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的临时工之素养何在
(2023-08-25 08:56:11)
标签:
临时工嚣张厚颜无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有一种说法“世界的尽头是玄学,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虽是戏谑调侃的描述,也代表了时下大量年轻人面临着创业条件不具备、好工作机会稀少、甚至在家啃老的窘境。由此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加入了考公考编的大军并诞生了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乃至万里挑一的岗位,也彰显了时下机关事业单位巨大的吸引力。甚至很多名校的硕士、博士为了一个编制名额也能够千里单刀赴会。但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不会因为报考者的增多而解决,大量的年轻人把成公当成最主要的目标虽说即是有追求的表现,但同时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悲哀。大量年轻人的涌入并不会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的价值,社会上却相应减少了生产力。有些没有能力成公的年轻人甚至千方百计削尖脑袋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哪怕只是个编外人员。毕竟即使只是编外人员,依然可借助平台的影响实现自己某些方面的目的。
一、临时工的门槛
如果说机关事业单位职位晋升方面关系背景的影响远大于态度、高于能力是公开的秘密,那么机关事业单位内临时工的招聘几乎清一色也是靠关系背景也是心照不宣的事实。最近几年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临时工时采取了类似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方式,要通过报名、初审、笔试、面试、考察、体检等环节,保证了相对公平,至少形式上公平了很多。但是较早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内的临时工程序就相对简单的多,只要关系背景够硬即便是挑了一辈子大粪、大字不识一箩筐、不知道什么是文明用语的农村远方表婶也能人模狗样地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相反地,东门子弟即便名校毕业如果不依附一方势力想要混口饭吃可能都成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早些年底层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的原因之一。实际上,书或者知识自身并无有用或者无用之别,得看使用它的人出于什么目的、采取怎样手段、付出何种代价?
二、初识临时工骡子
五年前开始到H区工作,对临时工骡子的第一印象开始于大概是夏天的一个周末晚上和朋友小聚时。当天天很热,喝了很多啤酒,骡子当时也喝了不少,当时应该全程那种张牙舞爪、看上去和每一个人都很熟识一样,就连我这种和她初次见面的人都产生了一种和她似乎很熟的错觉。一个中年妇女和一群老爷们打得火热这种自来熟或者不要脸的做派确实是在我进入社会后第一次领略,套用三国里面的一句话就是“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再后来就是知道骡子经常迟到、早退、组织单位的人一起吃喝玩乐,吃喝玩乐时一到去的地方大都就和那里的老板或者工作人员好像很熟的样子,至于是真熟还是假熟以及是否有回扣拿这些是不清楚的。再后来就是听骡子自己在那显摆自己和单位的哪个领导、谁谁谁很熟很熟,好像只要她一句话,在H区就没有搞不定的事情。又过了一段时间听身边的人聊起骡子就是上级部门有一个表哥什么的领导,然后在对应的部门谋了个工作,然后就经常威风凛凛了,应了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三、满嘴龌龊的临时工
认识骡子不久后的一天在单位某办公室听到骡子在细数小W的事情,例如不会做事情、偷听别人聊天、拿着手机装打电话实际上根本没人同小W通话之类的。俗话说得好“言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之人”,且不说骡子讲述小W的事情是否属实。只反问一句:你骡子是怎么知道小W这些事情的,你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式、手段知道的?自己一身白毛,还污蔑别人是妖精,什么玩意儿?刚开始认识骡子时,不知道是初识时有所收敛还是怎样,没怎么听到脏话,不过这种情景并没有维持太久。很快就经常性地听骡子讲起别人的各种是非常短,如果有人得罪了她,动辄口吐芬芳、满嘴污秽。甚至骡子自己女儿有些事情让她不如意,都能肆意辱骂,不知道实情的怕是会觉得骂的是骂偷了自己老公的婊子呢,绝对想不到那是在说自己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