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盘:银行股决定大盘短期趋势(12.04)

(2009-12-04 08:59:26)
标签:

股票

财经

资金净流入

主力资金

大盘

哥本哈根

分类: 早盘布局
周四早盘我们大盘观点是:周四消息面总体平静,美股隔夜窄幅振荡。至于周四大盘走势,我们认为窄幅振荡可能性要大。

  大盘实际走势验证了我们的研判:周四大盘窄幅震荡。早盘两市低开低走,其后窄幅震荡,沪指受阻于3270点一线。午后随着银行股跌幅的扩大,两市一度跌逾1%。尾盘沪指在创业板、农业股等热点板块拉升带动下探低回升,股指一度接近翻红,沪指最终收报3264.63点,微跌5.12点,跌幅0.16%,深成指报13759.83点跌0.29%。

  从盘面上看:表现较强的板块有创业板、造船、汽车、农业、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化纤、公路桥梁、外贸、纺织、食品、供水供电等;较弱的板块主要有有色、飞机制造、地产、家电、电力、陶瓷、酿酒、商业百货等。收盘时,两市共有24家股票涨停,2家股票跌停,上涨家数和下跌家数的比基本为3:2。跌幅超过大盘跌幅的个股占当日开市家数37.34%。从周四个股与大盘表现看,个股略强于大盘,分化进一步加剧。

  用“策略大师软件平台”资金流向监测来看:周四大盘窄幅振荡,主力资金净流入约88亿元。从周四主力资金动向看,周三强势的有色、地产没能延续强势,虽然煤炭、钢铁板块有所轮动,但力度显然不及周三有色金属,其中煤炭石油主力资金净流入约9亿元,钢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约5.5亿元,券商主力资金净流入约5亿元,而银行保险主力资金则净流出约5亿元,房地产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约10亿元,有色金属主力资金净流出约12亿元。题材股方面,电动汽车概念股主力资金净流入约12.5亿元,三农概念主力资金净流入约12.5亿元,新能源概念主力资金净流入约8亿元,3G电子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约8亿元,创投概念主力资金净流入约7.5亿元。此外,中小板主力资金净流入约14.5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入约10亿元。
从周四主力资金动向看,主流板块资金流入不明显,说明大盘还将维持振荡行情;而在振荡行情中,题材股依然是炒作热点。

  从财经新闻来看:12月2日下午第八届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今天在深圳举行,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包括ETF和上市封闭式基金在内的在交易所场内交易的基金发展空间巨大,目前,融资融券已准备好,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将成为融资融券的融资标的和将来股指期货对冲风险的金融标的。今年的创业板发行已满月,在2010年管理层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相应板块一定会有市场表现。

  从外围市场看:尾盘跳水使美股周四在11月就业报告公布之前低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86.53点,至10366.15点,跌幅为0.8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11.89点,至2173.14点,跌幅为0.54%;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9.32点,至1099.92点,跌幅为0.84%。原油期货下跌了0.2%,收于每桶76.46美元。黄金期货上涨了0.4%,至每盎司1218.30美元。美股的下跌,给处于十字路口的A股市场带来调整压力。

  周四的市场未能延续近日连续上扬的格局,盘中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但是主力资金对尾盘的“偷袭”,使得大盘跌幅收窄。这使得技术面的偏离得到了部分修正,前一交易日留下的缺口也得到了回补,这为市场后市行情的展开消除了隐患;但是主力资金对尾盘“偷袭”所形成K线的“吊线”,往往使市场短期面临调整压力。值得警惕的就是金融板块仍未有明显企稳的信号,若该板块在未来几日持续走低,投资者应迅速降低仓位,规避风险为主。若金融板块未出现主动性连续做空现象,投资者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周五消息面较为平静,美股隔夜冲高回落。对于周五走势,我们认为以震荡整理为主。

  机会方面:

  近期在南昌举行的新能源汽车与锂离子电池专题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汽车专家组组长王书林告诉记者:“我国近期将发布新能源汽车技术规范,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由发改委上报国务院,预计明年3月正式颁布。” 按照发改委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2012年我国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2020年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跨年度热点题材。哥本哈根气候第15次会议,将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又为近期以新能源汽车为首的低碳概念提供了爆发的契机。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大盘的震荡对新能源汽车的优质品种积极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