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2019-05-21 10:13:19)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燕山山人

旅长上周六带队去易县攀爬白脸山,结果误用了网上一个人发的轨迹,在寺沟的东北攀登了一座山,轨迹标志是奇峰山-白脸山,其实白脸山在寺沟的西北。回来后重新定位,决定本周330日,继续探路白脸山。

说探路是因为从白脸山下大鱼沟查不到轨迹和路书,路线也是山人和旅长手绘的。大部分路段有现成轨迹,预计不难。山人在地图上看到,从垭口向下有300米,顺着大约60度的山谷而下,这是个难点,因此也做好了准备,带着登山绳。也曾上网查阅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计划娄亭里面大鱼沟停一辆车,其余车辆停在出发点柴厂村。

易县城西北40里横亘一座大山,名曰奇峰岭,雅号永宁山,俗称白脸儿山,曾用名峨眉山、峨麽山、望龙山、百花山。从官座岭到千佛山绵延数十公里,起伏逶迤。犹如一匹骏马自西北深山奔向东南一望无际的原野。

清人孙鼎烈在《永宁山扈从纪程》中说:“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间平坦开拓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龙蟠凤翥,源远流长,左右回环,前后拱卫,实如金城玉笋”。

寿鵬飞《易縣誌稿》中记载:“峨眉寺沟底之东北支有百佛洞,或称百佛山、八佛窪,山腰凿石虎。寺中旧有佛像七十二,皆瓷製,內有大慈()佛八尊,小慈()佛七十二尊,又依山建閣,內有三彩慈()观音一尊,后为邦人盜去售诸国外,今在英伦者有三,彼邦人以為唐三彩慈()雲”。

    此行走的是白脸山前的山腰路,一直没能发现“睒子洞”,就是国宝档案里提到的藏有辽代易县的三彩佛像的神秘洞穴,当然佛像已被盗运,至今存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博物馆中。

而易县最为著名的还是易水送别、清西陵和狼牙山五壮士。易水河,属于三水之一。三水分为易水,漕河(古称徐水),拒马河(古称涞水)。易水源头位于易县西部山区,河溪纵横,白杨绿地。可戏水、摸鱼、篝火、烧烤、休闲、纳凉极理想。它发源于涞源县,流经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易水分为北易水、中易水和南易水。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入虎穴兮探蛟宫,仰天呼兮成白虹!”伴着高渐离悲怆铮鸣的击筑声,荆轲引吭歌毕,心潮起伏。满脸泪痕的燕太子丹敬上酒来,他一饮而尽,掷杯于地。然后对大家抱一抱拳,转身跃上骏马,同秦舞阳绝尘而去。 “一路保重!”,送行的众人扑扑拜倒,白色的衣冠如同一片霜雪降从天而降。待抬起头来,泪眼蒙蒙中,荆轲他们已经消失在远处,只有一溜烟尘在易水岸边慢慢扩散..... 这是两千二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真实一幕。肩负着一个国家的希寄和重托,荆轲踏上了征途遥遥的不归路。而他留下的千古绝唱却常驻人心,感染过多少后来人!今天,亲身站到这历尽沧桑的古易水畔,更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冲动和感慨。此时正值秋末,易水河内枯草连天,碎石遍布,只有一缕细流蜿蜒而下。朔河西望,群山似阵,落日如血,好像战国时代的杀气仍未散尽。眺望对岸,耸立在高坡上的荆轲塔顶着沉沉暮色和千古风霜,仿佛一座苍老孤独的高碑,向人们证实着这里的慷慨和悲壮。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各庄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1961年,清西陵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11月,清西陵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名录》,20011月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末代皇帝溥仪墓也在这里。

狼牙山五壮士家喻户晓,就不再赘叙。易县涞源是杨成武将军的部队在抗击日寇,房山涞水等平西地区是萧克将军的队伍,平北地区是段苏权将军的队伍,冀中地区是吕正操将军的队伍,根据地军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了“狼牙山五壮士”“老帽山六烈士”“鸡蛋坨五勇士”“四十里长磋三十七勇士”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可见狼牙山五壮士不是个案。

还有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是易水湖,就是安各庄水库。易水湖位于易县城西南25公里处,距北京150公里,距雄安新区80公里,上连“拒马奔涛”,下启“易水寒流”,南望“郎山竞秀”,北界“云蒙叠翠”。水域面积约27平方公里,容量为3.9亿立方米,最深处达48.5米,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易水湖,山势雄奇险峻,空气洁净无尘,林木繁盛茂密。

易县的云蒙山也是除了狼牙五坨之外一个户外登山爱好者钟情的胜地,这些地点山人都随旅长去过,但是白脸山还是首次。考虑到穿越距离远,因此设计了较为短的路线,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大鱼沟——娄亭。我们自驾三车,走G5然后转张石高速,易县下高速,穿过易县县城,往西北梁各庄方向过望龙湖就到了大鱼沟。我们把车开进大鱼沟在一处稍微宽敞的地方留下一辆车,然后挤两辆车开到柴厂村。

出了娄亭村右下转西北方向沿着潺潺的小河就到了柴厂村,这里的溪流也汇入望龙湖水库。这在北方不多见,下山时我们走的是峨眉寺沟,那沟里也有水。

在大鱼沟(地图上标明,山人以为应该是大峪沟)停车时,正北方向就是白脸山,远远望去,山势陡峭,悬崖峭壁,绝难攀爬,阳面类似十渡地区的险峻大山,壁立千仞,直上直下。白脸山阳面有四条主沟,由西向东分别为柴厂沟、峨眉寺沟、大鱼沟和寺沟。一般的穿越路线为寺沟——奇峰山——白脸山——峨眉寺岭——柴厂,有完整的轨迹和路书。但是却查不到由白脸山下峨眉寺沟和大鱼沟的轨迹和路书。山人和旅长只是根据山形特点手绘出设计路线。

我们三辆车,共十二人,队员有大老鼠、燕山山人、阳光明媚、东方不败,老王、燕山木头、旅长、武岳秀,未曾离开、花落闲潭、依然宁静、茄子。司机大老鼠、老王、未曾离开。总里程18公里,累计爬升800米,用时8小时。但我们没有按照规划轨迹下大鱼沟,而是从白脸山垭口铁架子下的一条盘道绕过去,没有发现向下的小路口,转了一个大圈,又绕回白脸山铁塔爬升的垭口,从那里直下峨眉寺沟出来的,整整差了一条主沟。下去后才发现要向东横切翻越四道小山梁才到大鱼沟,沟里套沟,梁中藏梁。地图作业合适机会有很大差别。

从柴厂小水库(也称官座水库,很好听的名字,源于后面的大山,大山叫官座山,山人未见登山路线)右侧进山,然后左转爬坡,坡度不大,之字形小路,很多地方是石级,说明曾经是古乡道,到了山梁,豁然开朗,能望见西侧的盘山路,北面的傲子坨,南面的望龙湖水库,东面的峨眉寺岭。我们要沿着山脊往东行。山脊路很明显,行走速度也很快。到了一处岔路口,右侧是一直沿着山脊,左侧是稍降一些的山腰路。山人在前面,估计两条路都能走,沿着山脊起伏爬升大,山腰路绕行但平缓。查看轨迹,也是走的山腰路,于是沿着左侧山腰路而行。山腰路不久潜入林莽,林中小路很舒服,在林中蜿蜒腾舞,但起伏很小。转过几个山弯,山人看见路旁的小水洼,这些可能就是柴厂小水路的水源地。林子茂盛自然涵养水源,低洼凹陷或者山崖下就会有泉水涌出。而山的阳面由于陡峭而少林木,多绝壁巉岩,偶尔有些松柏衬托着崖壁。

继续前行,转弯,小爬升,又遇到岔路。两个路口都有布条。一直直上,一个横切。山人在此等候旅长决断,大家都愿意直上,旅长自己横切。最后两条路在峨眉寺岭阴面之下七八十米处汇合。

这天山梁上风很大,有六七级。我们沿着山梁向东,很快到了高压线塔。可以沿着山梁直行,但风大又冷又不安全。大老鼠和茄子走了阳面横切路,那里避风,我们就都下降到下面线塔旁的横切路。山人看到线塔西侧有下降的小路口,就和老王、燕山木头前去探路。后来被旅长叫回,因为这里下去不是大鱼沟。于是队伍继续沿着山腰路横切,将近中午,大家找了一个避风的拐角处吃午饭。山人请示旅长,自己不饿,继续沿着盘道寻找下大鱼沟的下山点。

山人沿着阳面盘道继续横切,这里树木稀少,桃树也很寥寥,不像房山狄草,这个季节漫山遍野桃花盛开,下雪一般。山人找路心切,无心赏景。转过几个山弯,看到一个小垭口,上去后,向北下沟(知道方位不对,南辕北辙),看到繁茂的森林和村庄,这里的路非常成熟,山人想继续往前走打探一下白脸山下大鱼沟的路口。非常幸运,在下坡的路上看到上坡的羊倌,告诉我路走错了,这里是去山后小村的,大鱼沟在山前。并说这一带下山的路口只有两个,一个是第一个高压线塔西侧下沟,另一个是白脸山垭口高压线塔下面。其余的地方下不去,都是大断崖。

他去山前圈养,于是我又和他回到小垭口,下去后,走盘道,他往西我往东。我用手台汇报给旅长,很快我就到了白脸山,也没发现藏佛像的山洞,是整齐如削的大峭壁,岩石白花花的,故得名。山人觉得辽代三彩塑像的盗运和敦煌莫高窟一样,不仅毁在那些侵略者手里,也毁在那些利益熏心的汉奸手里,如余秋雨散文的王道士。国宝流失,民族之痛。

这样很快就到了白脸山通往高压线塔的垭口,向左上翻越五十多米,就看见前方不足百米的线塔,线塔下面有左右两条成熟的山腰路,左侧通往寺沟,右侧的转山不知能否找到下山口。卫星图上应该在线塔的小垭口下面就是通往大鱼沟的下山点,但山人仔细观察,只有十几米的一小段横切路,没有向下的路口。山人于是走左横切路向前转转,眼睛盯着线塔下面幽深的山谷。迎面走了一只户外队,是定州的。领队告诉山人,走前面的右侧山腰路就能找到下山口,前往大鱼沟。山人在这里等候后面的队友,并趁机吃午饭。

大家一起向右转山,一面仔细观察向左的下山口。一直转回白脸山向上的垭口,也是一无所获。大家有些失望,莫不成我们还要原路回到柴厂?这时,花落闲潭发现我们脚下十几米似乎是一条下山的小路。山人急忙去查看,然后向下沿沟下降200米,没遇到断崖,小路越来越清晰,于是呼叫队友从此下山。

下降的小路非常好走,没钻缝,没爬崖,很轻松地就到了峨眉寺沟山民修的土道上,完成了探路任务。虽然如愿以偿,但也喜出望外。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白脸山前的合影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水库边的合影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官座水库,很好的名字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风景不错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停车场停车,然后向东北步行,右侧是水沟,上游是官座水库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溪流潺潺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水库不大,旁边却有个发电站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新朋友,网名吓人,东方不败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山人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搞笑的旅长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从水库右侧小路进山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顺着山路到了山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欣赏周围山色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草坪嘚瑟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感谢摄影师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旅长成飞驴了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阳光明媚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茄子今天状态不错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沿着山脊小路前行,转弯后要爬升,绕过前方的断崖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这个断崖有路么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又回到山脊路,可以沿着山脊走,因为风大,我们下降,选择阳面山腰路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从小垭口下来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山腰路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设计路线是从高压线塔沿沟直下,但山人看很陡,旁边有横切路,横切路北侧是通往寺沟,我们走南侧的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转回来,从对着线塔的南侧垭口直接下降,这是下降到一半,看道路更加明显,前半程不太明显,都是从巨石间下来。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柴厂——峨眉寺岭——白脸山——峨嵋寺沟——娄亭穿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