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武功:动桩训练之精华篇(二)

标签:
杂谈 |
人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包括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与开张而实现的。即使一个简单的运动往往也有多数肌肉参加,一些肌肉收缩,承担完成运动主要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则予以协同配合,甚或有些处于对抗地位的肌肉此时则适度放松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使动作平滑、准确,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这样我们不难理解,人体姿势的维持除了骨和骨连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骨骼肌经常处于不随意的紧张状态中,即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维持一定的紧张度来取得一定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人体在这个特殊的生存环境当中而造就的特殊的运动结构与运动轨迹,在我们人刚刚出生时,我们所有的运动构造与运动轨迹是天然的,是与我们成人后所具有的运动轨迹决然有区别的,这个天然就是本身具有的本我之运动轨迹,就是心意同动的运动轨迹,例如,小孩拿东西,都是很紧很有力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肌肉与筋腱都是在相对状态中达到最佳的运动模式,但是因为地球的引力作用,他本身的肌肉与筋腱为了抵抗这种作用,所以,他的运动的目的总是幼稚而无准确性。在为了抵抗地球引力而必须要学习的行走过程,为了更好的利用一些省力技巧,我们慢慢的在退化我们不必要的阴面肌肉的作用,在扩大阳面肌肉的力量,以期达到最有利于直立行走这种特殊的行走方式,而这些,也在潜移默化着我们的天然的思维方式,以及自我保护状态下所形成的各种艰涩直至自然的约束状态,可是就是这些所谓适应社会的多种能力却恰恰是阻碍我们人类许多的本我智慧与潜能最致命的武器,这不只是运动的,它包括了人生的各个领域,可以这么说,一切关于艺术,科学上的东西竟然都与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远了,可是我觉得说说这些非常有意义。这是科学的道学,佛学,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东西。这里说个简单的,以期您明白道佛与武学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僧人与道士都喜欢打坐的,都还要求要双盘,可是,这个双盘好像很难的,不好打,我们学武的可能一说佛,道都不屑,这个不说,您私自啊可以试试这个双盘,练了几年了,您是否可以这样自如快乐的坐起来呢?不说佛,道怎么的高深,这一个坐法应该与理论没有任何关系的生活常识吧?您可以先从这里了解了解佛,道。可见佛,道是注重身体修炼的,坐得下,说明他的筋腱似乎能够贴近本我之态了,当然,只是接近罢了,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