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何故引起转氨酶升高
(2011-12-13 09:49:09)
标签:
儿童何故转氨酶偏高一场虚惊留意复查 |
分类: 月妈咪的别样心情 |
12月2日周五,幼儿园集体体检日。(来园体检单位:南山区妇幼保健院)
12月5日周一,下午接儿子放学,老师告诉我,接到妇幼保健院医生来的电话,
本园检出2位儿童转氨酶高,我们小月童靴就是其中一位。
小月童靴转氨酶100 U/L,另一孩子240 U/L,正常范围参考值:0~40 U/L.
另一孩子老师告知父母时,其母亲说孩子一出生就知道这个情况,目前就读幼儿园中班,
现在会走路,到小学、中学就不能走路,要坐轮椅了。这孩子有先天性的什么病,
最多只有20年的寿命。
当老师把这孩子的情况和我们小月童靴体检转氨酶过高一事同时对我述说时,
我的心啊,都纠到一起去了,问老师转氨酶是什么东西?会影响什么?
老师也说不太清楚,只是把来电话的医生的话复述一遍而已,大概就说肝功能不好什么,
让家长带孩子去上一级医院复查。
心带恐慌的牵着儿子回家,赶紧问做医生的奶奶和外婆。
外婆曾经是传染科医生,治疗过肝病,外婆说转氨酶高代表肝脏受损,
肝功能下降,是否有肝病还需进一步检查。
但半月前给儿子抽血查过乙肝2对半,一切正常,并二项阳性,证明有抗体。
这么说来可以排除乙肝。
而甲肝,奶奶和外婆观儿子的表面体征,并无异常,既没有黄疸,面色和眼白都正常色,
食欲和精神状态都不错,手摸、按压肝脏无肥大和硬块,按压时也无疼痛,
并且甲肝会有一个明显的急性过程,而儿子并没有,故此奶奶和外婆都把甲肝排除了。
剩下的几种肝炎非常少见,又无输血,几乎没有感染源。
那么,为何小月童靴的转氨酶会超标呢?
不管如何,我们合计一晚,为了安心,还是再次抽血复查一次。
于是,12月6日(周二)一早,空腹,带儿子去抽血,验肝代谢组合、肝酶学组合,
除乙肝外,其他的都给验证一遍。
12月8日下午结果出,转氨酶分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2种;
谷丙转氨酶:66 U/L
谷草转氨酶:50
U/L
这样的结果很是奇怪,才4天的功夫,就从100 U/L降到66 U/L了,虽然比正常范围高,
但也没高出多少了。为了解开我们的疑虑,奶奶连夜打电话给市儿童医院的同事咨询,
奶奶的同事还是建议我们亲自带孩子去儿童医院的消化内科找专科医生看看。
于是第二天12月9日周五下午,我和奶奶、芭比带着儿子去儿童医院了,
为了孩子,为了安心,为了解开疑虑,几乎全家人都出动了。
见到医生,我们把所有的检查结果和我们的疑虑一一向医生说明,
医生说,几天的功夫,在没有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从100 U/L降到66 U/L,
而且临床上谷丙转氨酶低于80 U/L无需治疗和服用降酶药物,属于正常偏高范畴,
无需特别在意,但2周后应再次验血复查,掌握转氨酶情况即可。
随后医生也像奶奶那样对小月童靴进行腹部肝脏手摸、按压检查,无异样。
得到专业医生的判断,我们总算放心了。
芭比问医生,到底什么原因造成转氨酶升高的呢?
医生答复,原因太多,太复杂,转氨酶高了,证明肝脏有所损伤,
这段时间饮食多注意,别太油腻,过多摄入油腻的食物也会造成转氨酶高,但是一时的;
就像劳累后转氨酶同样升高一样,这类因素导致转氨酶过高,都是暂时的,
恢复后自然就降下来了。
想想我们小月童靴也是在4天的时间内,从100 U/L降到66 U/L ,难道小人劳累了?吃得太好了?
最后,问医生的问题是,第二次验血同时验出碱性磷酸酶394 U/L,参考值为35~150 U/L;
医生说,这个碱性磷酸酶升高的因素依然很复杂,可以上网了解一下;
一般成人高出这么多肯定是有问题的,但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最大的因素就是骨头在快速生长所致;
成人和生长期儿童的参考值是有差异的。
(男孩/女孩)1~12岁、碱性磷酸酶 参考值≤500 U/L,
(男孩)
(成人)
奶奶说小月童靴最近长高了好多,难怪碱性磷酸酶会高了,再说还没超出参考值呢,没问题的。
o(︶︿︶)o 唉……就为了医院打来的一个电话,折腾了我们一个星期,
这医院就是吓唬人,没病都被吓出病来了,好在奶奶和外婆都是医生,医院也有认识的人,
否则,不知道我儿子要抽多少血、做多少没必要的检查呢。
这几天我们几个大人就这个转氨酶的问题不停的讨论,上网查资料,打电话咨询,
由于心里紧张,也没避开儿子,就这么当着他的面忙乎着,
儿子都6岁了,很多事都懂了,晚上躺床上,问爸爸“我病得严重吗?要住院吗?会死吗?”
被儿子这么问,芭比吓了一跳,安抚儿子“不严重,怎么会死呢,你怕吗?”
儿子说,“怕,我死了你和妈妈会很伤心的。”
芭比说,“我们只是有点小问题没搞清楚,就算有问题,也能治好的,不怕不怕。”
儿子说,“那我会像中班的那个小朋友那样,上小学就不会走路了吗?”
芭比说,“肯定不会那样的,我们只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会好的。”
…………
这场风波不但吓坏我们,连孩子都吓到了,所幸的是这只是一场虚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