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成为傻二_____谈谈袁术
(2022-09-22 09:58:54)袁术敢自立为帝是其认为自己具备很多有利的因素。
首先,袁术出身于汝南袁氏家族,属于名门望族圈子中的“顶流”,可谓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出身这么一个家族又是“血统高贵”的嫡子(袁术很鄙视同出一族却是庶子出身的哥哥袁绍,称其为“吾家奴”),身份高贵。
其次,袁术认为自己实力较为强大,不仅占据江淮地区的富庶地区,而且在江东地区已经打下根基的“小霸王”孙策也受其指挥(此时的孙策名义上还算袁术的部下),可谓是地盘广大,兵多将广,具备“硬实力”。
再次,两汉长期流行“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听起来莫名其妙的谶语(据说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袁术认为,自己的字“公路”,而“涂”又有大路的意思,因此袁术认为这个“代汉者”就是指他自己,用现在的话来说,袁术简直就是“过度解读”,估计除了他自己不会有其他人信。
关键袁术手中握有传国玉玺,这更让其称帝有了底气。因此其人的自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还大言不惭的自比齐桓公、汉高祖称“孤以土地之广,士人之众,欲徼福于齐桓,拟迹于高祖”,妄然称帝。
袁术称帝的行为对于汉室来说,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大逆不道。董卓如此权倾朝野、飞扬跋扈,也不过是“擅行废立”;袁绍则是鼓动宗室刘虞,想另立其称帝,算是“另立中央”;而在历史上饱受非议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跟袁术称帝一比,简直堪称是“忠心耿耿”了,可见在这一点上,袁术的魄力和野心确实超过了所有同行。
不过令袁术此举更像是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娱自乐,并未引起群起而攻之.
袁术称帝只在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而他的地盘也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阳、长安等地,可以说政治影响力并不大。此外,当时的各路枭雄尽管政略军事才能各有高低,但在基本都不会去触碰称帝这条“红线”,更不会盲目跟风,因此袁术称帝也不会起到什么“示范效应”。在天下群雄看来,袁术的自娱自乐,根本就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因此也就"忽略不计了".当时的天下群雄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也不想在“事不关己”的问题上操心费力
最傻的是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竟然一度还想和称帝的袁术结成儿女亲家,以便攀龙附凤,自己也弄个“外戚”身份当当,后来在谋臣的一再反对下才打消念头;
曹操更是假借汉献帝名义,下诏让刘备出头去讨伐袁术,让这两家两败俱伤,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孙策更是忙着借机脱离袁术集团,自成一系,借机在江东做大做强,更不会去理会袁术了。
可以说,各路诸侯是各怀鬼胎,各打各的小算盘,让这些三心二意的人联合起来对付袁术,恐怕是天方夜谭。
- 尽管在各种因素的交织下,袁术确实要比董卓幸运得多,侥幸逃过了被天下讨伐的局面,但其远远配不上野心的能力和实力,最终也决定了其“帝业”并不会长久,苦苦支撑两年之后,袁术就落了个四面楚歌的悲惨下场,最终众叛亲离,临死前连想喝一杯蜂蜜水的小小愿望都未能实现,可谓是悲惨至极。
而袁术的最终结局,也为后世的乱世枭雄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那就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