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旧有东南西北四禅寺。东禅寺遗址在塔头路的福州锅炉厂(已搬迁的锅炉厂旧址)内。东禅寺院规模非常大,跟鼓山涌泉寺相当,建筑为东西朝向,正门在现在的桂香街香樟林城市花园小区附近,从桂香街到朝天桥、长乐路,再从塔头路绕回桂香街,这绕行一圈内的地方就是东禅寺的遗址了。
http://s5/mw690/001Iiy4igy6Jq06Qrhf59&690
东禅寺建于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是四大禅寺中建寺最早的。福州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开元寺建于公元549年,比东禅寺还要晚10年。
http://s6/mw690/001Iiy4igy6JpzmY3U985&690
上图
北宋福州东禅等觉院刊本大藏经之一、之二(复印件)
北宋《崇宁藏》,又名《崇宁万寿大藏经》,是900多年前由东禅寺刻印的大藏经,也是我国第一部私刻大藏经,该经印完当年即进呈朝廷,故又称“崇宁万寿大藏经”。东禅寺开启了中国寺观通过民间集资的途径雕印汉文大藏经的先河,此后国内刻印的各种大藏经,基本都依循《崇宁万寿大藏经》。
北宋福州东禅寺私刻大藏经,由东禅寺等觉禅院住持慧空大师冲真发起劝募,开雕于宋神宗元三年(公元1080年),完成于宁微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共收经1430余部,5700余卷,分作564函,千字文函号自“天”至“勿”。本藏是我国首次采用摺装式的汉文大藏经。每版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本藏改革了《开元录·入藏录》的编目方式,这也为后代私刻藏经所承袭。同时,本藏还以函为单位,将原附于各卷的佛经音义独立成卷,附于该函之末。在乾道、淳熙年间,又续雕了《大慧语录》等16函,全藏遂达到1440部,6180卷,580函。该院的印经活动一直延续到元泰定年间,共历200余年。现全藏已佚,日本尚存有部分印本,此外则十分稀珍。
http://s9/mw690/001Iiy4igy6JpzIVnp0c2&690
上图
中间的小路是当年寺院中轴线,各殿堂以它为基准
东禅寺院周围是山,里面还有一片菜园。现在,我们只能从古诗里窥见当初的盛况。宋熙宁二年,福州郡守程师孟赞康山(东禅寺所在):“出城林径起巷烟,白马遗踪俗尚传。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百年骚客来闲寺,三月游人作乐天。更爱堂前迎太守,路头先坠碧云鞭。”
http://s4/mw690/001Iiy4igy6JpzUzRJHad&690
上图
原来的方丈堂后来变成了锅炉厂的锅炉房
建国后,东禅寺被借用充当军火库。1952年夏天的一个下午2点多,巨大的爆炸声从东禅寺方向传来,军火库意外爆炸,东禅寺在爆炸中完全被毁。如今在厂内仅能见到一些莲花座和石柱断垣。1956年,福州市政府在东禅寺废墟上建起了福州锅炉厂。2004年,工厂被厦门一家企业并购。
由长乐北路左拐到朝天桥,再经朝天桥上一个坡,就到了桂香街,这一片就是原东禅寺遗址所在地,后成为福州锅炉厂,锅炉厂搬迁了,但是福锅小区还在:
http://s6/mw690/001Iiy4igy6Jq2vr6xl03&690
2009年11月12日东南快报载,市民致信省长信箱提建议被采纳:福州将重现东、西、南、北四禅寺之景观。如今几年过去了,依然未见东禅寺重建的消息。
......弥足珍贵的东禅寺名胜古迹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沉睡在厂房和高楼底下。
以上资料取自海峡都市报及百度等网络。
欢迎光临,祝福朋友们幸福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