。恰恰相反,杨元元是坚强的,她生活在贫困的单亲家庭,顽强苦读,先后考上名校和研究生,孝顺和赡养母亲。试想,姐弟俩从小学读到大学再读到研究生,其费用往少里算也要上二十多万元吧,对她那样的家庭不是天文数字吗?多年来,她柔弱的双肩上压着的担子还轻吗?

我们不是鼓励孩子“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杨元元一直在按师长们说的在奋斗呀,可是,她除获得了知识外还得到了什么?难道这话错了吗?难道她努力奋斗错了吗?

杨元元一直在奋斗着、在抗争着,但她的奋斗是孤独的个人的奋斗。试想,在其奋斗过程中,如果社区、学校、妇联或其他机构能伸出援助和关爱之手,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让她体会到人间的真爱,她就不会对这个社会绝望,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已矣,对杨元元的死,我除了痛心、惋惜,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人是社会的人,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人的命运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杨元元的死只是一个个案,事实上,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的悲剧!这事本身必将拷问着社会的良心、责任、道德和价值观,拷问着社会保障体系的缺陷,拷问着社会的民生政策和对贫富分化的冷漠,拷问着民众嫌贫爱富、为富不仁的变态心理!

其实,本文开篇所提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杨元元的死,如能唤醒社会和人们的良知,都来关注贫困阶层,关爱贫穷学子,并改善社会保障机制,缩小贫富差别,让人们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则杨元元在天之灵也能得到慰藉,从而体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积极意义。否则,将会有更多赵元元、钱元元……出现,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但愿杨元元的死,能引起重视能促进民生之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