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人泡妞,穷人泡网?

(2009-11-01 13:13:03)
标签:

穷人

富人

精神生活

巨障

圈子

中国

杂谈

传说中“富人泡妞,穷人泡网”,还是很有道理。想来是穷人时间多,上网费又便宜,再有某君警语“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

 

        确实,现实生活让弱者倍感无力,每进一步都遇巨障,更有甚者,每日受别人的白眼,成天为小事发愁。于是,在生活中找不到位置的人,通过网络找到了感觉。没事儿的人灌水,无聊的人上网,寂寞的人网恋,上网成为一种发泄渠道。这种需求不在虚拟空间发泄,就一定会在现实中发泄。

        以此类推,如果有一天不准上网了,社会的不稳定程度必定激增。相比之下,在经济上掌握更多资源的人,其精神生活、娱乐休闲也更加真实。他们可以去高级会所、俱乐部、酒吧。这种更加真实的休闲,也是一种维系彼此间平等交流的现实社交圈子。

        单纯的精神生活的差别也许还不算大问题,麻烦的是每个圈子都长出各自的“政治正确性”,以致无法交流。厦大曾把高尔夫球作为精英教育的基础和必修课,北大也计划在校内修建高尔夫练习场,结果网上一片骂声,北大的高尔夫计划只好叫停。

        而在弱势者的圈子里,同为受苦之人,却只见自己的伤痕,无视他人的悲哀和苦难。几大前,一个山东出生、广州毕业、年薪80万的白领丽人在上海自家的高级公寓中被来自河南的保安杀害(也许这就是全球化在中国的缩影,人们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只剩下贫富的差别),网友评论普遍缺乏同情心,甚至极尽冷嘲热讽。

        上网者相互确认、强化共同的价值观,使“圈子”之间的沟通尤其艰难。精英阶层对此却一无所知,这种认识上的鸿沟已伏下隐患。

        比物质生活的两极分化更危险的是精神生活的两极分化,而后者几乎是前者必然的后果。在中国,没有像样的富人,也没有像样的穷人,但他们有一点最为相似——对于前者,缺乏一种人格魅力,一种感染力,一种荣辱不惊、温柔敦厚的精神富有;而后者,同样精神困窘:当一个人和身边的人以及现实生活都无法真正交流的时候,那些现代通讯工具、交流手段又有什么意义呢?一句话,其实我们都是精神上的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