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
——[宋]钱熙——
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几万寻;
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半凝处滴疏林。
步入泉州清源山景区,满山是历史,随处是文化,要在清源山上找一处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古迹太容易了!在亲近了千年老人老君岩之后,就进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区。
http://s2/mw690/001Iiy4igy6FG95H9iP8b&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进入“幽谷梵音”的境区:
http://s3/mw690/001Iiy4igy6FG997fn70d&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玄武:
http://s11/mw690/001Iiy4igy6FG9cR5eYac&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朱雀:
http://s7/mw690/001Iiy4igy6FG9hORxg42&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前方看到的这座古朴自然的古寺即为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因供奉观音像而得名,是清源山仅存的四座古寺庙之一。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供有宋代石雕释迦牟尼和千手千眼观音佛像,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4/mw690/001Iiy4igy6FGgn9mmR09&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寺中晨钟暮鼓,香火不绝。寺旁峰石嶙峋,满山枫树,严冬时节,层林尽染。
http://s11/mw690/001Iiy4igy6FGcwVNKfaf&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千手岩虽是名寺,却没有满眼的金碧辉煌。整座千手岩采用了市民喜爱的清水砖,庙宇以传统的红砖白墙民居式风格来建造,充满了庭院式的亲切感。
http://s3/mw690/001Iiy4igy6FGhu4y0y4a&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千手岩寺庙门上的楹联“地清真净土,相妙证无生”是由明代进士、书法家何乔远所撰,后由现代书法家林汉宗题刻。
http://s4/mw690/001Iiy4igy6FGbiyNsf4b&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为宋元佑年间作品,高2.35米。释伽牟尼石像工艺精湛,维妙维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于2001年同瑞像岩、赐恩岩、弥陀岩、碧霄岩、西峰岩共6处8尊石造像,一起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释伽牟尼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
http://s14/mw690/001Iiy4igy6FGbsndvN8f&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千手岩寺宇东侧,竖立一方石碑,上书“第一山”,系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作品,字是拓刻上去的,据说江苏南山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石碑,因此有了“南来北往第一山”的佳话。
http://s3/mw690/001Iiy4igy6FGbvrUy9dd&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清历代文士、武将、高僧、权贵游山,留下400方碑刻和崖刻。北宋米芾的“第一山”,明将俞大猷的“君恩山重”,现代高僧泓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备受景仰。曾在清源山上结庐读书而成就颇丰有唐代的欧阳詹、林蕴、林藻,明代的李光缙、王慎中、顾碧等。在清源山修行和羽化道长、高僧不乏其人。清源山流传无数的典故、传说、神话等等,使名山更具深刻的文化内涵。源山雄峙于闽海之滨,峻峰叠起,可尽览晋、南、惠三县山水的美丽景色。同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清源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光摩崖石刻就有数百方,称之为“第一山”一点也不为过。美景与题刻相辅相成,感悟清源山文化内涵。
http://s9/mw690/001Iiy4igy6FGbzwUV280&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值得一提的是寺前原有一株300多年历史的针叶古松,这棵被誉为清源山“迎客松”的古松树,昂然挺立于千手岩寺正前方,其主干分成两叉,正对寺庙大门,却又不遮佛眼,与寺庙形成一个很美的夹角。古松苍劲挺拔,虬曲盘旋,像一位慈善为怀的老者,张开双臂热情迎接四海来宾,树姿优美,生机盎然,入山门即可看见。来自黄山的客人观摩了这棵古松后,赞叹它比黄山的“迎客松”还美,姿态更加热情大度。可是,1999年10月9日下午,台风肆掠,“迎客松”倒在倏然而至的暴风雨中,枝干摔成数截,主根亦断。古松倒地时,相关挡土墙被冲垮十几米,成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多年来遭受的最大损失之一,令人心痛不已啊!
http://s1/mw690/001Iiy4igy6FGcphSqGd6&690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TITLE="秀出东南清源山 幽谷梵音千手岩(泉州)" />
清源山最让人称奇的佛教文化,便是山上三座岩——弥陀岩、千手岩、势至岩,同时供奉着佛教中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代表着无量光明、寿命和功德;而旁边的观音菩萨代表着宇宙的大慈悲;另一边的大势至菩萨,则代表喜舍圣者。
从千手岩往上攀缓十多分钟,即到弥陀岩。弥陀岩是清源山的精华之一,这里有流泉飞瀑、古树名木、庙宇石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巧夺天工……。
景区有关资料取自网络,致谢!
谢观赏,祝福朋友们新年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