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寨上战旗红

北大寨上战旗红
燕山山人
平顶山的寻古探幽祭拜英灵活动让大家初步了解了大石河及大石河西岸群峰的位置,看到雾岚山、欧岭、平顶山、横岭、北大寨呈一字长蛇阵屹立在大师河畔,居高临下,俯瞰着广袤的大石河冲击平原,通过对比也弄清了平顶山确切的位置,不仅如此,大家还到横岭上考察了颓圮的“房山高线”遗址,见证了日寇不仅军事侵略而且野蛮的经济侵略。登上三脊洼尖,向西看到大房山脉的鬼子石刻、凤凰山、连泉顶等著名的山峰,而转向北面就看到了和雾岚山(南大寨)对峙的北大寨,两峰隔河耸立,一水中流。险峻的形势,兵燹不断,同时也锤炼了不屈的儿女。
接着组织的攀爬鬼子石刻的活动,让大家从不同角度观望南北大寨、大石河等战略要地,热衷于红色文化研究的驴友提出大石河防御战的构想,日军是从两面包抄,正面是大石河沿线,即南北一条线战场,侧面是弧形战场,日军分兵从长辛店、云冈、晓幼营、上万进山谷突袭北车营(因为北车营战事家喻户晓)然后由北向南进入大石河河谷,从南车营向凤凰山中国军队进攻,当然这是由部分史料证明的,但到底是从长辛店过来的,还是从门头沟鲁家滩向南突破隘口攻占北车营的,还需要考证。但这也是大石河战役的重大突破,因为县志记载和网上查阅的文章在这方面粗略的叙述让大家很不解渴。站在鬼子石刻可以东南眺望雾岚山,东瞭望横岭,东北观望北大寨,南俯瞰上店(这里也有激烈的战斗),北下视南车营、半壁店。有朋友说,鬼子石刻下半壁店有古道,推想当年日军就是由北向南进攻凤凰山(但是,鬼子石刻北梁有古道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山人从鬼子石刻独行探路两次,分别下到正北下面的半壁店观光亭和东北方向的一条沟谷中,从那里出去可以到王禅洞和万佛堂,和旅长一起又下去两次,然后向西到南车营东南的一条沟,之后扒着西侧山梁回到北大梁正脊,四次扇面搜索,也没见到古道)。山人想,一定是沿着自己从南车营东南的一道山梁向上进攻,占领凤凰山或者是偏西一点,还有一道山梁可以向南直达凤凰山,这要慢慢通过实际考证。
关于日军如何包抄又分为三种,一,从门头沟进来的,二,从晓幼营、上万进来的,三,从大石河谷口,就是北大寨向西进来的。于是祥云继续组织第三次寻访活动,探访北大寨。
祥云让山人做领队。北大寨山人去过四次,大路小路都清楚,只是最难走的一条小路,山人未能走通。今年夏季山人从西北垭口就是现在的分水岭石头那里,右上攀岩到了人头石下,仰观上面过于陡峭,崖壁光滑,石棱少,自己没带绳索,就顺原路下来了。这次活动祥云强调以祭拜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所以山人就带大家走走成熟的道路就很好。
祥云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提前驾车去北大寨考察停车点,偶遇北大寨(网名)。北大寨是新开口村民,山道都是他带人修的,这样就更有把握了,最主要的是他可以引导车辆穿村进入景区进山口的一处平地泊车。
2021年12月11日,国家公祭日前夕,房山登山健身群100多位山友在祥云带领下齐聚北大寨山脚。山友大部分是房山燕山的,还有大兴、海淀的,看到祥云的活动非常有意义,纷纷挤出时间报名,很远的驾车前往。
北大寨位于大石河北岸,它和南大寨一样,是据守大石河河口的武士。从这里大石河突然由西东走向转为北南走向,浩浩汤汤,一路南奔。而北大寨以西,则是蜿蜒的大石河河谷,北大寨紧邻河谷,地势险要,在今辛开口村。有资料说,辛开口原名新开口,是人工改变大石河出口而得名,所以河北侧新开口,南侧口头而冠名。这种说法不知出处,如果实地勘察,恐怕不会得出此论。因为大石河远古水势浩大,携高山之威,带奔腾呼啸之势由西向东大河奔流,如今河口两侧的崖壁都是多年冲击而致,令人叹止,谁能用人力改变河口?其实《水经注》曾经把大石河称为圣水,河口北侧叫玉石山,那么辛开口应为玉石口。也就是说我们不该杜撰,应该多去实地考察。
北大寨海拔500米,周围绝壁耸立,上山顶只有南面两条和东北一条这三条道路,南面两条可以说是一条,出发时一条,向上十几米后分岔,一条左侧直拔,一条右侧迂回,最后山顶汇合。
规定集合时间8点半,8点10分,就来了不少车。山人和大老鼠一车,两人都是领队。这一天共有三个户外群前来,有闹哥的“快乐你我他”几十号人马,打着大红旗,一路浩荡开进,还有一个群30多人,身着漂亮的登山服迤逦前行。我们规模浩大,共有百余人,自驾几十辆车。
有相当一部分驴友不熟悉,再加上其他两个群路线一致,因此有些小混乱,不像以往团队聚在一起,介绍组织者和领队,然后领队简介活动过程和网红打卡点以及行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山人认识人不多,本来应该和冬至领队走在最前面,但人簇拥着,也不知道哪里是祥云群的哪里是闹哥群的。后来祥云看到大队已经开始登山,于是说,可以出发了。山人这才裹挟在大队之中由卧虎石那条上山道爬升。
这条路是走得最多的,其实山人觉得从水泉沟出发更好,那里人少景美,不仅能看到战备洞而且这道大梁最靠近大石河,可以欣赏大石河大拐弯旖旎风光和大石河河口绝壁峥嵘峭拔险怪的壮美奇景。不仅如此还能看到横岭大绝壁以及卸煤槽,从而得知这里不适于建设高线,进而否定大石河河谷高线通过的设想。更加确认这里构筑防御工事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封住进山口,就能确保一沟百姓的安全,数百村庄就会免于战火。从水泉沟还能左行到二寨山南面的山头(姑且叫三寨山),下面就是幽暗的大石河河谷。从这里向北沿着山脊野路(大部队也能走,而且百十人走过后,这里的道路就分明了)上到二寨山红旗处。
沿着经过修整的砂石小路(山人喜欢,可别修成水泥台阶路)前行,上百人的队伍各色衣着也给单调的冬季的大山带来活力与激情。山人不忘职责,很快超越祥云(他居中,后队是青花夏雨),带领大队前往战备洞,否则就会错过。战备洞在主路右侧几十米的山腰低洼处,很不起眼,很容易错过。这也是七十年代的产物,但众多山友兴趣浓烈,跑到洞口拍照,钻进里面留影。
原路返回,从大道向上经过“炕石”,就是几平方米的一块青色巨石,倾斜的歪在那里,不留意的人还以为写的是坑石呢。继续向上攀爬,小路蜿蜒,逐渐抬升,但不难走,冬季木叶凋零,能见度好,也无枝杈牵绊,脚下是软软的衰草,像海绵垫子一样,舒适惬意。过了三义桃园,向上几十米就到了岔路,可以直拔,也可以右行山腰路,原来叫杏花林,穿过林子就到了大寨山垭口,垭口是个十字道,向北直攀大寨山,向右环越大寨山,向左也是环越路线,转身向南攀爬五六十米就是二寨山山顶。路上,祥云指示前队,先登顶北大寨,然后到二寨山搞祭拜仪式,三,环越北大寨到山下湖畔吃午饭。
山人就带前队攀爬北大寨山顶,我们走的是向右的之字路,这条路爬升小但距离长,还能从崖头看见我们下山要走的一道大梁。我带领大队人登上了北大寨,然后向西北下去十几米到了瘦瘦的鞍部再往前走就到了古井。别人在古井晃石拍照,山人顺小路上去,寻找下到人头石像的下崖点。今年夏季山人独行从西北垭口向东南攀爬岩石到了人头像下面,看到石壁光滑少石棱,下面也无崖壁缝隙长出的小树,就顺原路下去了。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是攀岩上来的。山人专选下面几米有碗口粗小树的地方下,即使滑坠也有小树依托,这样非常安全,不过速干裤子臀部剐了一个大三角口子。山人没有滑坠,不知什么时候剐破的,可能注意力高度集中没注意。当时就想,下次叫上旅长,带着绳索,开辟北大寨西北登山路线。有几个朋友不明真相也跟过来,山人让他们在这里赏景,告诉他们前面是断崖,无路,这里就是观景台,向西观望连泉顶、猫耳山、河北镇的荞麦山、将军坨,俯瞰大石河河谷和磁家务矿区搬迁楼群。
顺原路下撤,遇到祥云。祥云让山人和冬至带队伍下山到二寨山,等大队集合后和北大寨等十几位村民一起搞祭拜仪式。山人、大老鼠、冬至很快带领前队从陡直的小路下去,这样速度快,到了二寨山和北大寨、顾梦红以及村民在山顶等候祥云。这一等好像有50分钟,因为人员多,体质差异,装备也不全,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牛仔裤、大皮靴就来了,也没有登山杖,甚至没带登山手套,下山自然慢了些。多亏了队中的几位领队照顾,下山点也不一样,把三条路线都占全了,估计是只顾赏景,忘了看前面领队走哪里下去的。特别是从仙人下棋的那条路下来,下到盘道上,还要向二寨山方向走山腰横切路才到大寨山垭口。
先到二寨山的前队,饱览景色,在红旗下拍照,看到远处的雾岚山、平顶山、近处的横岭、三脊洼尖,目送大石河水怒吼着挣脱两山束缚,夺路而逃,然后勒马向南狂奔,不禁赞叹。脚下是东西走向浅浅的战壕,北大寨介绍说,这就是中国军队抗战时挖的,守军一个连全部牺牲,他还捡到过一个中正式步枪的蛋壳。北大寨大哥为了今天的祭拜,还特意创作一首诗,让山友朗诵。
大家聚集在二寨山窄窄的山头上,十几个人就显得局促了,何况百十号人,主持人发言的朗诵的站在上面,山人只好站在下面灌木荒草丛里。由此可见这里不是平顶山,平顶山可以容纳几百个人,那里真是大平顶。许多人和山人一样都站在山顶下面草柯里,我们举行庄严的祭拜仪式。山坡上红旗猎猎,山下圣水滔滔,圣水呜咽哭壮士,红旗飘扬召忠魂。
北大寨祭拜仪式
大老鼠主持:
鲜花献英烈,浴血捐躯赴国难。
佳酿敬忠魂,赴汤蹈火保家园。
平顶山祭拜的场面记忆深刻,国际歌雄浑的声音又震荡鬼子石刻。
今天,我们房山登山户外的驴友再聚北大寨,向84年前扼守大石河的战士致敬。
1.升国旗,唱国歌,全体人员向国旗行瞩目礼.
2.由顾大哥介绍战场简况
3.大家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4.由青花、农庄主朗诵顾大哥的诗
战壕前的誓言
山头上的枯草迎来远方的访客
半月形的堑壕记录着不屈的军魂
硝烟早已散尽,但屈辱的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八十四年过去,当年的悲壮我们一直铭刻在心!
今天,我们来了,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虽然,没有介意你们的部队番号
只知道有个共同的称呼“中国军人”
虽然,你们甚至没有留下姓名
但引以为自豪的是,我们流淌着一个共同的基因!
英雄的山头啊,巍峨不老
先辈的英灵,时刻激励着亿万国人
当高亢的“太行军歌”在山谷里再次唱响的时刻
云中的先辈们,请你们一万个放心
后世子孙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
历史正如您所愿——
山河沧桑变,祖国正青春!
我们没有带来鲜花,美酒
你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今天的强国强军
当祖国发出召唤的那一天
和你们一样义无反顾的
一定是我们,我们!!我们!!
2021年12月11日
于辛开口村大寨山上
祭拜仪式庄严肃穆,天气也倾情配合,阴霾笼罩,山河无色,逝水滔滔,悼念八十多年前殒命沙场的将士,大寨巍巍,礼拜半个多世纪为国捐躯的英灵。
迟到的祭拜
不是心中不牵挂
优秀儿郎葬荒原
不是心中不心酸
殒命沙场无人念
不是心中不愤然
民族脊梁遭人贬
不是心中不艳羡
英勇捐躯保家园
不是心中不呐喊
先烈忠魂代代传
相信今后肯定会有人继续祭拜先烈,甚至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亭立碑,纪念这些忠勇的中国军人,他们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军人。
祭拜仪式影响很大,红旗飘扬,歌声响彻山谷,以此告慰烈士忠魂,我们来了,我们来了,我们来了,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继承先烈遗志,高扬民族大旗,谁敢侵略我们,就叫他灭亡。这呼声震耳欲聋,这呐喊震天动地,山岳战栗,河水震颤。
仪式结束后,由山人带领大家环越大寨山。山人、冬至、大老鼠带领前队下到大寨山垭口,向左侧小路钻行,顺时针绕行,类似藏民的拜神山,其实大寨山就是我们的神山,大石河就是我们的圣水。
我们沿着北大寨下面的绝壁穿过滴水岩,爬过一堵墙,踏上箱子石,越过分水岭,穿过桃花源来到一处垭口,结果山人到一处孤峰观望外面山势,想着日军是如何包抄凤凰山的,没有认真看路况,就带着大家左下了。刚开始路还行,越走越艰难,走出百米后,前面没路了,山人才打开六只脚,发现大路在头上50米处。于是冬至急忙上行探路,很快找到正路,大家也随之上拔,体验一把探路的艰辛和乐趣。这是山人少有的失误,这条路山人走过多次,带领大队一点错误不能有。山人和旅长一起走,经常看见小路口就钻进去,一探究竟。有时是挖麻梨疙瘩或者是刨崖柏的走的断头路,山人也很少退回,而是看山势半路生钻硬切爬崖拽树荡过去,过一把探路瘾。有了这个小插曲,增添了户外乐趣,一扫刚才的沉重和压抑。大家都觉得今天的活动非常好。祥云也借火燃柴宣布,下次我们将去南大寨,进行大石河战役的第四次户外考察,寻古探幽活动。
我们陆续下山,还能远远望见山上的红旗,红色在灰蒙蒙的冬季大山尤其鲜艳,那是生命绽放的颜色,壮美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