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与股票】为什么佛不同意你炒股

(2016-04-13 07:57:08)
标签:

佛与股票

佛不炒股

股票qq群

股票交流qq群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很久很久以前,有次在上海,朋友拉我与英特尔当时的一位全球高级副总裁见面,姑且让我们称他为保罗吧——保罗到上海出差,所以想听到一些本地的声音。
    我们讨论的焦点是当时的英特尔全球战略。我倾向于认为,英特尔把战线拉的太长,以至于连几个本来有希望成为英特尔CPU之外新支柱的业务,都没有成长起来,比如A业务、B业务……
    保罗扭头看着我的朋友,问道:A业务是失败的吗?

    后者僵了至少半秒钟,回答道:英特尔之外的人,很多是这么看的。
    许多公司在讨论增加新业务或业务转型时,以及一些新团队在决定创业之时,经常会脱口而出:“我们有……的资源。”
    老实说,绝大部分被以为是资源的,都不是资源。于此的程度,很多人还不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客服,她们哪怕可以见到再多牛逼人物的电话号码,也不觉得自己坐拥人脉资源。
    我以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恰恰是最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创始人(一把手或实际控制人)的心念——其精力、注意力、情感等集合的力量,不宜系于多处。
   多元化之所以是最容易掉进的坑,是因为企业管理者读完失败案例之后,他得到的结论往往是:嗯,我明白了,资源不够的时候,多元化很危险,等我资源多了,就没问题了。
    可是,即使其他资源再雄厚的大企业,其头脑的心念也并不会比其他企业的多。这就像鸡汤里说的,你有再多钱,也只能睡一张床。
    见过保罗的一年多后,联想分家,杨元庆第一次作为主帅出来发言。
    当天柳传志也在,但一声没吭,我听到杨元庆描绘的联想新战略吓了一跳,比我反对的英特尔反例,面铺得还要更广。
    于是我问杨元庆,联想有什么不做?
    杨元庆说,非IT不做。
    单纯从一问一答来说,这样是OK的,问题是,我不认为杨元庆没听懂我的实际所指。有意义的交谈是直面问题核心的。
    三年多后,柳传志公开发声,讲联想分家后的这一段是失败的。
    柳传志把过往的经验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IT行业在2000年后发生的急剧变化欠考虑;
    第二个方面,对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在完全没有环境屏障以后,对国外企业的竞争能力考虑不足;
    第三个方面,联想对自己开展多元化业务后,企业所需要的全方位的资源,包括了物力、人力、领导人的精力等这些资源考虑不足,正是由于目标定的过高,致使在制定战略路线的时候将二三线的项目,也就是未来要发展的项目战线拉得过长,结果不仅影响了当前主营项目的发展,而且不能够对二三线项目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全方位的资源,致使目标不能够按照计划完成。
    我以为,恰恰是第三方面中的领导人精力(只是我以为的心念的部分或较为表面的部分),才导致了前两个方面。
    前段时间读到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CEO李天田与她的皈依师——河北柏林禅寺住持明海大和尚的一次交谈:
    有一次喝茶时我随口说了一句企业管理中讲究管理的闭环,大和尚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很认真地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就大概地说了一下PDCA的管理循环。
    没想到,他马上说:“嗯,有点意思。其实我们出家人也要讲闭环,是心的闭环:管理者讲任务,出家人讲发心,那就要在做事之后回归本心,回到自己的初发心,实现心性的闭环,这样做事就不再以好坏、成败来作为唯一标准了。其实人时时刻刻都可以在做工夫、在修行,关键是心念系在什么地方。”
    “你们管理学讲人力资源,我们修行者要讲心力资源,把信力、愿力等等心的力量当做资源来管理。归根结底,人力资源就是心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把人们从心力交瘁变成心力充沛。”
    明海大和尚很牛逼,我想过很多次的问题,在他嘴上变得更为清晰。
    前段时间,我的同事骆海涛找加措活佛聊,这位用苹果手机的活佛是这么评价乔布斯的,“他将佛教理论、信仰和科技结合得非常完美。如果乔布斯没有佛教的信仰,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异想天开,也不可能创造出这么好的产品来……” 原文:http://www.heimage.com/thread-8235-1-1.html 黑马哥-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股票QQ群-黑马联盟
    本来,乔布斯的性格来有很多缺陷,佛法对这些缺陷作了弥补。我跟很多IT技术人士聊天,发现他们很苦恼,因为若想做得好,就一定要找到人性的哲学,即佛祖说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怨。大部分IT人只会写代码,没有那么大的智慧。
    了解人性,那就要通过佛法和禅学。乔布斯打坐、参禅,到了极致,才能对人性的理解上一层次,从而做出伟大的作品来。所以,乔布斯做的虽然是科技企业,但他偏偏是佛教最好的思想的代言人。
    有意思的是,加措认为,不同的宗教制度亦波及到能以多大的程度创新,“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是老年宗教。我的意思是,像梵蒂冈教皇、泰国的国师等宗教领袖是已经七八十岁老人了。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让年轻人当上领袖,而年轻人最能紧跟时代步伐。否则,宗教领导权很容易陷入让老年人把持的局面。”
    那么,佛会支持事业另有方向的人炒股吗?
    明海大和尚所言的“把信力、愿力等等心的力量当做资源来管理……从心力交瘁变成心力充沛”,能说服你吗?
    如果你恰好认识上半年狂想自己是股神、如今满脸绿色的朋友,你不妨邪恶地推荐对方读读加措活佛的一段总结,特别适合投资时阅读。
    在佛教教义的理念里,第一就是“世事无常”。所谓世事无常,也就是一切东西都在变化。地球在变化,宇宙在变化,你我也在变化。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而变化就是创新。这是佛教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最简单的一句“世事无常”,就表明佛教承认且具备创新的精神。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是“无我”,就是主张创新不能有太狭隘的主观意识,你必须要把自己要扔掉。不能动辄就说,这是我发明的,那个是爱因斯坦发明的,这又是牛顿发明的。所以,真要创新,就不能以自己为中心。
    第三句是“空幸”,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缘起所生的,缘起所灭的。这意味着,世上没有什么必然的事情,什么都有可能会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