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说。
我越来越发现,我的这个用书写教武的方式真的有些蹩脚,很困难!
困难是我千丝万缕而结的所谓的精华,可能会因为各自的理解而生出了千变万化,这在面对面的授拳中是不会存在的,家师一个断喝,就会有所改正,所以,现在再重申:我的博客不可一目三行,要“细心阅读,仔细揣摩”,这个引号是叫你心知身知的意思,不是行至,切忌!
还有一难,就是我希望所有练内家拳种的武学爱好者在我的博客里都能有所斩获,这样,难于上青天!因为,我所学有限,哪能取义思形而为之?故,我只好用大众所需太极拳来做模坯,以其做到我的本意!
这里再表述一个拳学观点!
大多拳学修炼,都是功,术双修,所谓的功,就是内功,丹田力,整劲也!所谓的术,就是武术的技巧,打人的本领也!这种方式应该是最完善的武学练法。这样,你随时都能达到练用一体,可是这种练法有他的弊端,我就不说原因了,你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
我这里介绍的练法是只练功,而先放弃了术,这在过去这种练法有两个目的:一是筑基,二是看人。我这里只是筑基,我不看人,好坏他自为,与我无关!确切说,当你真的进入了门道之后,你会有所改观的!这个改观是您的人生态度而言!您千万别以为这种练法不是武学,相反,家师是赞同这种练法的,我也这样认为,所以,您就不必怀疑这种练法的可疑性!这样说,是写给有所得意的人看的,我只是提醒您,对您有用而已,我不想因为您的得意而错过了您的修为,如此而已!
这样,我再把图片放上来,我们开始看看武学之动桩!

这两张图片找的很难,找的很巧,我们这里谢谢了!
我不知现代先生是哪位,可见他想与先贤形神兼备!咱这里先不说,我们是看形说拳。
先说含胸拔背:含是含住,拔是拉起,含与拔皆是动词,在静桩中做状态解,就是拉起含住,在动桩中做动态解,就是往前往后的过程全都是拉起含住,这里你可以理解为肌肉的筋腱参与运动的结果,所以这样,这里只说真的东西,你可能不理解,这不妨碍,你再看我先前的东西,再从头站下来感知!然后再来看,你要是理解了,我的这一层任务也就结束了他的使命!这个含胸拔背就是我们的一张无形的网在我们的皮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全身全都拉扯了起来!就像是一个气球,没有空点处,有孔便是透气也,这好像太高深,那我们说局部,含胸拔背就是局部,头面,胸背的局部,这样也像是旧时的电影幕布,四角一定要拉起,不然,不是绷起的白布,显不了影子!这样,您再看这两位先生,他们的面与胸是不是含了?他们的背是不是拔了?这个拔与后颈,后头有很大关系,不拉不绷那是含?哪能有尾巴啊!这在其他拳种中有“变脸”一说我想在此可以找到答案!这就是含胸拔背解!这样,你所看到的下巴微收,顶头悬,就有了确切的定位点,其实,不是微收,是真收,这个真收必须是与胸腹有连才可为真!当有此一真,你就明白什么是微收了!原来,这个微收是真收之后的结果啊!从此,你知道大师实在是可恶!
这里说含胸拔背做引子,把以前的所学带过来,您要是带不过来,就是还没有一个相连相接整体劲的意识,这个动桩与您意义不大,因为您懂不起来也动不起来啊!不过看看也行,就是做做也没关系,只要在我述说的允许范围内!无可无不可,悟性高的,可以从此一入!悟性差的试试就有试试的妙处,这个试试“就是不可憋气,不可大力而为!以呼吸浮动不大为准!!!!!!!!!!!!!!!!!!!!!”切忌!(还没有到确切的动桩,这些诉说先在静桩里体会,不无妙处!做才是一切的开始)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