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张士诚以一介盐民的身份带着17位兄弟抗击暴元,最终自称吴王,定都苏州。他巅峰的时候,麾下将士50余万,他的地盘东至大海,西临濠泗,南接绍兴,北抵徐州,再加上深受百姓爱戴,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张士诚的资源比朱元璋要好得多,然而,张士诚当年18条扁担能推翻元朝,为何当他拥有50万大军的时候却败给了朱元璋呢?
张士诚被俘后,在押回南京的船上,徐达怕他出意外,派李伯升近身看护,李伯升对张士诚说了一番话:
“公始以十八人入高邮,元兵百万围之,如虎坠井中,死在旦夕。元兵无故自退,公遂乘胜东据三吴,辟地千里,拥兵千余万。诚于此时,不忘高邮之危,苦心劳虑,练兵选将,收当时之豪杰,岂特保三吴之地,天下可图也。”
上述文字出自《新元史·列传一百二十一》,李伯升的意思是说,当初咱们18人起义,带领众人杀入高邮,元朝大军百万围城,我们都扛了过来。后来我们占据三吴的千里之地,拥兵数万,如果我们能不忘高邮之危,苦心经营,不图安逸,不仅能保住三吴之地,就是夺取天下,也未尝不可啊!
张士诚听完十分惊愕,他问李伯升:“这些话,你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
李伯升回答:“这些话我早就想和你说了,可是朝堂上都是你的族人和亲戚,你每日歌舞达旦,深居不出,我连见你一面都难,怎么和你说?”张士诚听完,无语凝噎。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句话被后人浓缩成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问题: 张士诚曾经得民心,为何得不到天下呢?
答案:
马未都给出的答案是:一个人老了,如果有点权,或有点钱,围绕着你的,肯定是坏人越来越多.过去的老朋友,好人,有自尊的人,就都不来了.
其实不用老了,只要暴发(意外之喜)到三年以上,好人,重臣就近不了身了,因为路都被坏蛋和小人们塞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