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5d9ca2d8t9f547c50eb9f&690
http://s6/middle/5d9ca2d8t9f547b71e985&690
大水法
大水法是圆明园中西洋楼景区的一部分。西洋楼景区的主体,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特。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大水法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
是由欧洲人传教士蒋友仁设计和监造的。乾隆十二年,乾隆皇帝想在圆明园中建筑一座西洋式宫殿,殿内外部都要装置自动喷水机,由另一位意大利人传教士郎世宁介绍友人蒋友仁参加设计工作。蒋友仁的专业是在中国传教,建筑工程不是他的专长,但他学的是数学,并保存许多有关喷水池建筑书籍。蒋友仁是利用数学上的知识和以书本上的图案文字为参考,设计了圆明园的喷水工程并取名为“大水法”。
当年,皇帝坐在大水法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一组喷泉,英国使臣马格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观赏过水法奇观。但可悲的是,在大水法建成不久,乾隆皇帝就下令关闭大水法的机械给水系统,而改为人工提水,理由是:机械这种雕虫小技,不足以依靠。1860年(咸丰十年),包括大水法在内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破坏。我们熟知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就源自同属西洋楼景区的海晏堂(大水法西侧)门前的喷泉,而并非来自大水法。
大水法,朝南,是以石龛式建筑为背景的一处喷泉群,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有"猎狗逐鹿"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蔚为壮观。
大水法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侧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也都一齐喷水。
圆明园——观水法、大水法和远瀛观
远瀛观
大水法北侧的高台西洋钟楼式大殿远瀛观,则是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添盖的。其门窗均镶安玻璃,共大小1206块。远瀛观的十数根高大石柱皆为优质汉白玉,尤其中券两侧的汉白玉巨柱,柱头柱身满刻下垂式葡萄花纹,刻工精良,枝叶活泼如生,实属艺术珍品。
观水法
大水法南边朝北建有专供皇帝观赏喷泉用的宝座和石雕屏风,名曰观水法。大水法与观水法皆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前后。观水法位于远瀛观中轴线南端,是清乾隆帝观看喷水景色之地。包括放置皇帝宝座的台基和宝座后的石雕屏风及两侧的巴洛克式石门等。门两侧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喷水的水池。池旁依势设置各种兽类,呈半圆形,表示兽战和林中逐鹿等游戏。
http://s4/middle/5d9ca2d8t9f547d2349e3&690
http://s6/middle/5d9ca2d8t9f547e5d1d15&690
上边图片是观水法:这里应该有龙椅,是乾隆帝在此观水的地方。在一个有着五面护墙板的遮光板后面,五块石屏风上有雕刻精美的的浮雕,这是1978年自北大运回原址安装的,屏风上画的东西甚为奇怪,表现各种武器似乎西洋的宝剑和枪,仔细看发现是欧洲全副铠甲。当时的乾隆皇帝将这些西洋武士的披挂摆放在自己身后,以表天朝大国的威严之时,有没有想到仅仅100年左右,西洋的武器和枪就真的将自己的大帝国打的一败涂地,而那些进入圆明园的西人看到存留在他们的“战利品”中,竟然有西方样式的建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http://s12/middle/5d9ca2d8t9f547f9cbac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