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的宝贝遥遥急诊变慢诊住院部的医生问题多多 |
分类: 体弱多病的童年 |
忙活了半个月,终于可以闲下来了。
这段时间,不仅身累,心更是疲惫。
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小月同学连续的病了两次,这第二次居然高烧至39.99度,这是他2009年发烧最高的一次,而且还是在月奶奶生日宴的当天,由于烧得太高了,我们都害怕了,饭也没心情吃半途就离席直奔市儿童医院了。
所幸的是,门诊的主任医生是位态度温和的小中年女医生,她那温文尔雅且耐心仔细的诊断语气,仿如为焦虑担忧的我们打了支镇定剂般,孩子还没开始用药治疗我们似乎已经没有那么紧张担心了。
医生只要耐心一点点,语气稍微缓和一点点,解释稍微详细一点点,患儿的家长们也就不会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那么医患关系也就不至于那么不和谐了,不是吗?
由于目前H1N1病毒依然严峻,门诊的医生和我们都希望住院治疗,于是小月同学住院了。
接下来,我要大发牢骚了..............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事。
1.住院第一天,一大早就办好了住院手续,我们和孩子在早晨8:30就进入病房,坐在病床上等待了住院部的主治医生来为我们看病。可是,左等等,医生不见来,右等等,医生依然不见踪影。一个多小时过去,月奶奶急了,多次去护士站问,护士们一会儿说医生马上来,一会儿说医生正在处理正在住院的其他患儿等等...月奶奶也是医生,对这样的回复非常生气,作为住院部的医生,对于门诊送来的新患者,应该第一时间优先处理,哪能让患者从一大早等到中午11点多才来呢?一般门诊可以治好的病谁愿意住院呢?
2.一旦住院,该的不该的检查,似乎都要做一遍。
住院的第三天,本来已经退烧一天的小月同学或许是吃多了吃杂了吧,晚上睡着后居然吐了两次,还拉肚子几次,叫医生来看看,于是乎接下来又是做B超,又是做X放射显影,又是灌肠,反正医院里该有的仪器几乎都给咱们上了,就算我们有少儿医保打底,也不该这么折腾孩子吧,不就拉肚子和吐了吗?真的要做那么多的仪器检查吗?医生是不是应该有个临床判断和诊断呢?感觉现在的医生完全凭借高科技的仪器来行医,一点临床的‘望闻听切’的技能都没有了。月外婆也是医生的,记得小时候去妈妈的诊疗室去找妈妈,看妈妈用听筒听听,再摸摸、问问、看看,差不多就知道是啥病了,感觉那个时候的医生才像医生。
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病可以通过科技仪器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的发现病情,可是那些仪器在检查的同时也在伤害我们的身体,不论是B超还是X放射线,生过孩子的妈妈们都知道怀孕10月正常情况下B超不可多过3次,X放射线(也就是类似胸透)怀孕的准妈妈是被严禁的,可见它的杀伤力有多强了。
可怜我那幼小的孩子病还没好,抵抗力正在低下时期,大半夜的又被如此这般折腾,第二天又烧起来了。
3.医生护士对自己的工作竟然如此不负责
孩子拉肚子了,吐了,B超之后医生怀疑是肠道叠,灌肠之后,还要再做一次B超,没辙只好做。做好后把结果交给医生,问医生孩子可不可以喝水吃点东西,孩子一直叫口渴肚子饿。医生说还不行,虽然B超结果很好没问题了但还要请外科医生来会诊,于是我们只好一边安抚孩子一边等着,好心的护士长给我们一包棉签,说孩子口渴的时候可以蘸水涂嘴唇解渴,可小月同学昨晚开始就没喝水了渴得不行,哭闹着说那不是水,我要喝水。我们这边一团糟,可所谓的外科医生会诊老也不见人来,于是月外婆去找人问,某护士说再等等,等着吧,可还是不来,又去问,月外婆说快中午了,再不会诊就要下班了,某医生解释说外科会诊是24小时的,快的话中午来,如果外科忙的话下午来或者晚上来也是有可能的。这话是人听着都会气晕过去,这边孩子口渴肚子饿的,居然说什么有可能等到下午晚上才来的话,别说一才4岁的孩子,就是大人也没法不吃不喝等一天吧,这说的是人话不?这回护士总算肯作为了,帮着打电话给外科医生,那边说没接到通知去会诊,说要不先开个单给他们吧。月外婆一听,不对啊,开什么单,让护士问那边是不是要开B超单,那边回答是的,月外婆又是那个气啊,怎么还要开B超单啊,我们刚刚做过B超了,B超检查的结果单都给医生了。哦~~这时护士才在自己的桌子上看到了要求外科医生来会诊的请求单子。原来医生开了会诊单护士没有及时送出去,而开会诊单的医生很长时间没见到外科大夫来会诊也没有跟进,哎~~市儿童医院哪,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怎行啊~~~
4.病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哪。
再碰上一个态度极差的医生,无名火很容易就点起来了。
做了各项检查的小月同学次日早晨又拉肚子了,我们不是医生,任何异常情况都会令我们很担忧,哪怕再小的事,在患儿父母这儿都是天大的事。我去叫医生来看看,本来想问问医生是不是要留孩子像水一样的大便去做个化验什么的,再给孩子吃点止泻的药什么的,可到医生办公室看着那医生半条不搭理人的样儿、说话那不情愿的劲就来气,我们这儿火急火燎,她那儿半搭不理人的,说话说半截的,这火儿‘腾腾的’直奔眉心。吵一架势在必行。
后来月奶奶请来了认识的外科主任,见到主任来了,嚣张冰冷的医生如川剧脸谱似的变化只在顷刻间,刚刚那极不耐烦的脸顿时如沐春风般笑脸相迎了。月奶奶感叹,自己虽然已退休但医疗战线上的同仁还是认识不少的,本来孙子住院本不想麻烦朋友的,可看到医院年轻一代的医生们实在是没话可说了。
5.医生开单如儿戏,令人哭笑不得。
已经住院第五天的傍晚,小月同学晚饭过后忽然喊肚子痛,于是又去喊值班的年轻男医生来看看。医生摸摸了小月同学的肚子,说疼的地方是烂尾处,可能是阑尾炎,需做B超,说着去他的办公室开B超单去了。我一听又蒙了,怎么又是B超,赶紧给月奶奶打电话让奶奶赶紧再来一趟医院。一会儿医生开好B超单来了,这时的月宝贝的肚子又不疼了,医生见状又说既然不疼了B超就等一下再做好了,交代我好好观察观察再说,走人了。病房里的其他两位患儿的妈妈和我相视一笑,说这医生开B超单和X放射单咋如此草率呢,如同儿戏一般。
月奶奶10分钟后赶来医院,我把大概的情况向奶奶一说,奶奶也摸摸孙子的肚子,再敲一敲,立马诊断为肚子胀气了,敲打的声音就像敲鼓一样,刚才的肚子疼十有八九是肠子串气的疼。如果医生怀疑是阑尾炎的话,在B超之前应该先验个血就可以排除了,没必要做B超的。于是建议医生验血,医生也认同,于是开单验血,验血我倒不排斥,毕竟只是在小手指上扎一个小口而已,对孩子没有危害。验血结果正常,之后小月同学肚子再痛也就不会不明原因的瞎担心了。月奶奶看孙子肚子涨得那么鼓鼓的,知道孩子肯定难受,而医生也不打算做任何处理的样子,于是月奶奶又建议医生开一支‘开塞露’通一通,让孩子拉一拉通一通气,医生居然也同意了。‘开塞露’一塞,不到2分钟小月宝贝就‘霹雳啪啦’一顿放气之后,他自己都会说“妈妈,这下舒服多了”。
(*^__^*) 嘻嘻……宝贝舒服了,妈妈和奶奶也就舒坦多了。
住院7天,小月同学终于康复出院了,拉肚子在医院饿了几天,一出院小家伙就不停的要吃东西,吃饭也比之前快多了,或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呐。
哎...这趟医院住的,还不如直接让外婆、奶奶给治病算了,发生这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气坏了从医几十年的月奶奶、月外公和月外婆,也把偶们累的够呛啊!!!!!!!!
月奶奶虽已退休几年了,但在深圳医疗系统的各种活动和会议当中也认识了一些儿童医院的医生,尤其是儿童医院的李主任,是孙子们看病首要找的医生了。
在小月同学生病看医生的种种经验来看,咱们深圳儿童医院主要医资力量在门诊。
以往人们的概念是中低烧或普通病情的孩子看普通门诊,高烧及家长认为比较严重的病情挂急诊。
可现在观念得改一改了。
急诊的医生少,一般只有3个医生,患儿多,多的时候一两百人等候,年轻的父母不管孩子是不是严重都挂急诊,巴不得孩子早点看上病,不在乎急诊的门诊费比普通门诊的贵那么几块钱。大家都这么想,导致急诊变成慢诊了。而且,看过急诊的家长会发现,坐急诊的医生一般很年轻,我早在小月同学出生以来头两次看病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看急诊,那时就发现医生很年轻,但孩子正生着病呐,也就没往细里想,后来认识的主任医生告诉我们,有病还是挂普通门诊,普通门诊都是经验老道的医生,而且几乎都是主任和副主任级别的医生了。
打那以后俺们都只挂普通门诊了,这次小月同学发烧半夜送医院看的也是普通门诊,那个说话清楚、态度温和的女医生就是普通门诊的医生。看诊的时候,我们家长都不需要问什么,她一边给孩子看病一边讲解,一下子就平复了家长焦虑的心情,要是住院部的年轻医生也能有这样的行医品德该多好啊!
还得补充一句,一般情况下,住院部的医生大多为年轻的医生或是实习医生,在经验丰富的主任医生的带领下丰富临床经验后才可独挡一面,这点我们都理解,可是问题在于他们的态度,态度问题始于万物之首,不是吗?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深圳的朋友们、以及深圳周边地区的要来深圳儿童医院看病的朋友们,不论您自己觉得孩子病得重不重,一般情况下您还是给孩子挂普通门诊吧,那儿都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坐诊哟。
愿新的一年,我们的孩子个个身体健康,少生病、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