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2013-04-15 13:50:02)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燕山山人

    癸巳年三月初四,宜祭祀,星期六。阳历4月13日。山人早就看好这一天,决定独行庙陀,准备从羊圈正对着的那条沟里探路上去。然后原路回撤。

    为此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地图,看资料,读文章。因为本身去庙陀的人就很少,网上只有寥寥几篇文章,不是言之不详就是根本没从那里走过,大部分是绕行。只有独孤走介绍的还比较详细,拍摄了上山的小石塘,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庙陀的两条路线,遗憾的是对那条沟介绍不多。山人从地图上看出,走庙陀西沟然后直拔庙陀南沟是最近的路线。但十渡地区的沟可不是轻易能走的,由于地壳运动,大体构造相同,往往走着走着就会撞上大断崖,这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断裂,而且经久的流水冲刷,崖体非常光洁,很难下去。即使攀岩也上不来,就更别说下去了,单是站在百米高的崖上下望,就令人目眩。因此就要从断崖的两侧寻找绕行路线。

    本来山人决定独行探路,于是连着值两个班,为的是周六能出行。准备期间,门头沟清水尖出事了。一位台湾老人独行下落不明。警方出动四百人,两架飞机,还有蓝天救援队的大力支持,寻找数日,仍无音信。旅长担心山人安全,于是答应陪山人前往。旅长在京郊户外队可是鼎鼎大名。不小心消息走漏,许多高手踊跃参加。最后达11人,不巧周五旅长的孩子生病,需要陪护,因此旅长未能参加探路活动。

    11人是依然宁静、我爱紫檀、瑞雪、纳新、船到桥头、动动乐、关山月、米小男、燕山山人。

    活动组织者依然宁静,领队燕山山人,收队,船到桥头。

    活动圆满成功,总行程27公里,含探路错误的四段折返路。如果没走错路,应该是17,9公里。累计上升1050米,用时十个半小时。

    出行方式,自驾游。十人两车,动动乐一辆,米小男一辆。

    8时开始,18时30分结束,用时10个半小时,其中中午吃饭20分钟,中途没有休息

    除了桥头和木人大哥走过一次,其他队员没有走过。其中羊圈正对着的大沟,桥头也没走过,属于探路。在大沟的探路过程中,出现两次错误,又两次折返。

    8点就到了千河口,下午6点半到了六渡

    在关键的垭口(过了大溶洞)又出现一次错误,折返一次。在下北港沟遇到七八十米的大断崖,又折返一次。因为桥头随木人大哥到了王老铺,是打车回张坊的,没走过北港沟。

    本来山人设计探路成功到了天生院后,原地下撤。但是各位队员情绪高涨,愿意穿越六渡,群策群力,相互帮助,因此超额完成任务。特别是动动乐和米小男,到了六渡后打车到2渡,把车开到六渡来接应其他队员。

    原计划8点半到二渡集合,因为米小男家住北京市区,路途较远。没想到米大哥每次活动都是提前到达,因此大家比原计划提前半小时,为后边的穿越活动穿凿了有利条件。

   千北沟很著名,因为毗邻拒马河。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就对十渡有所描述;明代荣国公姚广孝曾以拒马河为名写过《拒马河》诗:大河拟长淮,湍急去如泻。走足限南北,犹能拒戎马。从来燕赵间,固圉曾不舍。清朝乾隆皇帝数次来十渡巡游,曾即兴赋诗八首,其一曰:潦水尽寒潭,横桥度六骖。渚烟宜画染,旅景与诗谙。岸苇白无力,崖枫丹欲酣。遥源何处是,重叠缋云岚。又因为喀斯特地形,所以这里奇峰突起,山险谷深,石林、峰丛、溶洞众多,有北方桂林之美誉。

   千北沟位于拒马河东侧,绵延伸向东北,有27华里。有许多美丽的山峰,有待开发。可以说属于留待深闺未人识,其原始风貌吸引着资深“野驴”前来一探。

    山人、宁静和桥头都来过千北沟,其他队员一进深沟就被奇特的山形吸引,人入谷中如进深井,须昂首望天仰视刀斧砍削的山崖绝壁。山峰迥异,有各种造型,可以尽情发挥人们的想象力。骆驼石,神龟探海,老虎追老鼠,猿人石像,玉女独立,猴子瞭望等等。除了山人其他队员都持有单反,摄影大师们不停地拍照,觉得太神奇了,房山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有的说类似黄山,有的说似张家界,有的说与华山有一拼。

    这样一路走一路拍,过了天然石墙,龙门口,天生桥(天窗),这些景点还没有正确的名字,都是山人依据形状起的。如果有人知道当地百姓叫的正确名称,山人再更正。路上大家见到山民再用起重机吊运怪异的巨石,外运可能作假山装饰,还有的人在剪羊毛。这些都是山里人挣钱的门道。实际上如果搞好旅游,那可是一笔大买卖。可是房山的年旅游收入都赶不上大兴,真该让父母官好好考虑了。

    948分我们才到了庙陀西沟的沟口,够慢的。上次我们从南岩头顺千北沟到二渡车站可比这次快多了。几位热爱摄影的队友真把这次活动当休闲了。山人心急但明没有表露出来。因为探路会有许多未知,很少一次能走通。一七渡山人就走了五次,第六次才走通。

    在左拐去庙陀的路口,队员在此等候大队。山人见到一位牧羊的老汉,赶紧上前攀谈,询问北岩头的路况,并在沟头的小树上拴好标志。因为庙陀好找,进了千北沟,左边第二个支沟。这沟叫庙陀西沟,沟不长,越往里抬升越高。在乱石中走了20分钟到了小石塘,右侧寻得上山的入口,很不起眼。山人赶紧拴了两处。

    上山的小陡坡让瑞雪和纳新就领略了探路的含义,继续前行,路况不很明显,特别是横切到了一个小沟里,顺沟上行一段后,路没了。山人根据地形,应该向左横切。于是和桥头一起向左横切探路,走出一段距离,发现路很生疏,也就是羊道,于是又撤回来。又沿着沟上行,在左侧找到模糊的小路,沿路直行。

    走到绝壁之下,路又断了。右侧有明显小路,于是动动乐沿着右侧转过山腰探路,一会儿手台传来乐乐消息,到了悬崖石壁,无路。山人让大家先原地休息,和关山月一起,绕过山腰,看到悬崖石壁。一块几米见方的大白石头堵住去路,有六十度的倾斜,下面是几百米的深涧,往对面有不太成熟的羊道,山人想去看看。于是和山月小心翼翼从石壁上爬过去,又披荆斩棘转过几个山弯,路况很差,正在焦急之间,手台传来喜讯,宁静从沟的左侧找到依稀难辨小路,到了石崖的山桃花树下,钻石壁中间的缝隙,就到了山人所说的流水冲刷的大沟,从大沟中能见到羊圈石壁上面的山峰。于是山人和山月又谨慎地回撤。觉得即使能走到山脊也不能带领大队走这条路。

    老米见到山人,急忙指示山人在沟的左侧一颗粗大的树杈上拴好标志,两次探路花费了1个多小时,走了不少冤枉路,实际路就在脚下不远处。顺路上行,来到一处小平台,豁然开朗,瑞雪站在突出一角的石块上拍照。然后顺着裂缝上行,山人在裂缝上面的小树上拴好布条。沿着山沟上行,虽然坡度较陡,最陡的地方超过七十度,但是大家都是户外老手,有时干脆不走旁边的小路,从沟里的石崖直拔。1240分到了庙陀。庙陀羊圈的女主人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喜欢大山的人。稍事休息,山人和宁静征求大家的意见,是原路下撤还是穿越。大家都说沟里坡度太陡,还是穿越吧,时间还够,反正也来了,就不休闲了。于是山人决定迅速合影、拍照、吃饭。110分我们就沿着庙陀右侧山腰路开拔。

    庙陀右路转山,我们转了无数个山弯,一开始山人还计数,后来一向擅长记忆的山人都疲惫倦怠了,应该不下十五个弯,才到了大溶洞。此时为247分。这一蜿蜒的山腰路走得并不轻松,因为很多时候没入丛莽,荆条剐脸,枝条牵绊。山人心急,加快了速度,后面的纳新和瑞雪脚上磨了水泡,提不起速度,还在咬牙一瘸一拐地坚持。宁静指示山人原地休息,等待后队。

    在大溶洞也没像一往一样在有特征的地标拍合影,急匆匆赶路。257分,沿着山腰路来到一块巨石旁,老米站在上面拍照,桥头带着紫檀往前赶路,已经登上很高的位置,发现有点问题,告诉山人,顺着大石头正对着的垭口方向寻路,登上垭口,看看山形。于是山人独自在巨石的左侧寻找上山口。山坡上荆条纵横,路很生。山人奋力攀登,320分登上垭口,喜悦地发现这是一个十字路口,垭口左右两侧都有山腰路,左侧的山腰路肯定与庙陀左路相连,右侧山腰路就是通往北面的王老铺的菜树庵小自然村。右侧的路与松林小路相通,松林小路位于大溶洞上面。大家上了垭口后,有人想尝试走左侧,桥头已经走到右侧小路上,山人决定大家一起走右侧山腰路。左侧路以后再走。一个爬升后大家有些累,山人和桥头跑到前面,很快就上升到山顶垭口,337分山人看见了天上的村庄——位于高山顶上一处有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小村菜树庵。

    菜树庵,庞家陀和大岭西都属于王老铺。到了这里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因为下面就是下山路了。山人让味道领着大家进村找老乡问路,自己沿着地边向西南寻找下北港沟的路口。走到天地边界,下面就是深沟,能远远望见飘带似的拒马河,向西北又望见瞭望塔。山人喜出望外,因为到了瞭望塔,就找到北港沟的下沟口。手台传来桥头报告,队伍进村,受到热情村民的欢迎,不仅答应带路而且还为队员补水。山人知道,山顶上水比油贵,于是指示大家把剩下的鸡蛋牛奶火腿肠留给老乡作纪念。事后山月说,一位大嫂把大家带到大路上,不放心还站在山坡上望着前方久久没回去。善良淳朴的乡亲,我们的亲人。这份感情真是久违了,是人间最珍贵的。

    山人此时已经登上瞭望塔,注视着下山的队友。山人非常喜欢菜树庵村,十几亩平坦的土地,竟然横卧在高山顶上,真是出奇。想象着秋日里,金色的波浪和夕阳交相辉映,幻成金碧辉煌的童话世界。

    410分下北港沟,开始很顺利,一路顺沟疾行,争取赶5点的末班车。结果到了沟里大断崖处,无奈又折返,顺着沟谷寻找山腰的横切路,在顺沟而下的右侧找到明显的山腰路,绕过水沟中的断崖,雨季时肯定是壮观的大瀑布,来到沟底,顺沟而出就到了水泥路,然后到了公路。山人发现瑞雪和纳新走路困难,几次折返让她俩精疲力尽,于是让动动乐和米小男前往六渡村打车到2渡,然后开车上来接疲惫的队友。可是几辆车都要60元。山人是房山土人,知道距离。总共6公里,给20元足矣。那几位司机可能是看到乘客回家心切,又错过了末班车,于是要高价。后来山人跑到前去,追赶动动乐。宁静打车三十元,从后面接上山人。山人与司机聊天,最后20元。山人感觉很悲哀,这样做生意,难怪房山旅游业上不去。宰客本质是自杀,为什么我们对杀鸡取卵,焚林而猎,竭泽而渔的愚蠢行为乐此不疲呢?

   一天的活动是喜悦的,最后的打车让山人不爽,不只是为了节省几块钱。

   庙陀,我们还会来,为了你的原始与纯朴,更为了我们自己心灵的净化。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山人没有GPS,图是根据实际行走路线凭借记忆画的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泊车2渡千河口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天然石墙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天生桥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龙门口留影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庙陀西沟沟口,山人在做善事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721后庙陀西沟的惨状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上山小陡坡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这就是路,纳新说这路才过瘾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味道在招呼大家加快速度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沉稳的桥头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爬水沟石壁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有点悬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胜利在望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庙陀的羊圈主人吃惊地看着敢于从沟里上来的人,一般是从羊圈的左侧盘绕过来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石碑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吃过午饭的转山路,让大家对山路十八弯有了深切的认识
千河口——天生院——王老铺——北港沟——六渡村穿越
天上村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