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2010-03-17 08:09: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五年级p105—p106页,例1、“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并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情境图
问:瞧,这是哪个学校的学生,他们都在干什么?你还看懂了什么?
2、出示单式统计表
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完成这几幅统计表吗?打开书105页,填填看。
3、交流
师:(第一组回答完毕后)你先填的是什么?再填什么?
问:观察这4张表格,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师:那也就是说,每张表只能统计几个小组的情况?
师:是的,像这样只统计一个小组信息的统计表我们通常叫做单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的导入,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一)、观察、思考
1、问:请看,航模小组女生有几人?民乐小组男生多少人?书法小组女生比男生少几人?美术小组女生比男生多几人?
师:这么快,加大难度!
2、继续问:四个小组男生一共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哪个小组女生最少?
师:哎,感觉速度慢了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3、问:那也就是说,要想很快的知道这些信息,必须观察几张统计表?这样方便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设计意图]:从感知单式统计表信息的一问一答中,复习旧知。同时,也在问题体验中感受单式统计表的局限,从而从内心产生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需求。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探究的空间,也激发并提升了学生后续学习的情感与动力。
二)、建构复式统计表
1、将四张表上下相连合在一起,问:你觉得有哪些不对劲的地方呢?观察、思考、同桌讨论讨论。
2、交流:(课件随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
(1)
(2)
(3)
(4)
(5)
3、问:能将这幅表格补充完整吗?打开书106页,自己试试看。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逐步摒弃多余、无用的信息,完善不和谐的信息,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单式统计表演变成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特别是“表头”三部分的分析,进一步深入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三)、汇报结果
问:你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填写哪一块?为什么?再填什么?18你是怎样得到的?21呢?男女生一共多少人?你是怎样思考的?还可以怎样想?观察表格,还有什么要补充?(日期)
[设计意图]:让学生填表汇报方法,理清学生思路,并有重点提问,而不是让学生平铺直叙。这一教学细节的精致化处理,体现了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数据含义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再次深化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四)、比较
1、问:这张统计表与我们前面学习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2、师:是的,象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
3、问:再请看,哪组人数最少?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4、师:这么快,有什么想说的?(集中在一起,便于观察,便于比较)
5、师小结:是这样的,复式统计表不仅信息量大,而且非常有利于不同数量之间的比较。
三、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一)、奖牌榜
1、师:这是中国军团在第27——29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你能将这些数据填在表格中吗?拿出习题纸,填一填。可以使用计算器。
2、演示以学生的作业,问:57你是怎样得到的?63呢?223?
3、问:从这张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问:你认为我们国家在北京奥运会中,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运动员认真训练、主场的优势、国家认真对待等)
5、你知道30届奥运会将在哪个城市举办吗?请你预测一下,中国将在这届奥运会上取得多少枚奖牌?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分析数据信息,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国产影片图
1.把上表填写完整。
2.在上面的三个年份中,国产影片产量最多的是(
3.试着分析近十几年来国产影片数量减少的原因。
4.你能提一些好的建议吗?
三)、调查本班学生近视情况
1、分小组调查
2、完成复式统计表
3、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实际上,复式统计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谁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学生举例)
师:复式统计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屡见不鲜,请欣赏。(出示一组画面)
课后请同学们走进工厂、走进商场、走进社会,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复式统计表!