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真的不喜欢扎堆,所以,直到近日才有机会一睹《梅兰芳》的风采。看完后,内心还是有许多感受,本不想提笔,因写的人太多,但又无法压抑内心那些许的触动,太闪亮了,孙红雷的戏,章子怡的小声说话。
最喜欢的要数孙红雷扮演的邱如白先生晚年的数场戏;还有他独自去找孟小冬的那场,恰好遇到梅也在;跟孟小冬私自交流,劝其离开梅说的那段关于孤单的台词,他的表演,很抢镜!

章子怡是个惊喜,表演的技巧有“拿捏”之说。孟小冬性格爽朗,却温婉动人,倔强却识大体,很动人的人物呀。章子怡一脱在《卧虎藏龙》里玉娇龙的泼辣和在《英雄》里表现的歇斯底里,开始小声的说话,含蓄的爆发情绪了。之前对她的印象,难免有那种一情绪爆发就狂乱的感觉,甚至有接近台湾演员马景涛的境界,只不过是女版而已,而其在《梅兰芳》中的表现,让我不禁想起《海角七号》中范逸臣说的那句台词: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说我唱歌太用力了......。的确,有力量的情绪不一定要大声!
很多人的评价是:影片不如《霸王别姬》好,但基本已经可以抹去《无极》带来的阴影了。作为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主要叙事形式的影片,情节上没有什么好评述的,精彩的都是人物的刻画。对演员和导演都是不小的挑战,目前看来,陈大导演还是完成得不错的。会有这样的感觉,或许是《无极》帮了大忙,而之所以觉得不如《霸王别姬》,主要还是有先入为主的原因,当然,当时的陈凯歌也是在孤独和压抑已久之后的爆发,那种状态自然不是人生常态,加之张国荣那出神入化的表演,成为经典也就不是偶然了。
影片中还是有遗憾的,我最不喜欢的还是梅兰芳和孟小冬初识的那场戏,章子怡的出场淡然清新,很好,可是,两人不上妆的那一出戏,黎明的笨拙姿势还是让人不免惋惜。虽然黎明在接受访问时坦然在台上的旦角是替身,但这样的情况总给这部充满暧昧和温婉气质的电影留有些瑕疵,而且还是很难受的瑕疵。
另外,结尾我也不是很喜欢,有些可惜,整部影片充裕着淡淡的忧伤,原本很动人,虽然,梅大师应该不朽,可结尾的表达方式却与整部影片深入内心的情绪很不符,尤其是孙红雷出现的镜头,可惜呀,当然,演员没有错,剪辑是导演的第二次创作,这个地方不好,不完美。

开篇的年少时的梅兰芳,的确值得夸赞,一举手一投足,给人性别错乱的感觉很强烈,对于我这个性取向非常正常且明确的人来说,是让人抓狂的观影体验,很佩服,为什么大导演们如此喜欢暧昧,而且还一定要搞“断背”的暧昧,无语。
《梅兰芳》的信息量还是很大的,作为人物传记,这样是很正常。只是导演似乎又希望在影片中隐射些什么,比如现代演艺圈,因为剧中关于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绯闻,媒体的反应,卖照片等等,让人联想到现在的狗仔队,如果这样一部如诗画般意境的影片映射的是这样的东西,实在是有些让人啼笑皆非。这样看来,导演时而像个深邃的老人,时而更像个天真的孩子。
影片看完,对于梅兰芳是大师,应该不朽这个结论还是很容易得到的,从这一点来看,影片是成功的。而影片中散发的忧郁还是很动人的,尤其是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情愫,很美,只是限于影片的篇幅,那么暧昧的情感,并没有给观众太多的时间适应,至于陈红饰演的发妻,有些遗憾,尤其是在影片末尾,在经历日本人的压迫那段,他们的情感应该也很动人,可惜,演员把握得不够,差点火候呀。
《梅兰芳》还是一部不错的影片,但要成为经典,却差些火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