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2010-10-02 11:40:48)
标签:

路上的风景

云起

行者

西部

甘肃

风景

八千公里走西部

青海

自驾

丹霞

旅游

分类: 云起视觉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在天水拍了梯田,一时惊喜。殊不知继续一路向西,我们只能感慨于自己的少见多怪了。十几天里,如果从地质学角度,我们像是参观了一个硕大的地质博物馆!如果从摄影角度讲,经历的风景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期!

原来只想着西部的大漠、戈壁、黄土高坡,甚至西部的贫穷落后,走着走着就发现,我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不停的惊叹、不停的摁动快门。并且,这种情况一天比一天厉害,情绪呈单边上升状态!

 

经过了江南、平原,穿过秦岭和秦川平原,终于在甘肃兰州附近见到了类似黄土高坡的地貌。这和回程时看到的陕北、山西一带不尽相同,但都是黄土堆砌而成,不知是不是应该称为山。我们似懂非懂的讨论者、甚至辩论者,是山,还是应称为塬之类。有一点达成共识,就是该找些西北民歌听,居然发现没找到,显然准备不足嘛!只好自己唱了,哈哈。于是一边开着车,一边唱着,还得时不时按着快门。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不觉间,发现路边的地貌在发生着变化。山体不再像是黄土,而是红色的石头了。崖体上好像还有凿出的山洞类的建筑。只知道天水有个麦积山,不知是否这一带都有类似的佛教建筑呢?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即将钻山洞的时候,证实了我们的猜测:山体地貌的确是变了,这通过被切的山体立面很容易看出来。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再往前,基本都是这种暗红色的山体,裸露在昏暗的天空下,不见绿色。一个词涌上脑海:不毛之地。虽然在镜头里还称得上漂亮,但我们意识到这一带可能是比较贫穷的了。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地貌还在变化着,山体越来越红,不会是传说中的丹霞地貌吧?只听说张掖那里很出名,想必这一带也沾了边儿?天气阴沉沉的,但能想象,如果一抹夕阳照在上面,会呈现多么的绚丽图案!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又一块巨大的山体,这次确认是石窟类建筑,真的很像麦积山!不过是小而微者。

**博友 森林雨季 告知,下图应当是青海平安县的白马寺,多谢!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再往前,天居然晴了,我们刚才幻想着的景色出现了:山体变得红了,与蓝天白云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高速上不能停,放慢速度,咔嚓咔嚓!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还沉浸在那片红色的山里,又一下子进了平原:接近西宁了。我甚至都怀疑两省的划分是按地貌的。

大概前后十分钟的功夫,眼前就呈现了这样的郁郁葱葱。好像是魔法师瞬间揭去了魔布。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不一会儿,又发现了神奇之处:路边的杨树,叶子白花花的,仿佛蒙上了一层白霜,让人恍惚间觉得是雪后初晴的景色。莫非... ...?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再定睛一瞧,却原来是叶子的两面颜色的差异所致。可见,这里的杨树叶的颜色跟东部的有所不同,我们的方向刚好是看到叶子的背面,所以才有这样的效果啊!您看,可否说是“绿树银花”?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怎么样,您觉得这路上的风景如何?

别急,预告一下,过了西宁,才算原来计划中的风景区呢!哈哈,您先想象一下;-)

八千公里走西部:目不暇接路边景(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