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店——南车营古道寻古

上店——南车营古道寻古
燕山山人
随着大石河战役考察的逐步深入,考察的成果令人振奋。原来中国军队的防御体系和防御纵深超过人们想象,更非网上的文章所描写的那样单薄,不堪一击。但很多节点的时间和重要事件还没有弄清楚,特别是攻打上店的日军是从哪里来的,一直困惑着大家。从大石河河谷进来是不可能的,那时中国军队控制了河谷南北两侧的的山峰,居高临下,形成致命的交叉火力,从而封锁了由东向西的进山口。硬闯必须付出重大代价,估计不会走这里。既然大门进不来,会不会是“溜门缝”进来的呢,比如从东流水、羊耳峪。也不可能,因为国军除了沿大石河西岸高地布防之外,丘陵和平原也安排相应的部队,一个师沿着北车营、朝阳洞、黑龙关、南车营、南北大寨、平顶山、大石河沿线布防,十几公里的战线,人员密度大,不可能有日军能过去。那就是日军小股部队从原来的古道偷偷进来的,这种可能性较大。
北大梁的古道有许多条,从东向西纵穿大房山脉,大部分是山谷和山腰路,行军隐秘。
上店和上店北部凤凰山有中国守军,那么日军可以走以下古道,绕过重兵防守的大石河防线。
1.
2.
其他古道会穿过更多的村庄,容易暴露,日军不会选择,估计这两条线路可能性更大些,特别是第一条,行走在高中密林峡谷纵横的古道上,非常隐秘。
先看网上的《羊耳峪阻击战》
羊耳峪和迎风坡阻击战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仵德厚时任第30军30师88旅176团第三营营长,他奉命开赴北平外围房山以北羊耳峪东的4057高地,阻击日军南下。 1937年8月下旬,日军向4057高地发起进攻。双方激战十余日,日军每天都要向高地进攻四五次,但均未被攻下。尽管如此,仵德厚所率的三营官兵伤亡仍很严重,副营长赵志道(陕西户县涝店人,仵德厚的军校同学)负伤,七连长阵亡。仅一天之中,电话兵就伤亡3人。一天,日军再次集中炮火向仵德厚所在的阵地实施猛烈轰炸。设在石壁后面的营指挥所遭到炮火轰炸,营部8人中有5人当场被炸死,其中一名传令兵的头颅被炮弹炸起落到了营长仵德厚的怀里。仵德厚奋力从炮火中站起,浑身是血地向前沿阵地冲去。就在此时,日军的又一发炮弹落地,硝烟弥漫中,一名士兵的肠子挂在了仵德厚的帽子上……看见炮弹落在仵德厚附近,8连长大喊着:“营长!营长!”仵德厚再次从炮火中站起,大声向8连长喊道:“我活着,快去前沿,决不能让敌人冲进阵地!”仵德厚也冲到8连阵地的最前沿,抱起一挺机关枪就向冲上来的日军扫射。 在4057高地,经过与日军十多天的激战,仵德厚所率三营500多人伤亡大半,仅留下100多人撤出阵地,向南转进。几天之后,仵德厚奉命在通往周口店的大道上占领阵地,并构筑工事。农历8月15日,日军向仵德厚坚守的迎风坡阵地发起进攻。仵德厚说:“当时,日军的炮火非常厉害,一天要向阵地进攻七八次……”仵德厚率部队在此坚守了两天一夜,为友军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次日傍晚,仵德厚营所坚守的左翼阵地被日军攻破,而正面敌人的进攻依然非常顽强。坚守左翼阵地的朱正印排长向仵德厚报告:“敌人冲进了我们的战壕!”仵德厚非常严厉地冲他吼道:“你哩,兵在打哩,你跑到这来干什么?你这是临阵退缩,应该枪毙,你回去,你给我把阵地恢复不起来,我砍了你的脑袋!” 朱正印回去后,收复了阵地,不仅把进入我军战壕的敌人消灭了,还把后续敌人打退了,并缴获了日军的几百枝步枪。在迎风坡与日军激战数日后,仵德厚所率官兵伤亡过半,遂遵命向娘子关转移。
很生动,但地点不准确,当时大石河防线的“闸门”是31师防守,仵德厚驻扎在“顶门杠”的北大梁山下上店村。因为羊耳峪包括四个村子,分别为羊耳峪、东岭、上店、南台。阻敌南进最有利的地势是上店和凤凰山
其次,时间不对。文中用了2个时间,“8月下旬”和“几天之后的8月15日”。让人啼笑皆非,“8月下旬”就是8月21日以后了,怎么过了几天,又变成“8月15日”,莫非真的是时光可倒流了?
8点多两人在上店村口集合,顺着上店北沟一直向北,过了废弃的煤矿,偏西走古道(后来被煤窑改为泄洪道),很快就到了“龙门口”(就是锯齿峰中间的豁口)。顺次往上一直到北大梁垭口,都淹没在巨石匆忙之中。几十人或者上百人的队伍穿行其中,不会被凤凰山顶的守军发现。
到了垭口,这里是十字道,东到凤凰山,西至鬼关岭,北下大槽沟,顺沟而出就是南车营。上店北沟山人走过,锯齿峰山人也独行攀爬过,但大槽沟还是第一次走。
因为是古道,过去南车营的人经常赶着牲口走这里到上店,没见“蹄窝”,但碎石铺地,古道宽阔。下沟后是一座煤矿,山人还钻进巷道看了看,走进去50多米没到头,急忙回撤。从煤矿的废石堆下来,迎接我们的是“红果沟”,一沟都是红果树,遗憾的是玛瑙遍地,枝头光秃。
再往下走,看到山泉从巨石上飞泻,下面是清澈的水潭,顺沟下行,溪流变成冰瀑,洁净澄澈。
再往下就到了南车营村。山村的古朴自然残留不多,与时俱进,农家院、饭店、商店紧排路旁。
到了石花洞停车场,老鼠哥联系好友刘艳峻,让他带我俩去“死营沟”。
死营沟是南车营村北的一条山谷,顶端是绝壁,两侧是陡峭的山岭,一看就是死地绝境。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一个营,被日军追赶到这里,慌不择路,钻进死营沟,最后全部战死。
这里的疑问不少,日军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军队为何不走大槽沟,然后奔连泉寺,那里有中国守军。
以前的古道被洪水冲毁
古道真容
锯齿崖,以前山人独行,登顶后,写作为断墙岭
这种道路,能行骡马驮队
有人称这里为龙门口,西沟也有这样的卡口,就是八路军一个排壮烈牺牲的地方
这块巨石正好休息
从这下来需要胆量,山人没下来过
拍照
这道一直通到山垭口
过去煤窑工人临时居住地
快到顶了
从这个垭口过来的
南车营和荞麦山,也有战斗
古道荒废少人行
巨石突兀
半山民居
进沟,顺沟而出
煤窑
窑洞,山人进去50米,没带头灯,拿着手机照亮,就出来了。
方印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