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2016-09-13 13:41:51)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燕山山人

       7月30日,正逢八一建军节前夕,山人参加了旅长和宁静组织的红色之旅活动,来到狼牙山地区,寻访当年八路军战斗的足迹,凭吊革命先烈,也为自己的平西抗日的乡土教材汲取丰富的营养,收获颇丰。

       参加活动的有宁静、旅长、山人、讲师、付老大、辉、儒金似水、掌柜的、沙漠绿洲、快乐每一天、武岳秀、花落闲潭、未曾离开、多少、清心散人。总里程12.8公里,累计爬升650米,耗时7小时。

        和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悲壮的十渡地区老帽山六烈士和涞水紫石口鸡蛋坨五勇士逐渐被山人开掘,并亲自登临,拍照,取得第一手资料后,并及时纠正了流传的错误,如松树岭的最高峰是佛洞塔,其实佛洞塔在松树岭南面一块面积不小的平台上。通过走访确认了五勇士跳崖的确切地点,又把目光聚焦在狼牙山地区。

       狼牙山有五坨,棋盘坨、牛心坨、莲花坨、褡裢坨、蚕姑坨,蚕姑坨在山脉的最北侧,它和靠南褡裢坨都已经不在狼牙山景区范围。资料记载,狼牙山山脉奇骏,犬牙交互参差,所以被称之为狼牙山。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据当地百姓说,他们依山形状而起名,远远不止五坨,至少有几十个坨。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早已深深刻在心中,一定要走走这座英雄的大山。倾听他的呼唤,触摸他的脉动,感受他的勇武精神。

       沙岭村位于河北省易县南面西山北乡,我们早晨从房山出发,在大石河上G5一路向南,过涞水枢纽向西走张石高速,到易县南面的血山村下高速转向南走s213,穿高村乡,过一条很宽的河,经裴山镇、塘湖镇,从远台村南面的岔路向右,变西行。这一路都是大平原,两边是村庄或者庄稼地,绿油油的玉米一人高,笔直地站立着,像威武的士兵等着我们检阅一样。山人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每到村镇附近,路两侧就有一大排各式泳衣泳裤售卖,这可是乡村奇景,再加上这里河流湖泊很少呀,不知何故?我们急于赶路,因为省道不比高速,限速60,还经常在集镇被堵。因此就不能下去,寻找答案。反正这也是农村新风尚,体现了农村人观念的更新和解放。

       从岔路口向西行驶不远,就看见路南的“狼牙山龙门湖风景区”,听说里面景区很大,就是围绕龙门水库搞的开发,就是门票稍贵,300多元!其实30元就可以了,薄利才能多销,因为你地处偏僻,不是北京的王府井,大栅栏,不愁客源。再往前行驶几百米,路北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宾馆,过了宾馆就要向右侧走颠簸不平的乡道,大约3.6公里,穿过几个小村,就到了沙岭村。沙岭村位于宾馆的西北方,到了宾馆就能看到远山。

       沙岭村可谓户外中心,向北有白草站顶和黄古坨,向西有双水湾、五勇村,向南有棋盘坨、老庙台、红玛瑙溶洞,那里就是狼牙山风景区,东南有大怪头山,龙门湖风景区,千佛宝殿,再向南还有龙潭峡谷风景区。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需要统筹开发,合理利用。

       蚕姑坨风景区有点将台、鸳鸯树、双龙洞、碑楼院、南天门、蜡烛峰,老君堂那里有褡裢坨、天仙桥和老君堂。

       蚕姑坨风景区正在修缮和修建,景区砂石路可走越野车,一直开到双龙洞下面的防火检查站。上面就需要步行了。

       我们6点半大石河上的高速,到了沙岭村泊车,大约9点。从“秀英农家院”指示牌后,沿路标登山,一路就寻找点将台、鸳鸯树,遗憾的景区没有指示牌,杨六郎挂帅出征辽兵的点将台不知何地,从河谷登上高台,台上有几棵松树,也未见长在一起的两棵。找不到也无所谓,山人心思不在于此,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探究求证。

       再往上走,就进入林区,这里丛莽荫蔽,碧波万顷,松涛唤浮云,泉流韵琴声。山谷里的清泉一路作伴,嘤嘤鸣鸣。

       到了双龙洞,大家都已经汗水洗衣,赶紧去溪水边洗洗,降温。双龙洞旁有古建筑,大都供奉着神灵,前面空地,被当地人占据,买西瓜、矿泉水和一些小吃。北侧崖壁上凹陷进去的地方,不住地淌水,山人揣测,大概这就是双龙洞,洞也过于浅显了。也希望这是错误的,真正的双龙洞还在大山深处。

        从这里向上,就是古香道,台阶路,石砌石凿而成。曲曲折折,蕴含古韵。由于天热,气温33度,空气湿度大,我们几乎是攀登几十米就需要停下来,擦拭汗水。山人的眼镜经常被汗水迷住,不停地擦拭,挂在脖子上的毛巾,一拧汗水如注,帽檐又称了水帘。装在裤兜里的小相机由于受潮而罢工。因此很多奇骏秀美的山景只能错过,到了南天门垭口,才休息等待后队,这时才从登山包小兜拿出手机,拍照几张。云海茫茫,倏忽不定,刚才的奇山峻岭,很快变成汪洋孤岛,顷刻怒潮席天,一切皆为虚幻。

        几位男队员都热不可耐,上身赤裸,还不住淌汗。宁静指示,大家留心赏景,别急于赶路,怕大家中暑。

       在这里休息半小时,后队上来。宁静告诉说,这不是上南天门的道路,你们错过了。再向上是蚕姑坨。其实拍摄南天门最佳位置就是攀登蚕姑坨的途中,有一个突出一角的岩石,在那里尽览南天门雄姿。南天门,就是一座山峰,中间有一个类似仙人掌似的山洞,也就是一般人们称之为“天门洞”的山体。

       从这里沿路向上50米,就到了一个垭口,垭口背后有一个笔直的山峰,孤峰玉立,不知道是否人们说的蜡烛峰,垭口向左1500米可到老君堂,垭口向右200米就到蚕姑坨。

       蚕姑坨,久富盛名,传说是皇帝正妃蚕姑,在这里教人养蚕丝织,颇受百姓爱戴。这里山高林密,岭峻谷深,只有窄窄的盘道可达蚕姑坨,地势极为险要。因此不仅是旅游名胜,而且在历史上还是躲避战乱佳地。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曾经依托这一地区秀美的山峦,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保护根据地军民的安全。

       蚕姑坨以前有古建70余座,今存不足十座,大部分毁于日军战火。穿过建筑,可以从后面登顶蚕姑坨,山顶是十几平米的巨石,相当平坦,适合游客瞭望休息。

       我们顺原路回到通往老君堂的垭口,穿过悠长的山腰路,去老君堂。

      老君堂,相传是汉武帝太子刘据之子避难处,因此这座山,就叫郎山。也有说是太上老君炼丹之处。蜿蜒起伏的山腰路足以让人疲惫,转过山弯,想到老君堂,还要从令人目炫的仙人桥过去,一面是笔直的崖壁,一面是幽深的深涧。老君堂位于褡裢坨之下绝壁之间,利用天然的崖壁洞穴修筑而成。“仙境”二字据说是乾隆御笔,老君堂的一侧是刀砍的绝壁,从这里下不去。我们在老君堂吃午饭,借此机会,山人向当地人询问,老君堂通往棋盘坨的小路口。当地人说,即使你们知道路口,也走不到,因为还有50里。山人惊愕,地图上也就是5公里的样子,就是再转山也不至于到50里。

       从老君堂回撤的路上,山人发现一条小路直通山下,估计是通往北庄村的。山人重点是想找到向南直通棋盘坨的山腰路,还真找到了,不过路况比不得蚕姑坨通往老君堂这一段,看来是走的人比较少。但这可是抗日战争时的交通要道,那时老君堂是八路军指挥部,棋盘坨就是前线。

      原路回撤,很轻松,下午3点多我们就回到沙岭村停车点,大山之上已是雨雾茫茫,天色阴沉,一阵凉风,夹杂几滴冷雨打在我们面颊上,我们急忙上车,匆匆返程。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沙岭村——蚕姑坨——老君堂——沙岭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避暑茶山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