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盘攻略:今天大盘震荡整理为主(07.08)

(2009-07-08 09:02:52)
标签:

股票

证券

大盘

跌幅

早盘

纽约商品交易所

分类: 早盘布局

      昨天我们早盘的观点是:周一大盘价涨量增,成交量再创市场自1664点上涨以来的天量。按照天量之后才见天价这一市场规律,大盘还有创新高要求。我们认为,周二大盘仍以震荡上行为主。

      大盘实际走势弱于我们的判断:大盘昨天呈缩量震荡走势。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继续大跌的影响下,资源性板块的低开带动两市低开,受到5日线的支撑又逐步反弹,并再创反弹新高。但由于大盘权重股两桶油、三大行的回调,大盘盘中虽然红盘,但最终也没能继续上涨。尾盘,大盘出现一波放量跳水。至收盘时,大盘收在3089.45点,跌35.22点,跌幅为1.13%,沪市成交量1912亿,比上一个交易日有所萎缩。

      从盘面上看:市场热点依旧保持活跃,但领涨热点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酿酒板块表现十分活跃,古井贡酒、老白干酒涨停;汽车板块午后涨幅扩大,亚星客车、长春一东等涨幅居前;电力板块涨幅也不错,华电国际、东方热电涨停。生物制药、食品、化纤、ST等板块表现也良好。地产金融两大巨头成为做空的主要力量。地产板块受杭州收紧二套房贷的消息拖累跌幅第一,首开股份、福星股份、中茵股份等11只个股跌幅超过5%,龙头万科大跌3.74%;金融板块走势也十分颓废,煤炭、石油、有色纷纷现身跌幅榜。收盘时,两市共有13家股票涨停,无一家股票跌停,上涨家数与下跌家数比基本为118。当日,有408只股票跌幅超过大盘跌幅,占当日开市家数26.79%。从上述数据来看,周二市场是指标股大幅下跌导致指数下跌的市场,相反绝大多数个股走势强于大盘,中个股相对有活跃的迹象。

      从财经新闻来看:继上周打破“沉寂”上涨后,公开市场利率本周再现攀升。中国人民银行7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在公开市场开展28天期、91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和1.05%,均较上周二进行的同期限正回购操作上涨5个基点。为了保持市场资金流动性的稳定,央行上半年一直采取投放与回笼交替运作的方式,保持正回购利率平稳约。但是,目前公开市场已连续第二周正回购利率出现一定幅度上升,这说明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投放量。未来央行或将更多地强调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风险管理,而不再是保证流动性充裕。央行加大货币回笼力度,对经济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的可能会是证券市场。

      从外围市场看:美股周二大幅下跌,油价的再次暴跌意味着全球经济快速复苏的愿望已经破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161.27点,至8163.60点,跌幅为1.9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41.23点,至1746.17点,跌幅为2.31%;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17.69点,至881.03点,跌幅为1.97%。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2美元,收于每桶62.93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7日每盎司上涨4.80美元,收于929.10美元,涨幅为0.5%。外围股市连续破位下跌,对A股将带来负面拖累。预计周三早盘股指将会出现明显反应。

      周二大盘价跌量减,并盘中缩量创了反弹以来的新高。周一大盘成交量放出反弹以来的天量,周二大盘缩量见新高,则大盘调整的压力增大。短线看,大盘将考验10日均线支撑,甚至不排除回补7月2日留下的跳空缺口。但从中期趋势看,市场多头排列的趋势虽暂还未改变。周三无论国内消息面还是外围股市走势,都呈现明显偏空状态。我们认为,周三大盘弱市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从近日美元走势看,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出现松动,原油期货价格和黄金价格近日连续出现调整态势。伴随着美元展开新一轮反弹,商品市场将受到较强的压制,近日原油期货价格和黄金价格连续出现的调整态势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美元一旦反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加速,对于下游行业,如化工、材料制品、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通讯等制造业构成利好。由于在7月15日之前所有的中报预告都要披露完毕,也就是说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上市公司只有4个交易日可以发布中报预告,因此从实际交易的角度讲,中报可能预增的个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大家可以利用A股震荡中逢低介入(如:600985雷鸣科化,绩优小盘股,化工板块,直接受益于大宗商品期货的下跌,市场对中报有预增200%以上的预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