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策略:行情似乱花渐欲迷人眼!

(2009-04-10 09:13:33)
标签:

股票

证券

高管人员薪酬

a股

分类: 早盘布局
        我们昨天早盘的观点是:2390能否收复决定仓位变化。重点关注2390这一关键点位,原来2390点是重要的支撑位,现在变成了压力位。
 
       大盘全天呈缩量震荡整理走势,早盘,在美股反弹的刺激下,两市惯性低开后直线拉升后,受到10日线的压制,大盘在2340-2380区间震荡整理,下午大盘受到2390点位的强支撑,大盘有所反弹,至收盘时,大盘收在2379.88点,涨32.49点,涨幅为1.38%,沪市成交量1088亿,比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缩。 
       盘面上看,两市涨停个股家数36家,无跌停个股。其中涨幅居前的有股改不设涨跌幅限制的闽闽东,涨幅73.67%居首位,新潮实业、长城电脑、长百集团、广东甘化和西藏旅游等涨幅居前。从涨停的个股分析,科技网络股走势仍然较强,浪潮软件再度涨停,浪潮信息亦出现涨停,上海梅林、启明信息、汇源通信、兆维科技等均告涨停。跌幅居前的个股有光华控投跌幅6.34%、云天化、赛迪传媒跌超5%。短线仍将有隐忧,而随着全球经济有所好转,中期波段向上的格局仍然不变。
 
       截至4月3日,持仓A股账户数回落至4749.86万户,较前一周下降2.2万户,这已是连续三周下降,这说明市场筹码愈趋集中,出货的是以散户为主,历史的经验无数次证明,市场犯错误的往往是散户。
 
       从财经消息看:财政部近日发出通知,规范国有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分配秩序。通知指出,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在2008年度实现业绩增长的情况下,主动降低高管人员的薪酬,这种做法符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通知明确,国有金融机构在清算2008年度高管人员薪酬(指税前薪酬,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社会保险、各项福利等,下同)时,按不高于2007年度薪酬的90%的原则确定。在此基础上,2008年度业绩下降的国有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再下调10%。对于2008年经营业绩降幅较大的,高管人员薪酬降幅还应增加。对于2007年度高管人员薪酬明显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应主动加大调整力度,逐步缩小与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财政部出通知降低金融机构高管薪酬对金融机构管理费用缩减有一定的利好刺激,有助于金融企业降低成本,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对银行、保险、券商类上市公司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从外围市场看:受富国银行好于预期业绩预报刺激,金融板块暴涨并带动美股周四强劲攀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246.27点,至8083.38点,涨幅为3.1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61.88点,至1652.54点,涨幅为3.89%,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31.40点,至856.56点,涨幅为3.81%。黄金期货下跌了0.3%,至每盎司883.00美元。原油期货上涨了5.69%,至每桶52.19美元。昨日,亚洲市场皆呈现大幅反弹,使A股收盘前转危为安。隔夜,美国股市与欧洲股市再度强劲上扬,特别是道指收盘重返8000点上方,就如同A股市场重返年线一般,必激发A股市场向上信心。原油大幅度反弹,有利于为国际实业(年报417,预期1010)为首的煤炭、新能源发力上冲!
 
       随着外围股市在经济刺激方案不断实施下,经济将逐步的好转,日本再度公布150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对于“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的言论宣传攻势下,可以适当关注经济逐步恢复而带来的投资机会。从投资角度来说,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却已经实实在在出现。A股作为全球经济表现最好国家的股市的投资机会更是凸现。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应该是乐观远大于担忧。据相关媒体报道,一季度,机构动用了上百亿元资金增持金融服务、房地产、交通运输、化工和有色金属等行业5大行业板块内的130只个股,合计增持金额达到110.86亿元。这些资金进入市场一时难以流出,因为无论从时间成本、融资成本,还是市场空间与重仓个股涨幅空间看,都不足以让一线主力资金产生出局的冲动。因而,无论是从宏观面,还是市场资金动向判断,我们认为4月份的市场基本上是震荡盘升态势。周四尾盘急速上涨,加之美股隔夜明显反弹,使得周五大盘早上走势值得期待。如果高开高走,快速收复和站上2390——2420区域,则意味着调整结束,短线还有上冲动能;反之冲高回落,意味着调整还将持续,果断逢高减仓。今天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环境,市场很有可能产生央行将“双降”的预期,因此,金融和地产板块仍将继续活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