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中国传统中保证婚姻美好,夫妻琴瑟和谐的必要条件.但看三言二拍,好像没有一个故事,讲的是这种模式的成功或圆满.本来自己认为,这种水到渠成婚姻,肯定是平淡如水,乏善可陈,不入小说家的法眼.
后来,我看了<红楼梦>,才发现青梅竹马往往是不能结婚的重要背景.仔细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近亲,二代可能是傻子;
2.太了解太熟就会不在乎,没规矩.容易没上没下,不讨婆婆喜.
3.男女太熟就向兄妹靠拢,没感觉(神秘感)了;
4,象大观园里,宝玉是有丫鬟伺候的,袭人和紫鹃,天生就是对头,宝黛结婚以后,谁当通房大丫?晴雯怎么摆?
5.因此,金玉良缘其实也不好,等于宝玉找了一个小妈姐(姐).一点不浪漫.
后来,看了杨绛先生议论中国古代的恋爱婚姻,她说:"不仅是速成的,而且是现成的"
想了一下,
起码在戏台上是这样的,多是"公子落难后花园,私定终身考状元",如果女方因富而变而悔,必有一个妖怪变身顶替.把富家女狠狠地羞辱一番.符合扬先生的观察.
在下又想了一下,这个'原则'不仅在合法婚姻上管用,而且用在偷情和奸情上也适用.象水浒中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媳大体都是这个路数.想来过去对女生管理得甚严,所以,必须速成,如果没有现成的,那也只好凑合一下,找替代品了.
三言二拍讲的故事,大体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