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问西东寻找精神家园——读《西南联大行思录》

(2023-10-08 19:23:33)
标签:

教育

情感

随笔

分类: 杂说教育

无问西东 寻找精神家园

——读《西南联大行思录》 

躺在病床上,实在无聊。读白岩松的《白说》当读到了有关西南联大内容,心即向往之。于是买来《西南联大行思录》这本书,读之并思考之。后看电影《无问西东》再现西南联大,甚是感慨。后又读《民国风度》,那一个个熟悉的、不熟悉的大师令人肃然生敬热泪盈眶之余,深感何为信仰、何为大师,心中自是久久不能平静。

张曼菱是78级北大学子,几十年如一日“从历史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以一种“西南联大精神”,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抢救、研究、传播西南联大的历史。她以纪录片的形式,有见地、有温度地为我们还原了那个时代一座神奇的大学,一群有信仰、有情怀的教授和学生。
  梅贻琦曾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他,卓越的教育家,在民族危难关头,临危受命,成为西南联大缔造者,以人性之光辉照耀苍穹。他,既有人格学养,又有治学才能,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他,举重若轻,以德服人,保护、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才链”,久久不息。
  作为文人与文化丰碑的陈寅恪,“世家”家族的坚忍信念浸入骨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他求学不为文凭,被誉为“教授的教授,大师的大师。”“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但个人之于时代,终究渺小。先生人虽已不在,但其思想、学说之影响却从未停止。
  还有怕林妹妹不高兴,出钱让改饭店名的吴宓;“我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国粹,你跑是为了什么呢”的刘文典;用行动保全联大学子的地方大员龙云;以一己之力抵抗特权、开创台大之风的傅斯年……如此种种,无须一一枚举。

书中描述说:“之前的云南因四季如春,几无寒暑之虑,没有外面的消息,人们生活没有方向,没有开阔之眼光,精神狭隘……浑浑噩噩不知何为‘国家’、‘民族’、‘时代’。 ” 联大到云南之前,人民的生活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以致发生如书中所诉的荒谬之事。“然而一切仿佛在瞬间改变了:忽然间,安静的小城里进入一大群从遥远的京城里来的有大学问的人。省主席龙云对他们恭恭敬敬,礼若上宾,政府到处张罗房子,让他们住下,教书讲课。那些先生们在京城住洋楼,出门坐黄包车,他们的太太很多留过洋的,见过大世面,可是现在国难,不当亡国奴,人家一袭阴丹布旗袍,自己操持家务,走在街上,对人彬彬有礼,仪态大方。”这是多大的反差。看到这些有大学问的先生及家人的穿着,本地人能不羞愧难当?

张曼菱用这种对比手法,清晰描摹出西南联大到云南后,云南人的突变:“后来,云南本地人都以能请到联大教授到家作客讲课为荣;缠足的女孩子放了足上学;城里城外随处可见背斗笠的青年学生;周末下午,老板叫上伙计关铺面,都赶往省师礼堂去听西南联大的先生们演讲;讲到山河之痛,国破家亡,台上痛苦失声,台下群情激奋;昆明市民与北来的师生们同仇敌忾,意气相逢;好学、忧国、知天下、求进步渐成潮流。这是一座城苏醒的故事”。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影响力!这是从行为到精神,从精神到思想的进步与蜕变。

正如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世界上再没有一个民族如此执著于它的山河大地和文化传统,如此视民族尊严高于生命,将培育后代视如自身的延续。在强敌压境的日子里,他们已经做好了为这个民族坚守文化教育阵地的一切准备和牺牲!

今天,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在一步步强盛,但是那个曾经数次经受我们国家恩惠的日本,却时时觊觎我们国家的领土、文化和资源。那个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无比深重灾难的民族,是我们要时刻提防的危险的民族。那个表面上彬彬有礼,内心却拒人于千里,贪婪又邪恶的民族——它们一再修改教科书,否认大屠杀,否认侵略,日本首相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多数日本国民支持的结果。他们美化战争和侵略直到今天,他们仍然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有血性的中国人,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教育我们的后代,不断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一直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国。

《西南联大行思路》这本书已经读过一段时间,但还会时常想起它。有人讲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而这中间的过程则为思考。这本书带给我的启与思就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面临即将亡国之危时,北大,清华,南开这三座高等学府合并而一,退居云南,用自己的方式克服各种困难,做学问,授学生,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学者和卓越的栋梁之才。是什么引导和支撑着他们勇敢地前行呢?就是独立,自由的信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是炮火轰炸,即使是物粮短缺,但联大的教授和学生依然都够遵循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信仰,向着心中的理想坚定前行。

奉献之大与索取之小,正是这一代人的人生模式。在联大人的生活里,他们物质是贫穷的,但是他们生活的品质是崇高的。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无论是在颠迫流离的动荡时代,还是在五彩斑斓的现代社会,都请不要缺失它。

李强总理说:“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做最确定的自己。”这恐怕是我们寻找并建构自己精神家园的最好注释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