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或宿命?

俄罗斯!
一个处于旋涡中一直走出不来的国家。
一个在东西方摇摆中不知方向的国家。
按理说,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袤的国度,俄罗斯人基于领土的视野应该不会小,但奇怪的是,如此广袤的领土却罕有战略家,数来数去,也仅仅只有三个半。
你一个是让俄罗斯人接受东正教信仰的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第二个是让俄罗斯全面西化的鼻祖彼得大帝,第三个是苏联奠基人列宁。
至于那半个,就是强人斯大林。
(斯大林)
这四人若要问谁对现在俄罗斯影响最大,答案当然是斯大林。他今日依旧被俄罗斯人崇拜,被普大大提升成了苏联国父。
可不知是巧合还是宿命,又正是他,在过去因为犯错差点让苏联万劫不复。
而这错误基因仿佛有遗传一样,又从斯大林时代传到了今日,还用同样的逻辑,让俄罗斯陷入困境。
不得不说,这就是民族性的体现。
那么这民族性从哪里来,错误又是什么就值得深究了。
作为发源于波兰维斯瓦河的民族,斯拉夫人在欧洲一直是落后的存在,从波兰祖先之地分家后,就各奔东西分成了东、西、南斯拉夫三个族群。
这三个斯拉夫族群在跟所谓文明世界的罗马帝国初交往后,被罗马人亲切的称呼为欧洲三大蛮族之一。
跟他们并列的则是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
这三大蛮族中,斯拉夫人应该是最不受待见的,这从斯拉夫人英文Slavs 和奴隶英文slave 几乎一模一样就能看出来。
(斯拉夫武士)
更让今日俄罗斯难堪的是,除了族群不受待见之外,自己所属的东斯拉夫人,因为活动区域离欧洲核心区最远,跟南斯拉夫和西斯拉夫人比,受到的认可也更低。
这更低的认可,让东斯拉夫人不忿了,才有了但凡有实力,就要挑衅罗马的因果出现。
这也有历史为证。
刚建国不久的基辅罗斯,就能在北欧海盗奥列格大公带领下进攻拜占庭帝国(公元907年),8点8万大军直逼君士坦丁堡,打的拜占庭缴纳贡银 96 万格里夫纳(约192吨白银)求和。
(斯拉夫人分布)
这民族源头的强硬态度。
源自东斯拉夫人强悍的民族性配合入主俄罗斯的北欧海盗,那骨髓中的掠夺天性。
天性之后,俄罗斯民族又在后来经历了蒙古人的入侵,一场全面沉沦240年后:有两个民族因子被再次强化。
第一,当然是学习蒙古作派后的侵略性。
挥鞭世界的蒙古是游牧民族最后巅峰,而俄罗斯民族,又是这游牧民族性的继承者,也因此俄罗斯人被西方世界贴上了“白皮鞑靼人”标签,也有了“噬土成性”传统。
第二:是原本的不受待见,在被蒙古人征服之后变得更甚,一轮轮鄙夷和瞧不起之后,是自傲的俄罗斯人不断的反击。
你看不起我了我就偏要让你看得起。
这反击,就成了一个宿命。
西方越是不待见俄罗斯,俄罗斯越是要融入西方,和平融不进去,我就打进去。
侵略传统和融进西方的执念,配合无尽的扩张,让俄罗斯民族从弱者变成了强者,也用两次撼动欧洲和世界的崛起,成就了今日地位。这两次撼动,第一次是沙俄时代。
那个时候的世界,已然因为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进入了西方时间,争先恐后争夺新世界的欧洲列强,也成了时代的主流。
这是属于拥有航海条件国家干的事情。
可当时的俄国却没有通过海路殖民扩张的可能,怎么办?答案是追求出海口。
于是,跟康熙大帝同时代的俄国猛男彼得大帝出现了,他上任之初的俄国,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农奴制国家,跟经过文艺复兴的欧洲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
为了挽回这颓势,轰轰烈烈的彼得大帝改革出现了:大胡子刮了,工厂办了,贸易促进了,科教文化事业推动了,仗打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从瑞典拿到了,圣彼得堡建立了,一个全面西化的俄国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