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独木桥”材料作文解读例析

(2015-04-17 08:40:06)
标签:

育儿

材料作文

解读例析

过独木桥

突破惯性思维

分类: 皓月讲台[传承]

“过独木桥”材料作文解读例析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

 

【命题解读】

材料表明,在比赛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会面临如何看待和执行规则的问题。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递进关系的材料,分为两个部分,有两个有效信息:一个通过,一个被挤下桥,这是信息一,突出了“规则”;预赛时两个学生“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是信息二,即打破“规则”。这两个信息是审题立意的核心,是首先考虑的角度。按照常规思维方法审题,可以作以下解读:

尊重规则。比赛队员的“新情况”不能让观众享受比赛,甚至会让裁判无所适从。人们要看的是比赛,结果却看到了一场毫无硝烟的两全其美,同时,这又不符合以往的习惯。由此角度,可立意为“应该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遵守规则,才会有公平竞争,才不会出现有悖体育精神的现象。因此要理性竞争,不能破坏“游戏规则”。

勇于创新。面对固有的“规则”,比赛选手勇敢地改变“习惯”,并且达到了比赛的目的,双方都得以顺利过桥。从“传统项目”到“新情况”,从有规则到变通创新,喻示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遇见的情况以及应有的态度。据此,可立意为“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规则”。只有挑战规则,打破规则,才能解放思想,寻求更好的发展。

合作共赢。双方选手相遇,并未发生常见的山羊抵角般的对抗,而是采用了“互相抱住,转身换位”的和平甚至温暖的方式,凭借“友好”之举顺利过桥,获得双赢,感动了观众和裁判。社会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此类现象,有些事情确实像材料中的预赛,并不是双方必须拼个你死我活。所以,这种“新情况”正是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主题,是一种生存智慧,值得倡导。

秉持公正。对于“违规”的参赛选手,无论是观众、运动员或裁判员,都需要谨记“规则面前无例外”,不要因为任何主观因素而影响自己对事物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做到一视同仁,不能纵容违规者,决不允许任何特殊公民存在。

以上解读都能围绕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无可厚非。然而,依照常规思维单向立意,缺乏多维度辩证思考,一定不是最佳立意。我们切记:不管一则材料的立意角度有多少,有且只有一种立意是最切合题意的,即最佳立意,亦称“黄金立意”。对于本题,我们可以把两个信息捏合到一块——先要制定规则,遵守规则,让事物逐渐成熟起来,然后从内部打破规则,让它更好地发展,即“要遵守规则,又要敢于打破规则,在‘立’与‘破’中不断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

 

【考场佳作】突破惯性思维

 

席慕容曾说:“生活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过活的人。”在光怪陆离的人间,无人能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在适当之处突破惯性思维,方可乘千里之风而侃大气之辩,游刃有余。

当双方选手改变策略时,双方都能够顺利过桥。原因在于他们突破了惯性思维。可见,有所突破,才能进步。

敢于突破惯性思维,是著名画家勃朗宁成功的法宝。

有人评价他:“他出生,他画画,他死去。”在画价大涨之时,人们纷纷出手卖画,而勃朗宁却突破惯性思维,拒绝在此时卖画。他选择潜心创作,不理世事纷扰;当卖画风浪平息时,勃朗宁的画价却大涨。与此同时,他在画技上也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令人瞩目。正是因为勃朗宁敢于突破惯性思维,才取得巨大的成就。

“宜家”是第一个将家具打包装箱的公司。为方便运送顾客购买的家具,“宜家”想出将家具拆开装进箱子邮寄给顾客的办法,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今,“宜家”已成功进入33个国家,为全球家具注入活力。

同样,打破惯性思维也是马云打造阿里巴巴帝国的重要法则。

马云常要求员工学会“倒立”,他说“倒立”时看世界会产生与常人不同的新想法,马云治理公司的“倒立”法则正是敢于打破惯性思维的表现。创立“淘宝”,打造“天猫商城”,推出“淘宝储蓄”,马云已将打破惯性思维运用得炉火纯青,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打破惯性思维,也是余秋雨终成文学大家的可贵之处。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千年走一回,山高水也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不同于世间目不窥园的文人,余秋雨选择在行走中感受文化的力量。《行者无疆》正是他在文化旅途中思想的精华凝结。他突破惯性思维,走出了一片更加辽远的文化大境界。

三毛愿在撒哈拉大漠里穿一袭碎花长裙,打破世人于城市间安居才算幸福的惯性思维;李叔同尽管有“二十文章惊海内”,依旧遁入佛门,在人们错愕之余,做到了“手无寸印,权倾天下”;莫言打破惯性思维,不理会“莫言热”,依旧埋头写作,大家之风垂范于世。

突破惯性思维,做人生赢家。

 

【点评】

作者紧抓住材料中“习惯”“规则”“新做法”等关键词,立意为“突破惯性思维”构思成文,立意精确。开头选用席慕容的名言引领,接着用勃朗宁、宜家、马云、余秋雨、三毛等事例,材料丰富,论据充分,内容充实。选用素材时注意避熟就生,事例、名言大多都是人们比较生疏的,新颖别致。使用素材点面结合。勃朗宁、宜家、马云、余秋雨四例比较详尽,即为“点例”;三毛、李叔同、莫言三例形成铺排,是为“面例”。点面结合,论证更给力,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入文,显得文采斐然,既显示了作者较为厚实的文化功底,更增添了文章的品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