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16日,福建省直机关工会设计院片组织“迎接新世纪福清一日游”,使我们有幸千年等一回,在新旧世纪更新之际,来到福清,与瑞岩山的弥勒佛相聚在一起,共同迎接新世纪。
http://s14/mw690/001Iiy4igy6E5fSuOC8d4&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上图
福建省直机关工会设计院片“迎接新世纪福清一日游”全体代表留影
福清瑞岩弥勒佛素有“江南第一佛”之誉,距福清市区10公里的海口镇牛宅村瑞岩山弥勒岩景区,因这尊巨大的立体花岗岩弥勒石像而举世闻名。进入景区,由于停车场与景区甬道前端的落差有30余米,一时还看不到弥勒佛像。瑞岩山由岩石垒起,草木稀少,唯弥勒佛像背靠的一脉山丘树木长得特别茂盛,郁郁葱葱。1996年爱国侨领林绍良重修瑞岩山景区时,请原国家建设部古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一个“佛谷”,来制造一种神秘感,让人们走近它的时侯才看清全貌,从而感受它磅礴的坐地冲天之势。设计师们在通向弥勒佛像的甬道上设定了不同标高,形成“佛谷”。登上甬道时,最初只能看见弥勒佛像的额头,逐渐走近,弥勒佛像在人们视线里渐渐升起,走到弥勒佛像跟前时,才能看到弥勒佛的全貌。 http://s13/mw690/001Iiy4igy6E5g58fAW7e&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弥勒石像又称“仁佛”,依整块岩石自然形态就地雕凿而成,高6.4米、宽8.9米、厚约8米,头部高2.3米、头顶宽1.8米、耳长1.3米、嘴宽1.1米、肩宽1.6米。开工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完工于明初,历时28年,是全国最大的立体弥勒佛石造像,于1996年11月20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ttp://s13/mw690/001Iiy4igy6E5Ars6sF99&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几百年来,弥勒佛总是乐呵呵地笑对天下,它除了硕大无朋之外,还有两大奇妙的地方:一是佛像的五官和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十分准确,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二是佛像虽由岩石雕刻而成,但佛像的脸、肩、胸、腹、手,却给人有弹性、光滑的感觉。这尊元代石刻精品,真可谓是天下无双!它比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略大些,合称华夏一道一佛,堪称福建石雕二绝。
http://s7/mw690/001Iiy4igy6E6BJw1T70d&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上图 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上)和福清瑞岩山弥勒岩石像(下)——摄于福建博物院展厅(2013.10.18)
瑞岩山弥勒石像盘腿趺坐,袒胸露脐,左手捻珠,右手抚腹,两眼平视,双耳垂肩,笑容可掬,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弥勒石像的腿、腰上还雕有3尊小型的罗汉像,高均约0.8米,宽0.4米,雕工精细,与弥勒石像相得益彰。
http://s9/mw690/001Iiy4igy6E5AKTafDd9&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http://s8/mw690/001Iiy4igy6E5ARibbP89&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http://s16/mw690/001Iiy4igy6E5AZtnVsee&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弥勒佛胖乎乎的,袒胸露腹,盘腿而坐,脸上堆满永不消失的笑容,传递着慈祥、喜庆的信息。
http://s6/mw690/001Iiy4igy6E5RXBklDb5&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http://s8/mw690/001Iiy4igy6E5S4KDVtd7&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据有关史料和碑文记载,石刻弥勒佛坐像竣工后数百年里,曾有热心人先后3次为弥勒佛造阁,保护弥勒佛像不被日晒雨淋,并在佛像周围设铁链围栏,防止游人攀登敲凿。因弥勒岩临海,且福清多台风,佛阁屡建屡倒,最后只剩下数根石柱。1995年著名侨领林绍良捐资重建弥勒岩的时候,最初拟修复弥勒佛阁,但专家意见不一,经过5年的反复论证,最后才敲定不建佛阁而建成现在的“佛谷”。
http://s13/mw690/001Iiy4igy6E5gchCWV55&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当地民间代代相传:弥勒不住在寺院里,常年云游天下,济世救贫。有一天,佛祖派了两位弟子前去考核他,够不够成佛的资格。这两位弟子化装成穷人,在路上拦住弥勒。其中一人对他说:“听说你慈悲为怀,济世救贫,那么请把你的上衣送给我吧”,弥勒佛见说话的人赤背裸身,不禁动了怜悯之心,欣然解扣,准备把衣服脱下来送给他。这时,另一个男人见弥勒心肠这么好,也恳求说:“我的裤子破了,都开了裆,把你的裤子借给我穿吧”,弥勒佛觉得应该一视同仁,随即解怀脱裤。正当他把裤子脱到肚脐下部时,发现有一位村姑迎面而来,弥勒佛慌忙无措,于是连忙捧腹坐地,哈哈大笑,来掩饰这突如其来的尴尬。就在此时,佛祖现身,原来那位村姑就是佛祖所变,佛祖封他“未来佛”。从此,弥勒佛的妙相一直保持至今。
http://s3/mw690/001Iiy4igy6E5ggmCiYc0&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关于弥勒石像,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元至正年间,福清人吕伯恭要把瑞岩寺外一块大石头雕刻为弥勒坐像,石头质地为白米石,形状颇似一大汉席地而坐。根据石头的大小,刻成的佛像高和宽均应三丈五尺,工程巨大。为了取个功德圆满之意,吕伯恭决心请百名石匠来琢石为佛。不久,请到了九十九名石匠。可说也奇怪,再请一名石匠,寻遍五里八乡就是请不到,而且在这九十九名石匠中,谁也说不准弥勒佛究竟要雕凿成什么模样,吕伯恭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因此,工程一时无法开工,大家聚在大石前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从西面来了一位胖乎乎的中年大汉,急急赶路而来。只见这个胖汉气喘嘘嘘,大汗淋漓,他敞着衣襟,袒胸露腹,笑容满面,自称是西池人,听说吕伯恭捐资刻弥勒佛,特意赶来帮工。吕伯恭一看,此人慈颜善目,和蔼可亲,来了刚好凑成百名工匠,真是好兆头呀!于是赶紧欢迎。这时,有个石匠发现这个西池人满脸福相,心想弥勒佛像就按“西池人”形象来雕刻不是很好么?于是建议照着“西池人”刻像,吕伯恭也觉得有理,欣然同意。石匠们叮叮当当开工了。日复一日,石匠们起早贪黑忙雕刻,刻了九九八十一天,弥勒佛像初具规模,头部面部由领班老石匠精心雕刻,与“西池人”一般无二,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吕伯恭心中大喜,一日傍晚,来到瑞岩寺慰劳百名石匠。瑞岩寺天井下摆着十张八仙桌,可十桌饭菜,就餐的只有九十九人,“西池人”不见了。石匠们说,他家里忙,晚上都赶回去,明早还会到工地。吕伯恭感到奇怪,于是第二天午饭时悄悄到工场点数人马,发现那个西池人连午饭也不在这里吃。望着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吕伯恭恍然大悟,难道“西池”是“西天”之误,“西池人”就是西天弥勒佛?于是暗中到西池村查询,村民们都说没这个人,吕伯恭感到十分高兴,定是自己的善举感动了弥勒大佛,大佛亲自来参加刻石了。吕伯恭当夜焚香拜佛,祈求弥勒佛保佑刻石顺利。说也奇怪,那“西池人”第二天就不来了。工程顺利完工之后,弥勒佛显圣瑞岩寺的消息传开,各地来焚香游览的络绎不绝,而弥勒佛的形象也被定格下来。
http://s4/mw690/001Iiy4igy6E5gk9Umv8b&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弥勒石像历经600多年风雨侵蚀,依然保存完好,吸引了古今中外不少游人墨客到此观瞻。清代何连成有诗赞曰:“一任寒风暑雨侵,端然趺坐入禅深;雪山不瘦石和尚,却藐区区丈六金”。仔细观看这尊弥勒石像,真可谓“精巧”,最巧在于弥勒石像的肚脐,整尊佛像都是由石质相对松软的白粒花岗岩雕成,唯独小碗一般大小的肚脐,却为坚硬的青色花岗岩天然而成,人称“石胆”。当地人有句俚称“肚脐深,会装金”。而“肚脐”一词,福州方言曰“腹塞”,当地人传说,“打腹塞,会发财”,人们传说这只脐眼很慈善,老年人摸了能长寿,年青人摸了诸挛顺遂,多有应验。于是传开了,你摸他摸,大家都来摸,经久之后,摸得近乎水磨石似的光洁。每逢节日之际,许多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都会轻敲弥勒肚脐,许下夙愿,祈求平安发财。历经数百年的敲打和抚摸,其肚脐深陷进去。到了现代,为了保护文物,不允许人们随便攀爬弥勒佛,更不能随意敲打抚摸弥勒佛的肚脐。大家可以在弥勒佛像前照相,把弥勒佛的形象带回去,用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豁达精神来鼓励和感染自己。
http://s7/mw690/001Iiy4igy6E5XHka3cde&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当我们看到笑容哈哈的弥勒佛时,心胸顿时豁然开朗,把所有的烦恼杂念都暂搁一旁,随之开怀一笑。在弥勒佛前的这口大水池叫弥勒谷,这是设计师为给弥勒佛像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和灵气特意设计的。
http://s9/mw690/001Iiy4igy6E6Esxah684&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弥勒谷水池宽9米,长18米。这样设计还有一种寓意:福清历史上很穷,由于缺水,影响了各方面的发展,后来人们兴修水利、实施闽江调水工程,从此福清的工农业突飞猛进。整座弥勒佛像刚好倒映在水里,弥勒佛祖正在喜看福清人民终于改变了缺水问题。 http://s9/mw690/001Iiy4igy6E5TmuzBt6f&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瑞岩山风景区位于福清市海口镇,距福清市区10公里,距海口镇1公里。作为福清“五大古镇”之一的海口镇,始建于北宋,因其雄居福清湾顶部,揽龙江之入海口故得名“海口”。海口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历代人才辈出。宋明两代,举人、进士“一科常中二三”。历史名人郑侠(1041—1116年)出生于海口镇牛宅村。近代中国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1850年),祖籍海口镇岑兜村。著名侨领、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主席林绍良祖籍海口镇牛宅村;海口镇的名胜还有:始建于宋代至今保存完好的龙江古桥、瑞峰寺、东岳庙、瑞岩寺、通江门等古建筑;堪称“福清四宝”中的小吃之一光饼,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海口镇发明的,戚继光在瑞岩山上驻兵,至今山上还留有戚继光的多处摩崖题刻。
http://s13/mw690/001Iiy4igy6E5jK9jJLd9&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上图
福建省直机关工会设计院片“迎接新世纪福清一日游”全体代表留影
瑞岩山风景区地处古海岸带,风化海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其山石嶙峋、岩洞幽深。它环境幽雅,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景区有36洞天和72景观。全区分前后二岩,前岩为宋宣和年间团栾居士所辟,后岩为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发动军士所辟。嶙峋的岩峰有的倾斜欲卧,有的高悬将附,有的四壁如削,有的层层叠叠,离而又合,连而将断。主要景点有醉石、独醒石、蹲虎石、孟宗哭竹等,还有穿云洞、观音洞、天台洞、玉虚洞、香山洞等,幽邃曲折。景区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摩崖石刻一百多处,篆、隶、草各体皆备,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曾在此读书,并流传许多动人的故事。
http://s3/mw690/001Iiy4igy6E5Ri6r8C12&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明何乔远《闽书》记载:“瑞岩山,山多奇胜,有佛窟岩、天章岩、香山洞、天台洞、玉虚洞、桃花园、休休台、醉石、鉴池、通海井、一滴泉、八卦亭、紫霄亭。”是一处由瑞岩弥勒造像、瑞岩寺、摩崖石刻组成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兼胜的风景游览区。
http://s16/mw690/001Iiy4igy6E5PLkHWnff&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走上瑞岩寺后山,满山遍野的摩崖石刻,凌然满目,美不胜收。《福建省文物志》记载:瑞岩山“有宋、元、明、清摩崖石刻一百七十多多段。”
有北宋武状元薛奕、南宋驻军任子宁、元代奉训大夫王伯颜、明代内阁首辅叶向高、抗倭名将戚继光等人手迹,以及明代万历皇帝手书摹刻题记。其中戚继光摩崖石刻在福州地区极为罕见,《明史》记载戚继光“至福州饮至勒石平远台”,但于山现存“平远台”及“醉石”等摩崖题刻均非戚继光所书。福州十邑摩崖石刻中,仅在福清瑞岩山就有三段以“孟诸子”署名的戚继光摩崖石刻:1.孟诸榜书在瑞岩寺后穿云洞口。文:“穿云洞 孟诸子
”,正文字高44厘米,宽32厘米;旁款字径5厘米。 2.孟诸榜书在瑞岩寺后独醒石顶部即瑞岩经幢塔底部巨岩上。正文字高27厘米,宽26.5厘米;旁款字径5.5厘米。文:“独醒石 孟诸子”。孟诸为戚继光别号,子为男子的美称、尊称,或爵位名。3.“瑞岩卅七洞天。大明隆庆元年,镇守福浙总兵官都督同知东牟定远孟诸戚继光书”在新建的瑞岩寺九仙楼的二楼,已被外墙盖住一部分字体。遗憾的是这三方石刻的题款没有描红,很难得看出是戚继光所书。
http://s13/mw690/001Iiy4igy6E5PDsTRa2c&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明《瑞岩山志》、清《海口特志》、民国《继海口志》等记载,戚继光在瑞岩山除镌刻“穿云洞”、“独醒石”、“瑞岩卅七洞天”外,还另有五段摩崖石刻:1.“宜睡洞 戚继光题”,2.“蓬莱峰 孟诸子”,3.“望阙台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明大将军(一作荣禄大夫)戚继光书”。并对望阙台赋诗曰:“十载驰驱海邑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4.“振衣台 荣禄大夫戚继光书”。又对振衣台赋诗曰:“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指顾山海间,徜徉群勋里。薄行幽径纡,乱石谁人驱。中有千尺表,乘之临玉虚。拂袖掠长风,浩歌空九衢。飘飘揖王母,如闻璃珮裾。幽人保元命,义士轻其躯。雄飞不踰阜,鹏搏九万余。巨翰如可挟,从此谢宸区。”5.“石门 孟诸”。有关专家曾专门到那里查找,但未能查得到这五段摩崖石刻的具体所在,据一位居住瑞岩寺三十多年的老人说,这些石刻可能已在开山炸石中被炸毁。
http://s2/mw690/001Iiy4igy6E5PwI6Mp51&690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TITLE="千年等一回 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游览福清瑞岩山景区)" />
戚继光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福清平倭寇,四十三年(1564年)撰《福清瑞岩寺新洞碑》,隆庆元年(1567年)镌刻“瑞岩卅七洞天”,说明戚继光在五年内驻于或多次驻于福清瑞岩山一带。戚继光在瑞岩山的摩崖石刻为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也是瑞岩弥勒造像前立的《福清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戚继光抗倭遗址》碑的意义所在。
景区说明取自网路,致谢!
2000年,既是新旧世纪更替,又是新旧千年的交接,从干支相配来讲,六十年一个花甲子,周而复始五十轮,三千年一个大轮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千禧龙年”2000年为我们这一代人喜运相遇。第二个“千禧龙年”要等到公元5000年。三千年一遇,世所仅有,无比珍贵,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奇迹。
这么多年过去了,游览弥勒岩景区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衷心感谢福建省直机关工会设计院片组织的“迎接新世纪福清一日游”活动,使我们有幸千年等一回,喜聚弥勒岩迎接新世纪,真可谓终身难忘啊!
谢观赏,祝福朋友们幸福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