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2017-01-05 20:45:37)
标签:

文化

社旗

木板年画

分类: 艺海芳华《文化纪事》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赊店木版年画,当年曾畅销鄂豫两省,风光无限。后随印刷技术发展,走向式微。如今,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发源于宛东的这民间艺术在河南省被定为市级非遗项目,在湖北省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它的发源地,其具体状况如何?20161231日,我与南阳师院的田晓老师和师院15级学生李文凯、张雨杉等一道,进赊店古城,入桥头镇丁庄村,做了较深入的考察。

  田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南阳师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工作之余,喜爱研究民间艺术,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尽力对民间艺人给于指导与帮助。近段时间,她抽出时间,多次下乡,指导文化周庄的传统女红制作同时,为研究赊店木版年画的传承,远到湖北,拜访赊店陈氏木版年画的传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义文。这天,她又进城入乡,深入陈氏木版年画的发源地,实地了解陈氏木版年画的源流和创作情况。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我们首先来到赊店古镇,拜访陈氏木版年画的传承人陈景知老师。陈老师六十来岁,自幼喜爱木板雕刻技术,跟着父亲不断习练。他家是木版年画雕刻世家。祖父陈福兴师从附近里村一个王姓师傅,学成后,手把手儿子陈国卿、陈国中学习。两人学成后,经常随父亲游走豫南鄂北,为画坊雕刻年画母版。这期间,他们接触一些木版年画高和木版年画精品,开阔了眼界,技艺更臻完美。陈国卿、陈国中不足二十岁,便能与豫南鄂北的名手一较高下。
  陈家制作的木版年画与朱仙镇年画相近,线条粗健有力,画面纯朴敦厚,套色彩印,色彩浓重,工序复杂。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属典型的原生态艺术。

  陈国卿生有三子:长子陈义文、次子陈天福、三子陈香武。三弟兄均喜爱木雕艺术陈义文定居湖北老河口,雕刻不辍,技艺炉火纯青,作品被广泛认可1987作品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上海世博会湖北活动周期间,他的年画精品世博会参展,受到国内外游客追捧2009年他所在的街巷被命名为 陈义文巷 20113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远方的家》栏目组,赴老河口对他进行了专访。20115月,以陈义文为代表的陈氏木版年画被宣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的原因,加之印刷技术的发展,木版年画走向萧条。陈义文的两个弟弟陈天福、陈香武没有继续学习木版年画。但他们没放弃木雕技术,两人都走上了与木版年画雕刻相近的古建雕刻和家具农具制作。他们对工作严谨认真,对技术精益求精,制作的木雕产品和生产生活用具深受人们欢迎。如今,陈天福年七十,仍没放下他的木工手艺陈香武不但自己喜爱木工木雕技术,而且培养他的两个儿子也走上了这条道路。现在,他的两个儿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办了个木雕公司,承揽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木雕项目,从另外一个角度使传统的陈氏雕版技术得到了发扬光大。
   陈景知的父亲陈国中雕技艺高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在赊店戏园门口独立做雕版和印金生意。解放后,由于时代原因,传统雕版年画印刷被视为封建迷信,雕版艺人受冲击。有一年,
陈国中还因雕版受到过处罚。

  陈景知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就对雕刻技术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学习之余,回到家里,他总喜欢刻刻画画,遇到疑惑,及时向父亲请教。文革期间,木版年画被视为四旧,人人躲之唯恐不及,但陈景知认为这门技艺对人有益,不是坏东西,劳动之余常常偷偷地学习。改革开放后,政策宽松了。他根据人们所需,制作像作业本、图案等小版木雕。作业本类木版雕刻,一横一竖都需要照墨照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刻歪刻斜,造成木版作废。正是这种一横一竖一点一滴的反复强化训练,陈景知练就了过硬的功夫,为他后来的版画雕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陈景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年画雕刻进行不断创新提高,从而使设计更合理,人物更逼真,个性更鲜明,使陈氏雕版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更加完美的境界。
  近几年,社旗县利用赊店古城留存下来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大县、旅游大县。县委、县政府得知陈氏木版年画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文化价值后,在瓷器街恢复了赊店年画店铺,把陈景知请来,搞陈氏木版年画的挖掘保护传承创作工作。陈景知非常用心,短短几年的时间,恢复刻制了多块传统雕版。可生产一团和气福禄寿三星图钟馗斩妖驱魔武财神赵公元帅关羽夜读春秋敬德秦琼六子迎福福百寿图百福图灶王爷灶王奶等多种年画产品,成为赊店商埠园区内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之一吸引海内外人士前来品鉴、购买、珍藏,为文化社旗建设创造了一道靓丽风景。同时,县里不断到南阳、郑州等地展出陈景知的年画作品,努力把陈氏赊店年画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家里,陈景知老师介绍了陈氏木版年画的历史,讲解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大家听了,收益多多。讲解完毕,陈老师让我们观看他自己创作的几十块年画母版。看着母版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圆润流畅的雕刻,缜密精巧的设计,再看看陈老师长满硬茧的双手,我们一个个既叹服又感动:刻就一个版,该费多少功夫多少心力啊!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接着,我们一同到了位于瓷器街的“赊店年画”店铺。看到一幅幅充满民俗意味的精美年画作品,大家惊喜不已,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进行拍照。在那里,田老师与陈老师亲切交流,提出南阳师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在赊店建立民间美术研究基地,在师院为陈老师提供教学研究条件、年画作品展示场所的合作意向,陈老师愉快地答应了。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下午,我们来到陈氏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桥头镇明章村丁庄,见到了陈天福老师。陈老师年轻时跟着父亲陈国卿学过木板年画制作。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年画不时兴了,他就开始学习木工雕刻技术,为家具雕刻图案,为建筑木料雕刻花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不仅用上了家传的技艺,还不断地向他人请教,向书本学习。几十年下来,他制作了许多纸质图案,如龙凤图案、八仙图案、梅兰竹菊图案。如今,一些图案已经残破了,田晓老师热情地提出要对这些图案原尺样重绘,以利保存,陈老师高兴地答应了。

   2016年岁尾,我们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个大考察,虽说累些,但很高兴。因为我们行走在民间,发掘少有人关注的文化亮点,为2016年划了个圆满的句号。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进城入乡,追寻赊店木版年画的辉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