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盘攻略:冲高减仓金融和地产(05.13)

(2009-05-13 08:54:18)
标签:

证券

股票

a股

开户数

早盘

分类: 早盘布局

      昨天我们早盘观点是:逢低积极加仓金融和地产对于金融地产类个股来说,强势格局难以在短期内迅速逆转,短线调整应被视为逢低买入的最佳时机。

      大盘实际走势验证了我们的研判:大盘全天呈缩量震荡、探底回升行情。早盘,在美股下跌的情况下,两市惯性低开。我们重点分析金融、地产板块的龙头品种都是低开,给了大家充分的进场机会。随有,在金融、地产、钢铁、煤炭等大盘的的全力拉台下,大盘盘中屡次冲击2600点但关,但受到5日线的强压力而无功而返,午后,在港股震荡走低的影响下,大盘跟随下跌,但受到2550一带的强支撑。14:20左右市场突然发力,地产股一马当先,教育传媒、钢铁、汽车、新上海概念快速启动且伴随着成交量的快速放出,股指快速攻克5日均线压制,上证指数重返2600点关口上方,深成指更是重新站到万点大关之上,而地产龙头600383金地集团更是强势冲上涨停!至收盘上证指数以上涨38.43点报收于2618.17点,深成指更是大涨3.14%,沪市成交量1158亿,比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缩。

      从盘面上看:市场热主要集中在周期性低估品种以及受到刺激内需政策利好影响的消费类品种。地产板块表现十分突出,虽然早盘带领深成指上攻万点大关后有所回落,但尾盘又再度崛起,万科、保利地产、招商地产涨幅均超过3%,龙头品种600383金地集团更是强势冲上涨停;昨天早盘表现强势钢铁板块今天再度集体上涨。钢铁龙头宝钢股份(600019)再度上涨6%,酒钢宏兴(600307)涨停,凌钢股份(600231),唐钢等涨幅都达到6%以上,率领钢铁板块反弹;较滞后的有医疗器械、生物制药、船舶制造、公路桥梁等。两市个股的表现来看,涨停的个股共有29家,分别有新乡化纤、金宇车城、郴电国际、酒钢宏兴、高新发展和青岛海尔等,其中有15家是尾盘拉升的,持续性值得商榷。而跌幅居前的有ST源发跌停、四川路桥、普洛股份、上海医药、株冶集团、海王生物和白云山A等等。题材炒作股回调的迹象相对明显,借“5.12”纪念日而在前期疯狂上涨的四川路桥和“猪流感”题材炒作的医药股均有退潮迹象。因此,题材类个股要考虑题材刺激性的持久性。而金融板块在加速上行之后遭遇沉重抛压回调,普遍呈现探底回升的走势,该板块在技术性调整之后仍有短线上冲的动能。

      从财经消息看:据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4日-5月8日当周,新增A股开户数为29.59万户,日均开户数为59185户,较前一周上升5.49%,新增B股开户数为1047户,日均开户209.4户,较前一周上升24.64%;随着股指的不断上涨,市场的活跃度开始出现回升,但持仓帐户数在创出七周新高后回落,市场初显获利了结意愿。数据显示,上周参与交易的A股帐户数为2015.33万户,较前一周急升559.25万户,截止30日,持仓A股账户数为4772.22万户,较前一周下降33.45万户。从上述数据看,开户数在经历了四周的下降后重拾升势,显示投资者对市场前景仍充满信心,场外资金入市又重新踊跃,而持仓帐户的下降,说明主力调仓完毕,筹码又重新集中,对市场是利好刺激!

      从外围市场看:美国股指周二收盘涨跌互见,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50.34点,至8469.11点,涨幅为0.6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15.32点,至1715.92点,跌幅为0.88%,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0.89点,至908.35点,跌幅为0.10%。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12日盘中突破每桶60美元关口之后收于每桶58.85美元,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35美分。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12日每盎司上涨10.40美元,收于923.90美元,涨幅为1.1%。从外围股市走势看,短线多以强势整理走势为主。外围股市短线整理,对A股影响不大。

      周二大盘振荡探底后获得支撑,尾盘明显拉升,再次证明了我们对于行情风格转换的判断,银行、地产、钢铁等蓝筹板块趋势特征最为明显,周三将考验2640点附近的阻力。但是在调整不充分的情况下二次上攻难以持续。短线可以冲高减持周一和周二买进的金融和地产个股。从中线的角度讲,上述板块应该具备继续缓步上涨的可能。建议投资者逢回调继续积极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