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过海拔3009米的草达坂垭口,眼前竟然又呈现出一片高山、草原的美景。令人惊奇的是,那草不是绿的,也不是黄的,是红的、五彩的!!高山之下,一望无边的花海,草原上还有无数的海子,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像是仙女洒落的镜片。
路边的路牌告诉我们,此处为“鸳鸯花海”景区,原来如此!
“鸳鸯花海”,亦称乱海子,距门源县浩门镇36公里,位于有黄金草原之称的皇城大草原内,是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祁连山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海鸳鸯”,是高山珍稀水禽的自然保护区,春夏季节,时有近百只藏鸳鸯,双双对对,随波上下嬉戏,被称为“爱情鸟的乐园”。《西宁府新志》中,以“花海鸳鸯”为名,记载于史册,列为门源古八景之一。《西宁府新志》中以“花海鸳鸯”为名,将这片乱海子载于史册,并列为西宁八景之一。“花海鸳鸯”,一个多么传神的名字。无怪乎故人留下了这样的词句:“海镜浪花翻,抹净尘沙。东风吹影绿参差,漾煞鸳鸯成对对。以此为家,冰水纪年华,行乐交加,浮尘随风既生涯。身处风波都不管,哪个如他?”
我们按计划没有深入景区,只在路边稍作停留,管窥一般。
图1
↑,图2↓:鸳鸯花海景区

图3↓鸳鸯花海 景区
继续前行,路旁是五色的草原,远处是起伏的群山、蓝天白云,令人如处仙境。
当地的宣传语说:“山之宗,水之源,人间仙境在祁连”,你会觉得过分吗?当然不,是恰如其分!
图4↓ 仙境

图5↓路旁的山坡上有很多尼玛堆和经幡
图6↓羊群在山坡上吃草,沐浴着阳光,多么安详的画面!
图7↓
图8↓ 
图9↓
过了俄博岭垭口(3685m),风景再度变化,眼睛已经快转换不过来了,这就叫目不暇接吧!!
图10↓ 告别了草原,前方将进入扁都口峡谷。祁连大草原,再见了!

图11↓ 渐入峡谷,天阴的更沉,云更低。凄风冷雨瞬间就代替了草原上的阳光、蓝天白云。
图12↓ 绿草越来越少
横断祁连山的扁都口峡谷,长28公里,最窄处仅宽10余米,却一直是汉、羌、匈奴、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出入甘青的要道,古人称之为“大斗拔谷”。西汉建元三年(前138),为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率百余人过扁都口出使西域,却在焉支山下被匈奴俘获,为奴十年才得逃脱;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沿张骞的路线奇出扁都口,大败浑邪王,河西终于纳入大汉版图。东晋隆安三年(399)高僧法显出扁都口后渡流沙,越葱岭,成为中国首位“西天取经”的高僧。十六国时期,北凉沮渠蒙逊和南凉拓跋氏的几次交战也通过扁都口进出。隋炀帝灭吐谷浑后,于大业五年(609)西巡,六月中旬过扁都口突遭暴风雪,“士卒冻死大半”,却使他成为中国西巡最远的皇帝,巩固了中央对西北的控制。唐朝这里置“赤水守捉”保护西域通道。此外,成吉思汗夺取西宁,李自成部将贺锦攻占青海,康雍乾平定准葛尔,以及现代很多战役都曾取道扁都口。
图13↓
峡谷最窄处,青山对出。

图14↓高山、溪流
图15↓ 云雾山中,仙境
石佛爷是峡谷中部刻于一块光洁石壁上的一幅师徒三尊佛像,下方有藏文意为:“赞普万寿及众生故,由比丘巴郭·叶西央刻绘”。比丘巴郭·叶西央是莲花生大师的高徒,公元9世纪他从卫藏本部到安多藏区传教,在此留下了这组佛像。2006年11月发现这一佛像和标记后,为保护这块珍贵的石壁,顺山势新修了下面的“石佛寺”,桥下便是那条水流湍急的小溪。石佛崖旁侧半山腰还有个黑风洞。
图16↓
石佛寺。在如此仙境出现一座庙,那么的顺理成章!

图17↓
拜了石佛,继续上路。路旁的牌子上,就写着:“山之宗,水之源,人间仙境在祁连”。
图18↓
凄风冷雨中,未觉荒凉。继续在峡谷中前行
图19↓
图20↓
出扁都口后山势变得相对缓和,我们也离开美丽的青海,进入甘肃民乐县境内。
大美青海,我一定会再来的!!后会有期!!
有时候,我们的想象真的不够用,你想象不到,拐了下面这道弯,又会出现怎样的、完全不同的美景!以至于我们都说,今天“吃撑了”,老天也太厚待我们了,一天内看见如此多美景,怎么消化得了啊!!
预告一下,下一篇,您将看到甘肃民乐美丽的秋天的原野!
图21↓
================================== 八千公里走西部
相关博文===========================
大路朝天
梯田 丹霞地貌
青海湖
日月山
海北(1)

海北(2)
祁连仙境(1)
大漠斜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